摘要:近日,演员赵露思因助农销售苹果汁项目陷入舆论漩涡。网友质疑其团队“左手公益,右手生意”,称助农店铺实为“自己人控股”,甚至将98元/6罐的苹果汁定价与市面产品对比,直指“利用公益幌子牟利”。这场争议背后,是公众对明星助农模式透明度的拷问,也是对公益与商业边界的
近日,演员赵露思因助农销售苹果汁项目陷入舆论漩涡。网友质疑其团队“左手公益,右手生意”,称助农店铺实为“自己人控股”,甚至将98元/6罐的苹果汁定价与市面产品对比,直指“利用公益幌子牟利”。这场争议背后,是公众对明星助农模式透明度的拷问,也是对公益与商业边界的深度探讨。
争议焦点:股权关联与定价合理性
事件核心争议源于“延安小小的果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权结构。天眼查数据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25年5月,由助农项目负责人宋文章持股70%,厦门我很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持股30%。而后者股东孙嘉蔓,恰好与赵露思甜品店“ROSYWYLIE”的付款商户名称一致。网友据此质疑:助农店铺实为赵露思团队关联企业,所谓“助农”实为“自营”。
更引发争议的是产品定价。赵露思团队推出的“Aaaaapple”NFC苹果汁售价98元/6罐(约16.3元/罐),而市面同类产品如汇源苹果汁单价仅约3元/200ml。尽管支持方解释称,原料为冰雹灾害导致的残次果,需额外分拣、冷链运输,叠加品牌营销成本,但网友仍质疑“溢价未回馈农民”。
团队回应:助农本质与商业模式的澄清
面对质疑,赵露思团队及粉丝强调三点核心事实:
滞销背景真实:2024年陕西延安因冰雹灾害导致600吨“冰雹果”滞销,果肉完好但外观受损,难以通过传统渠道销售。赵露思团队以市场价收购,覆盖4000多户农民、130个自然村。
股权结构透明:公司控股人为助农项目负责人宋文章,厦门我很忙文化传媒仅持股30%,且未参与分红。孙嘉蔓虽为该传媒公司股东,但与赵露思无直接经济关联。
社会效益显著:项目为中老年群体创造就业岗位(如66岁冯大娘月增收2000元),并被中国网、人民文旅报道为“科技+品牌+渠道”助农典范。陕西延长县农业农村局更于2025年6月颁发“助农大使”证书。
深层矛盾:公益信任与商业逻辑的碰撞
争议本质是公众对“明星助农”模式的信任危机。一方面,赵露思团队通过品牌化运作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例如将残次果加工成果汁、果干,并通过快闪店、直播等创新营销打开销路,确实解决了农民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商业资本的介入天然带有逐利性,即便定价包含合理成本,公众仍担忧“公益”成为遮掩利润的工具。
闺蜜RRRAINA的回应直指核心:“农户因增收而开心,品牌化运作能持续承接农产品销路。”而网友的质疑则反映了对“公益透明度”的更高要求:若助农项目涉及商业合作,是否应公开成本结构、利润分配等关键信息?
行业启示:助农需平衡效率与公平
赵露思风波并非孤例。近年来,明星助农屡遭“作秀”“割韭菜”质疑,根源在于部分项目重流量轻实效,或未建立可持续的帮扶机制。此次事件为行业提供了三点启示,
透明化运作:公开股权结构、成本明细、利润去向,用数据消解质疑。
差异化定价:若产品定位高端(如有机、冷链),需明确标注价值点,避免与普通产品直接比价。
长期主义:助农不应是“一次性买卖”,而需通过品牌建设、渠道拓展帮助农民建立市场竞争力。
赵露思助农争议中,一个被忽视的事实是:600吨滞销果得以销售,4000多户农民增收,老龄群体获得就业机会。这些真实发生的改变,或许比热搜上的争论更有价值。正如网友所言:“助农的终极答案,从来不在热搜里,而在田间地头的账本上。”当公众对明星公益的要求愈发严苛,唯有以更透明的机制、更可持续的模式,才能让善意真正落地生根。
来源:多加芝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