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您婶婶留给您的全部遗产,请签收。"银行柜员推过一个泛黄的信封,李四颤抖着接了过来。
"这是您婶婶留给您的全部遗产,请签收。"银行柜员推过一个泛黄的信封,李四颤抖着接了过来。
"我照顾她二十五年,她把价值千万的豪宅给了那个从未出现的女儿,却只给我留下这个?"李四苦笑着,眼里闪烁着不甘与绝望。
周围的人投来异样的目光。李四慢慢拆开信封,里面只有五张褪色的十元纸币和一张小纸条。
当他读完纸条上的内容,忽然跪倒在银行大厅的地板上,抱着那五十元放声痛哭,震惊了在场所有人。
01
"李四,你还年轻,有大好前途,别把自己一辈子耽误在这儿了。"
二十五年前,李四四十五岁那年,亲朋好友都这样劝他。彼时,他刚接到消息,自己的婶婶王老太在一场意外中瘫痪了,需要有人照顾。
"我不能丢下婶婶不管,她年轻时对我家有恩。"李四放下电话,简单收拾了行李,从城里赶回了老家。
王老太今年七十岁,膝下无子,只有一个据说被拐走多年的女儿,至今下落不明。她年轻时是村里的能人,曾经帮助过不少乡亲,包括李四一家。李四的父亲早年病重时,是王老太借钱帮他们渡过难关。
李四推开王老太家的门,屋内弥漫着一股药味和老人特有的气息。王老太躺在床上,看到李四进来,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小四来了。"她虚弱地说道,声音几不可闻。
"婶婶,我来照顾您了。"李四放下行李,走到床前,握住老人干瘦的手。
王老太的眼中涌出泪水:"不用了,我这辈子也活不长了,你有自己的生活。"
"婶婶,您别这么说。我父亲临终前嘱咐我,一定要好好照顾您,报答您的恩情。"李四坚定地说。
"你知道我瘫痪了,可能这辈子都起不来了吗?"王老太苦笑道。
"知道。医生都告诉我了。"
"那你还来?"
"婶婶救过我父亲的命,我怎么能在您最需要人的时候离开呢?"
就这样,李四搬进了王老太的家,开始了漫长的照顾生涯。最初几个月异常艰难,他要学习如何给瘫痪老人翻身、擦洗、喂食、换尿布......每一项都让这个大男人手忙脚乱。
"婶婶,对不起,又弄疼您了。"李四手忙脚乱地帮王老太翻身,不小心碰到了她的伤处。
"没事,你慢慢来,我不着急。"王老太安慰道,眼中满是感激。
村里人都劝李四放弃,找个专业护工代替自己。但李四心意已决,他辞去了城里的工作,全心全意照顾王老太。这一照顾,就是二十五年。
"李四,听说你女朋友要跟你分手?"邻居王大妈有一天问道。
李四正在院子里晒王老太的被褥,闻言苦笑了一下:"是啊,她等不了了。"
"你这样太不值了。王老太又不是你亲妈,何必搭上自己的青春?"
"大妈,我知道您是为我好。但婶婶年轻时救过我爸的命,这份恩情我得还。再说了,我也把婶婶当亲人了。"
随着时间流逝,李四的青春年华在照顾王老太的岁月里渐渐消磨。他推掉了一次又一次的相亲机会,错过了一个又一个的事业良机。从壮年到中年,再到两鬓斑白,他始终如一日地照顾着婶婶。
"李四,你又给我买这么贵的补品,太浪费了。"王老太看着桌上的人参和燕窝,心疼地说。
"婶婶,您别担心钱。我前段时间做了点小生意,赚了一些。您身体要紧。"李四笑着回答,没有提及他为了筹钱,夜里还在镇上的饭店打工的事。
"小四啊,婶婶对不起你,耽误你这么多年。"王老太经常这样说。
"婶婶,您这话说的。您年轻时帮了我家多少忙,我现在照顾您是应该的。"
"小四,我...我有个女儿,她......"王老太偶尔会提起自己的女儿,但每次说到一半就会停下,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
李四知道王老太的女儿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拐走了,至今下落不明。这么多年来,他私下里也曾托人打听过,但始终没有消息。看到婶婶每次提起女儿时的神情,他的心里也不是滋味。
"婶婶,您放心,我会一直照顾您到最后。"李四总是这样承诺。
王老太会微笑着点头:"小四,你这么好,婶婶不会亏待你的。我这一辈子的积蓄,将来都是你的。"
这些承诺,李四从未当真。他照顾王老太,不是为了她的财产,而是出于感恩和亲情。但在村里人眼中,他们早已是一家人。
02
"李四,你看看这粥够不够稠?婶婶牙口不好,太稀了她咽不下去。"李四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粥,对前来帮忙的邻居李大妈问道。
"刚刚好。你做的粥婶婶最爱喝了。"李大妈笑着说,"你照顾婶婶这么多年,手艺都赶上专业护工了。"
李四端着粥走进王老太的房间,小心翼翼地把老人扶起来,靠在自己身上,一勺一勺地喂她。
"婶婶,今天感觉怎么样?"李四温柔地问。
"好多了,有你在,婶婶什么都不怕。"王老太虚弱地笑着,眼中满是慈爱。
每天的生活都是这样,李四早起为王老太煮粥、喂饭、擦身、按摩,中午再做一顿营养餐,傍晚帮她洗澡、换衣,晚上还要起来好几次给她翻身、倒水。这样的日子,李四一过就是二十五年。
"小四啊,婶婶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你这样的好侄子。"王老太常常感叹。
"婶婶,您就别夸我了。您年轻时帮了我家多少,我这点付出算什么。"
随着岁月流逝,王老太的身体状况时好时坏。每当她病情加重,李四就寸步不离地守在床前,有时连续几天不合眼。
"李四,你这样下去身体会垮的。"村医老张看不过去,劝道。
"没事,我身体好着呢。婶婶情况不稳定,我不能离开。"李四揉了揉通红的眼睛,继续守在王老太床前。
村里人都敬佩李四的孝心,但也有不少人私下议论。
"李四也真是的,为了个没血缘关系的老太太,把自己一辈子都搭进去了。"
"谁说不是呢,他都七十岁了,连个老伴都没有,这辈子算是毁了。"
"听说王老太有不少积蓄呢,还有那套老宅,值不少钱。可能李四是看上那些了吧?"
这些闲言碎语,李四从不放在心上。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不是为了钱财,而是为了报恩和那份超越血缘的亲情。
王老太虽然瘫痪在床,但思维清晰。她经常和李四聊天,讲述自己年轻时的故事,也会询问李四的生活和想法。
"小四,你有没有后悔照顾婶婶?"一天晚上,王老太突然问道。
李四正在帮她按摩腿部,闻言抬起头:"婶婶,您怎么会这么问?"
"你看,你为了照顾我,耽误了自己的婚姻,放弃了事业,连父母去世都没能好好送终......"王老太的眼中噙满泪水。
"婶婶,您别这么说。我照顾您,是我心甘情愿的。"李四真诚地说,"这些年来,您就像我的亲人一样。"
"小四,婶婶不会亏待你的。"王老太握住李四的手,郑重地说,"我的一切,都会是你的。"
李四摇摇头:"婶婶,我不图您的财产。您好好的,比什么都重要。"
王老太看着李四,眼中闪过一丝深意:"小四,你知道吗,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找不到我的女儿。如果她还活着,现在应该和你差不多大了。"
"婶婶,我们还在找,总有一天会有消息的。"李四安慰道,尽管他心里明白,这么多年过去,希望已经很渺茫了。
"她要是还活着,一定和你一样善良。"王老太喃喃道,眼神飘向远方。
这样的对话经常发生,李四知道王老太心里对女儿有着深深的牵挂。他曾经悄悄通过各种渠道寻找那个失散多年的女孩,但始终没有线索。
随着年龄增长,王老太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但她对李四的感激和承诺从未改变。
"小四,等我走了,这房子和存款都是你的。你为婶婶付出这么多,应该得到回报。"
"婶婶,您别这么说,您会长命百岁的。"李四总是这样回应,从不把这些承诺当真。
村里人却都认为,李四将来一定会继承王老太的全部财产。毕竟,这位老人除了那个下落不明的女儿,再无其他亲人。而李四,已经用二十五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的孝心和忠诚。
03
"婶婶,您感觉怎么样?"李四紧张地握着王老太的手,老人刚刚经历了一次严重的心脏病发作,被紧急送到了县医院。
"小四,我...我恐怕时日不多了。"王老太艰难地开口,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
"别这么说,医生说您情况稳定了,只要好好休养......"
"小四,听我说。"王老太打断了他,眼神突然变得异常清明,"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
李四俯下身,凑近老人的嘴边:"婶婶,您说。"
"我...我的女儿......她......"王老太的声音断断续续,李四努力辨别着每一个字,但老人的话突然变得含糊不清,最后只剩下微弱的呼吸声。
"婶婶?婶婶!"李四惊慌地按下呼叫铃,医护人员迅速冲进病房。
经过一番抢救,王老太暂时脱离了危险,但陷入了昏迷。医生告诉李四,老人可能随时会离开。
"她能醒过来吗?"李四哽咽着问。
"很难说,她年纪大了,器官功能衰退严重。您做好心理准备吧。"医生拍了拍李四的肩膀,语气中满是同情。
接下来的三天,李四寸步不离地守在病床前,眼睛熬得通红,胡子拉碴。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王老太会这样安静地离开时,奇迹发生了——第四天早上,她突然睁开了眼睛。
"小四......"她微弱地呼唤。
"婶婶!您醒了!"李四激动地抓住老人的手。
王老太用尽全力握了握他的手:"小四,我不行了......有些事,我必须告诉你......"
"婶婶,您别急,慢慢说。"
"我有一个女儿......她......她会来找你......"王老太的声音越来越微弱。
"您的女儿?她在哪?"李四急切地问。
"她......她会带着我的遗嘱来......你要......你要相信她......"
"婶婶,您到底要说什么?您女儿在哪里?"
王老太的眼神突然变得异常坚定:"小四,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你都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说完这句话,王老太再次闭上了眼睛,陷入昏迷。当天下午,她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李四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几乎无法思考王老太临终前的那些话。他按照老人生前的嘱咐,为她操办了一场体面的葬礼。
就在葬礼结束的当天晚上,一个陌生女子出现在王老太的家门前。
"请问,您是李四先生吗?"女子看上去五十出头,穿着考究,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
"我是。您是?"李四警惕地问。
"我叫王芳,是王老太的女儿。"女子平静地说,语气中听不出太多情感波动。
李四震惊地看着眼前的女子,一时语塞。二十五年来,他从未见过王老太的女儿,甚至怀疑她是否还活着。而现在,这个自称是王老太女儿的人,在老人刚刚下葬时出现了。
"您能证明自己的身份吗?"李四回过神来,谨慎地问。
"当然。"王芳从包里拿出一叠文件,"这里有我的出生证明和DNA鉴定报告。另外,我还有这个。"
她展示了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年轻时的王老太抱着一个小女孩。李四认出那确实是年轻时的王老太,但仍然半信半疑。
"如果您真是婶婶的女儿,为什么这么多年从不出现?为什么等她去世才来?"李四忍不住质问。
王芳的表情变得复杂:"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我现在不想讨论。我来是为了执行我母亲的遗嘱。"
"遗嘱?"
"是的。我母亲留下了正式的遗嘱,委托了律师执行。我想请您明天上午十点到律师事务所一趟。"王芳递给李四一张名片。
李四接过名片,心中充满疑惑:"婶婶从没跟我提过什么遗嘱......"
"看来有很多事情她没来得及告诉您。"王芳意味深长地说,"明天您就会知道了。"
说完,她转身离开,留下李四站在门口,心中充满困惑和不安。
第二天,李四准时到达律师事务所。王芳已经在那里等候,脸上依然是那种难以捉摸的表情。
律师是个中年男子,戴着眼镜,表情严肃。他拿出一份文件,开始宣读遗嘱内容。
"以下是王老太的遗嘱全文:我,王老太,立此遗嘱,表达我的最后心愿。我的全部财产,包括位于老街52号的房产及所有存款,总价值约一千三百万元,全部由我的女儿王芳继承。"
李四听到这里,感到一阵眩晕。二十五年的付出,竟然换不来一句提及?
"给李四先生的,是这个信封。"律师继续说道,从文件袋中取出一个泛黄的牛皮纸信封,"王老太特别嘱咐,这个信封必须由李四先生亲自到银行领取。"
李四机械地接过律师递来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银行的地址和取件时间。
"就...就这样?"李四难以置信地问,声音因震惊而颤抖。
"是的,遗嘱已经过公证,完全合法。"律师公事公办地回答。
李四转向王芳:"您真的是婶婶的女儿?她怎么从来没提过您还活着?"
王芳冷淡地回应:"我们之间有些误会,但这不关你的事。你照顾了我母亲这么多年,我应该感谢你。但是,亲情不是用来交易的,我才是她的亲生女儿。"
这句话刺痛了李四的心。他不是为了财产才照顾王老太,而是真心把她当亲人。但现在,这一切似乎都变成了一场交易,而他,成了最大的输家。
"我明白了。"李四勉强挤出一丝苦笑,转身离开了律师事务所。
走在街上,二十五年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为王老太端屎端尿的日子,熬夜照顾她发病的长夜,为了给她买药而省吃俭用的艰辛......这一切,在遗嘱中竟然只换来一个神秘的信封。
村里人都说他是为了钱才照顾王老太的,现在看来,他连这一点"功利"都没有得到。
04
"李四,你没事吧?"邻居老王看到李四魂不守舍地走在村道上,关切地问道。
"没事,没事。"李四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眼神却空洞得可怕。
"听说王老太把所有财产都留给了那个突然冒出来的女儿?一分钱都没给你?"老王忍不住问。
李四苦笑了一下:"不是一分钱都没有,还有个信封,明天去银行取。"
"信封?里面是什么?"
"不知道,也许是婶婶的一点心意吧。"李四语气平淡,但心里却翻江倒海。
回到家,王老太生前的一切还保持着原样——她用过的碗筷、她喜欢的靠垫、她读过的书......这些普通的物件,此刻都变成了刺痛李四心灵的利器。
"婶婶,您为什么这样对我?"李四坐在王老太的床边,喃喃自语,"我不是为了您的钱,但您连一句解释都没留下......"
夜深人静,李四辗转难眠。他回想着王老太临终前说的那些话——"你会得到应有的回报"、"相信我的女儿"......这些话现在看来是如此讽刺。
"李四,你想开点。"第二天一早,李大妈来串门,看到李四憔悴的样子,心疼地说,"你照顾王老太这么多年,问心无愧就好。"
"大妈,您说,我是不是太傻了?"李四苦笑着问。
"傻什么傻,你做的是善事。善有善报,说不定那信封里有大惊喜呢?"李大妈安慰道。
李四摇摇头,不再说话。他心里清楚,不管信封里是什么,都无法弥补这二十五年的付出和情感投入。
上午九点,李四准时来到银行。排队等候时,他的心情异常复杂。周围的人来来往往,有人存款,有人取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故事。而他,七十岁了,孤身一人,刚刚失去了相伴二十五年的亲人,还被剥夺了原本以为属于自己的安稳晚年。
"李四?真的是你啊!"一个熟悉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李四抬头,看到了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赵明。
"赵明,好久不见。"李四勉强打起精神。
"听说你这些年一直在照顾你婶婶?真是难得啊。"赵明感叹道。
"是啊,刚送走她。"李四语气平淡。
"节哀。对了,你婶婶不是有套老宅吗?那可值不少钱啊,现在归你了吧?"
李四苦笑了一下:"不是,她留给女儿了。"
"女儿?她不是没孩子吗?"赵明惊讶地问。
"失散多年的女儿,突然出现了。"
"那你呢?什么都没分到?"
"一个信封,我正要去取。"
赵明的表情变得复杂:"这......"
"没事,我照顾婶婶不是为了钱。"李四勉强维持着尊严。
"您是李四先生吗?"银行工作人员走过来,打断了他们的谈话。
"是的。"
"请您跟我来,有您的专属服务。"
李四跟着工作人员来到一个单独的柜台,心中忐忑不安。二十五年的付出,难道就换来一个信封?这信封里又会是什么?一些照片?一封感谢信?还是一点象征性的纪念品?
无论是什么,都无法弥补他内心的失落和伤痛。不是因为没得到财产,而是因为感到被辜负了——他把王老太当亲人,倾注了全部的爱和关怀,却在最后被排除在外,仿佛只是一个雇佣的护工。
"李先生,请出示您的身份证。"柜员小姐礼貌地说。
李四递上身份证,心不在焉地看着窗外。他不知道这次银行之行后,自己该何去何从。王老太的房子很快就会被女儿接管,他将无处可去。七十岁了,重新开始一段生活,谈何容易?
银行大厅里,李四站在柜台前,神情恍惚。柜员小姐再次确认道:"您是李四先生吧?这是您婶婶王老太特别交代要亲自交给您的信封。"
排在后面的顾客不耐烦地嘀咕着:"快点啊,就拿个信封有什么好磨蹭的。"
李四机械地接过那个泛黄的牛皮纸信封,轻得出奇,仿佛里面只有空气。他的心早已在得知豪宅和全部财产都留给素未谋面的远房女儿时支离破碎。
"需要我帮您打开吗?"柜员小姐关切地问。
"不用了,谢谢。"李四声音干涩,在一旁的等候区坐下。
颤抖的手指缓缓撕开封口,从中掏出五张褪色的旧版十元纸币,整整五十元。二十五年的日夜照料,换来的就是这五十元钱?
就在李四准备将信封揉成一团时,他注意到里面还有一张折叠的纸条。他勉强打起精神,展开那张泛黄的纸片。
随着阅读的深入,李四的表情从麻木变成震惊,继而泪水不受控制地奔涌而出。
他的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在银行大厅的地板上,将那五十元和纸条紧紧贴在胸口,放声痛哭……
来源:南方菇凉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