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六旬棋手郑建康:黑白纵横间 银发弈新局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3 15:46 1

摘要:初秋时节,几场雨水带来了降温,资阳雁江区九曲河边一棵茂盛的老黄桷树下,“啪!”“啪!”的落子声此起彼伏——资阳市围棋协会的茶园里,来下围棋的老人又多了起来。

初秋时节,几场雨水带来了降温,资阳雁江区九曲河边一棵茂盛的老黄桷树下,“啪!”“啪!”的落子声此起彼伏——资阳市围棋协会的茶园里,来下围棋的老人又多了起来。

一张棋盘,一白一黑两盒棋子,一杯清茶,老人们围坐对弈。人群之中,63岁的棋手郑建康神情专注地酣战。所谓“老有所乐”,在这一刻有了更具象化的表达。

郑建康一边落子一边讲解棋理。

一子落盘时长不足一秒,但在一场数小时的棋局里,棋手时而眉头紧皱,时而眼光一亮……在一些人的传统认知里,这种融合了智力、体力与意志的多元挑战,并非老年人的舒适区。然而,这位63岁的业余6段棋手,正在打破这种刻板印象。

老有所乐:棋子分黑白 人生自多彩

“我18岁就开始痴迷围棋,买棋谱回家背,到处拜师练招式。”郑建康认为,要学好围棋,灵活的头脑和刻苦钻研缺一不可。为此,以前在资阳石油二车队工作时,他白天挥汗干活,夜里就着灯光啃棋谱。书页边缘被磨得发卷,上面密密麻麻写满批注,有的地方还用红笔勾勒出黑、白棋的走位,像复刻了一场场无声的对弈。变幻莫测的棋局中,他找到了自己的精神锚点。

郑建康(右一)与棋友下棋

说起过往的磨难,郑建康克制着内心的波澜,他声音低沉而嘶哑,喉咙处一块黑色圆形疤痕在皮肤上格外显眼。“2019年,我被查出喉癌后,在手术中切除了80%的声带。”这是人生的至暗时刻,之后的三个月,他身上插着大小引流管、导管,每周往返于病房与放疗室、化疗室间。“那个时候,情绪很消沉。”出院后翻出棋盘,记忆力锐减到记不住棋路棋谱,失控感像潮水般漫上来。

直到一次用手机在网上对弈,郑建康无心输赢,随意地抬手落子:三三、星、小目——三步打破循规蹈矩,竟杀得对方措手不及。然而正是这一次突破传统定式的束缚,让他渐渐从下棋里悟到了道理——棋势无定,人生亦如此。

“围棋是效率游戏,而人生是不断突破的过程。”一边养病,一边继续苦练棋技,郑建康也把围棋中的哲思运用到生活中,四处参加比赛。

一开始,周围有人劝他好好休息,但大家发现,有了精神支柱,郑建康的生命力显得更加旺盛,人们也由此直观地读懂老人的深层次需求,渐渐的,支持梦想的声音越来越多。

每一份坚持,都藏着命运的回馈。今年5月,郑建康在“清顺文化·黄河杯”第三十七届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中,作为中老年组唯一一名来自四川的棋手,斩获老年组冠军,再一次刷新了资阳围棋界的历史纪录;2023年第三届中国婺源杯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中,他获得了老年甲组亚军……多年来,他参加了大大小小约150场比赛,在全国、省内外等各级组织的围棋比赛中获得多个冠、亚军。

去年,因比赛排名靠前,郑建康通过中国围棋协会认证,晋升为业余6段,成为资阳老年群体中围棋段位最高的棋手。如今,他经常泡在协会茶园,不仅和棋友对弈,还常给年轻人支招。对郑建康来说,围棋是晚年的一份心劲儿,在这方寸之间,他享受乐,也追寻着热爱。

老有所为:棋路含百态 银发有万途

“标准围棋棋盘上,19条纵横直线交错出361个交叉点。”听说记者想学围棋,话不多的郑建康立刻打开了话匣子,“来,现在我们就试试落子。”

在数学计算中,棋盘的走法总计可达10^768种,每一步落子都孕育着新可能——老人们的活法,其实也如这般充满无限可能。数千年前,围棋落子间凝结的智慧,本就藏着华夏文明的哲思,当这颗“棋子”落在今日的生活里,便成了打破年龄边界的力量。

“60岁后的生活没有‘标准模板’。”作为市围棋协会副会长,郑建康努力将围棋文化播撒向街巷社区,用热爱与创新证明,老年阶段不是人生的“收官”,而是“中盘发力”的新起点。

说到下棋的技巧,郑建康打开话匣子。

退休后,郑建康有了更多时间琢磨围棋。他不光自己把晚年过得有滋有味,还想着带动更多人。他发现,本地老年围棋爱好者缺乏系统组织,活动零散且断层。于是,他牵头制定了一系列围棋活动章程,用“定期交流赛”“新手公益课”等制度化激发老年群体的竞技活力,还积极组织与重庆、成都、眉山、内江、乐山、宜宾、南充等周边城市的双边交流。如今,该协会老年会员增至约50人,填补了本地老年围棋组织化的空白。

“对手已经占了一小块空,我先放掉那一块,反倒能占住更大的地方。”“有时候就得舍得弃子,才能迎来柳暗花明”……郑建康常拿这样的棋理打比方,针对老年人学习特点,他创新了“趣味化围棋教学法”,用这样生动的表达搭配故事讲棋理,把“弃子”比作“舍小取大”的生活智慧,将“占空”说成“步步为营的从容”,让原本枯燥的术语变得浅显易懂。他开设的“银发围棋课堂”,让“复杂的围棋”变成“老年人能上手的乐趣”。一些学员坦言:“用大白话一讲,复杂的棋局就变得通透了。”

在郑建康的努力推动下,市围棋协会还积极联动社区、老年大学、公益组织,打造“围棋+ 养老”融合项目。推广围棋活动进社区,先用“10分钟学会吃子”等简化课程降低老年群体参与门槛,再让老年人从“学习者”转变为“传播者”,实现自我价值的升级。这样既丰富了老年人精神生活,又让围棋成为社区邻里互动的新纽带。

“过去大家觉得‘老年人下围棋太费脑’,但现在越来越多人看到,老年人的智力潜能与学习热情,需要的是一个被激活的平台。”郑建康如是说。

这盘围棋,有棋子碰撞的清脆声响,更有郑建康重新定义自我的热忱。当老年人主动拥抱热爱、创造价值,绽放独特光彩,资阳正用自己的故事写下答案——在自主生长与多元互动中,银发群体从“被关怀者”蜕变为“价值共创者”,这更是美好时代对生命潜能的温柔致敬。

全媒体记者 郭菁 张露 李思彤

来源:资阳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