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衡水市民政局组织的2025年养老服务人才安全生产能力提升项目在全市13个县(市、区)有序推进,以“小切口、实举措、广覆盖”的鲜明特点,为基层养老服务者注入“安全技能芯片”。
本报讯(通讯员孙艳真)近期,衡水市民政局组织的2025年养老服务人才安全生产能力提升项目在全市13个县(市、区)有序推进,以“小切口、实举措、广覆盖”的鲜明特点,为基层养老服务者注入“安全技能芯片”。
组织模式“灵活高效”,破解工学矛盾。衡水市民政局创新采用“逐县轮训+区域联合”模式,兼顾培训效果与基层实际。对饶阳县、武强县等人数较少的县,与邻近县联合办班,既保证教学互动性,又减少学员往返成本;对桃城区、高新区等人员集中区域,开设专场培训,单次覆盖131人。每期培训严格控制在1天(9学时),上午聚焦消防、燃气安全,下午讲授食品、护理防护等内容,最后结业考核,实现“当日学、当日测、当日会”。目前已完成的5站培训中,学员平均考核通过率达98%,课程满意度超95%。
课程设计“靶向发力”,直击一线痛点。据了解,培训内容紧扣养老机构高频安全风险,将“学用结合”贯穿始终。消防课程不仅讲解火灾成因,更现场模拟老年人群体疏散场景,手把手教学灭火器实操;燃气安全课结合老年公寓管道老化、使用习惯等特点,详解泄漏检测“一闻二看三测”实用技巧;食品安全培训聚焦老年餐低盐低糖、食材新鲜度等特殊要求,拆解从采购到留样的全流程规范;护理防护课则针对卧床老人转移、突发晕厥等场景,演示防滑倒、应急按压等标准化动作。
推进节奏“稳扎稳打”,确保全区域覆盖。衡水市民政局对13个县(市、区)精准分配培训名额,一线服务人员与安全管理岗重点覆盖。项目严格按照既定时间节点推进,7月已密集完成5站培训,覆盖9个县(市、区)累计培训272人,占总计划的67%。8月将陆续开展其余4个县(市、区)的培训。市民政局联合友力职业培训学校,全程跟踪各县市区组织情况,确保如期实现全市30%以上养老服务人员覆盖目标,让安全防护技能扎根每一个养老服务角落。
据悉,衡水市民政局将持续强化培训质量管控,通过“回头看”抽查、实操复训等方式巩固成效,真正把安全理念转化为养老服务的日常实践,为全市老年人编织一张坚实的安全防护网。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