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防雷工程接地施工部署与浪涌保护器选型方案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3 14:59 3

摘要:风电场通常建设在沿海、山区或高原等开阔地带,这些区域雷电活动频繁、地形复杂、气候多变。风力发电机组(WTG)高度可达 80–150 米,是雷击的天然“避雷针”,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均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停机甚至火灾事故。因此,风电防雷工程需要从直击雷防护、感应雷防护

一、风电防雷的重要性与总体要求

风电场通常建设在沿海、山区或高原等开阔地带,这些区域雷电活动频繁、地形复杂、气候多变。风力发电机组(WTG)高度可达 80–150 米,是雷击的天然“避雷针”,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均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停机甚至火灾事故。因此,风电防雷工程需要从直击雷防护、感应雷防护、接地系统、浪涌保护器(SPD)选型与安装等方面进行系统化设计与施工。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2023 版修订)、《风力发电机组防雷保护技术规范》GB/T 21714-2008及IEC 61400-24(风机防雷国际标准),风电防雷接地系统应满足以下核心指标:

接地电阻:雷电防护系统(LPS)接地电阻 ≤ 10 Ω(土壤条件良好时 ≤ 4 Ω 更佳)。

雷电流冲击耐受:直击雷部分需承受 Iimp ≥ 200 kA(10/350 μs)的冲击电流。

各子系统(塔筒、叶片、控制系统等)需等电位连接,防止雷电位反击。

SPD 配合性:I 级、II 级、III 级 SPD 需能量分级、距离分区协调,残压满足被保护设备的耐压水平。


二、地凯科技风电防雷工程接地系统施工部署

风电场的接地系统不仅要承受雷电流,还需承担运行接地(中性点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静电接地功能。因此,多采用联合接地网设计,并在施工时考虑腐蚀、机械强度、土壤电阻率等因素。

1. 接地系统结构形式

常见结构:

环形接地网:沿风机基础外缘 0.8–1.2 m 处敷设接地环,并与塔筒法兰、基础钢筋网焊接。

放射型接地极:由塔基向外均匀辐射 4–8 条接地极,与接地环相连,增加泄流面积。

混合型接地网:在风机群之间通过接地引下线相互连接,形成全场大地等电位网络。

2. 施工步骤

(1)土壤电阻率勘测

采用四极法测量土壤电阻率 ρ(Ω·m)。

测量深度建议 ≥ 3 m,确保数据反映雨季和旱季变化。

(2)接地体选材与参数

水平接地体:采用热镀锌扁钢 ≥ 40 mm × 4 mm(GB/T 700 Q235-B),镀锌层厚度 ≥ 70 μm。

垂直接地极:采用热镀锌圆钢直径 ≥ 16 mm,单根长度 2.5–3 m,螺纹或焊接连接,镀锌层厚度 ≥ 85 μm。

铜包钢接地棒(耐腐蚀要求高地区):直径 ≥ 14 mm,铜层厚度 ≥ 0.25 mm,电导率 ≥ 98%。

(3)接地体埋设

埋深 ≥ 0.8 m(冰冻地区应在冻土层以下 0.3–0.5 m)。

接地极之间间距 ≥ 2 倍极长,减少相互影响。

水平接地体在塔基周围封闭敷设,焊接搭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 2 倍,圆钢直径的 6 倍。

(4)焊接与防腐

焊接采用满焊,不得有气孔、夹渣。

焊缝冷却后刷两遍防腐沥青漆或导电防腐涂料。

关键部位可加包裹热收缩防腐带。

(5)等电位连接

基础钢筋网与接地体可靠焊接,形成自然接地体。

塔筒底法兰与接地环通过短粗接地扁钢(长度 ≤ 1.5 m)连接。

控制柜、防雷器外壳、变压器中性点、光伏逆变器(如有混合电源系统)等均应接至同一等电位点。

(6)接地电阻测试

工程完工后采用接地电阻测试仪(符合 GB/T 3047.1)测量。

测试值必须 ≤ 10 Ω(群组接地网络通常可达 2–5 Ω)。

三、防雷材料参数表(核心部分)

镀锌扁钢:≥ 40×4 mm,镀锌≥70 μm,GB/T 700、GB/T 13912,抗拉强度≥ 335 MPa

镀锌圆钢:φ≥16 mm,镀锌≥85 μm,GB/T 700、GB/T 13912,长度 2.5–3 m

铜包钢棒:φ≥14 mm,铜层≥0.25 mm,GB/T 10125,电导率≥98%

焊接搭接:扁钢宽度×2,圆钢直径×6,GB 50057-2010,满焊无缺陷

防腐涂料:沥青漆/导电防腐漆,GB/T 1727,厚度≥200 μm

四、地凯科技风电场浪涌保护器(SPD)选型

风电场 SPD 需要覆盖:

叶片与轮毂内部(引雷与导雷通道)

塔筒内电源与控制电路

升压变压器与集电线路

通讯与监控系统(SCADA)

1. SPD 分类与安装位置

塔基低压配电柜进线端:I 级 SPD(电源型) Iimp ≥ 25 kA/极(10/350 μs),Uc=385 V,Up≤2.5 kV,承受直击雷泄流

塔内控制柜:II 级 SPD(电源型),In=20–40 kA(8/20 μs),Uc=385 V,Up≤1.5 kV 吸收感应雷

SCADA/通讯端口:信号SPD(RJ45/RS485),In=5 kA(8/20 μs),Up≤600 V,传输速率≥100 Mbps,防护通讯设备

光纤监控接口:光纤防雷器,光电隔离,防止浪涌通过光电转换器侵入

2. 选型要点

耐受能力:I 级 SPD 必须满足 IEC 61643-11 Class I 要求,冲击电流能力不低于 25–50 kA(10/350 μs)。

工作电压:Uc 按系统额定电压选取(常用 400/690 V 风机),需留 15–20%裕度。

残压匹配:Up 应低于设备耐压水平(一般 PLC、变频器耐压 1.5–2 kV)。

响应时间:≤ 100 ns(电源 SPD),≤ 25 ns(信号 SPD)。

外壳防护等级:户外 SPD 防护等级 IP65 以上,耐盐雾≥720 h(GB/T 10125)。


风电防雷工程,风电浪涌保护器风电防雷工程,风电浪涌保护器

五、综合施工部署示例(单台风机)

塔基接地网施工

挖基槽深 0.8–1.2 m,敷设 40×4 mm 镀锌扁钢环形接地体。

每隔 90° 向外布放 3 m 镀锌圆钢接地极,并与环形接地焊接。

与塔基钢筋焊接,形成联合接地体。

等电位连接

塔筒底法兰用短接扁钢连接至接地环。

控制柜、防雷箱、变频器、油温监控器均引接地铜排连接至接地环。

SPD 安装

塔基低压配电柜:安装 I 级 SPD(Iimp=25 kA,Uc=385 V)。

塔内控制柜:安装 II 级 SPD(In=20 kA,Uc=385 V)。

SCADA 接口:安装 RJ45 千兆信号防雷器。

光纤入口处:安装光纤隔离防雷模块。

验收与测试

接地电阻测试 ≤ 10 Ω。

SPD 通断指示正常,脱离器工作可靠。

防雷施工记录与隐蔽工程拍照存档。

地凯科技风电防雷工程的接地与SPD配置是确保风机长期稳定运行的核心环节。接地施工必须结合土壤电阻率,确保低阻高导与耐腐蚀性能,同时SPD应分级布防、匹配残压,并考虑通信与控制系统的全方位保护。严格按照GB 50057、GB/T 21714、IEC 61400-24等标准执行,才能有效减少雷害停机,提升风电场的年发电量和安全性。

来源:地凯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