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商业双雄:一边疯狂开店,一边死磕体验,谁能笑到最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3 15:02 2

摘要:提到长沙,你会想到什么?是湖南卫视的热闹,还是茶颜悦色的香甜?这座城市藏着中国商业最有趣的两面性——既有5年开1万家店、GMV超500亿的"快公司",也有10年只开几百家店、死磕一口面包丁口感的"慢品牌"。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逻辑,正在长沙碰撞出最鲜活的火花。

提到长沙,你会想到什么?是湖南卫视的热闹,还是茶颜悦色的香甜?这座城市藏着中国商业最有趣的两面性——既有5年开1万家店、GMV超500亿的"快公司",也有10年只开几百家店、死磕一口面包丁口感的"慢品牌"。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逻辑,正在长沙碰撞出最鲜活的火花。

在长沙的商业版图里,"明明很忙"是个异类。

这家由"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合并而成的企业,用5年时间开出1.5万家店,2024年GMV突破500亿,成为长沙新消费企业中第一个上市的玩家它的逻辑简单粗暴:打掉中间商,用效率碾压一切。

从招股书看,明明很忙的毛利率仅7.5%,下游加盟商的毛利率也不过20%-25%,远低于奶茶行业。但它靠"上游直连工厂、下游赋能加盟商"的模式,把零食流通的加价倍率压到最低。

消费者花三四十块,就能买到十几种小包装零食,这种"低价幸福感"让它在下沉市场快速铺开

但它的短板也很明显:消费者分不清"零食很忙"和"赵一鸣"的区别,更谈不上品牌忠诚度。对用户来说,它只是个"卖便宜零食的地方",本质是带门脸的B2B经销商。未来能否靠万店规模做自有品牌,将是它能否走远的关键。

和明明很忙相反,茶颜悦色把"慢"刻进了基因。

这家2013年成立的企业,至今全国门店不过500-800家,却靠极致体验成为现象级品牌。它做零食不是玩票——爆款面包丁靠"脆爽口感"成网红,10块钱4包的小包装设计,完美适配奶茶搭配场景,如今零食收入已占相当比例。

更"反效率"的是它的细节:手机点单后必须到店再扫一次码才制作,就为了避免奶茶放久影响口感。这种看似"自找麻烦"的操作,背后是对体验的偏执。即便因此被消费者吐槽,它也不愿妥协。

茶颜的聪明在于用零食打破地域限制——奶茶受限于门店,但零食能通过电商卖到全国。甚至有人把长沙的茶颜零食运回本地加价卖,侧面印证了其产品力。这种"先做透体验,再慢慢扩张"的逻辑,让它在没疯狂开店的情况下,仍保持第一梯队的品牌势能。

同样来自长沙的三顿半,正在用线下店改写咖啡行业的玩法。

在上海愚园路的体验店,它跳出线上"0-6号"的爆款逻辑,摆出26个字母的咖啡口味任人试喝,还加入自研零食、现制面包,甚至在二楼设活动空间,展示"返航计划"的环保理念。这家投入堪比苹果店的门店,不是为了卖货,而是为了让用户记住"三顿半是什么"。

这背后是电商品牌的共同困境:线上靠单品爆火,但用户印象浅,复购全靠主播和优惠券。三顿半的线下店,本质是用空间体验沉淀品牌认知——你可能记不住购物车的一行字,但会记得在店里试喝26种咖啡的新鲜感。

如今,越来越多电商品牌效仿这种思路。当线上陷入"单品内卷",线下体验成了沉淀用户的新出口。长沙的商业故事,藏着中国消费的未来答案。

明明很忙代表"跑得快"的效率派,靠规模和速度抢占市场;茶颜悦色、三顿半代表"跑得久"的体验派,用细节和耐心打磨品牌。前者能快速上市,后者可能需要20年才能显现价值。

但在这个越来越多元的市场里,两者都有存在的意义。毕竟,商业的终极目标不是比谁更快,而是谁能真正留在用户心里。长沙的这两类企业,正用各自的方式,书写着中国商业的可能性。

来源:小志一直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