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月的申城,上海书展在盛夏热浪中如约而至。2025上海书展首次推出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书城“双主场”,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五大文库”首次亮相,首次设立长三角品牌实体书店展销区,首次发放上海书展惠民阅读券,首次将人工智能与图书内容转化、书展宣推呈现相结合,提
八月的申城,上海书展在盛夏热浪中如约而至。2025上海书展首次推出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书城“双主场”,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五大文库”首次亮相,首次设立长三角品牌实体书店展销区,首次发放上海书展惠民阅读券,首次将人工智能与图书内容转化、书展宣推呈现相结合,提升上海书展的“科技感”……在这些“首次”的背后,是上海书展在形成多年来自身积淀、特色及规律性做法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持续努力。
作为全国和上海重要的文化节展品牌,也是全国最具影响的图书展会之一,上海书展的追求是什么?如何更好发挥书展的溢出效应和城市功能价值?中华读书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权衡。
权衡
“内容为王”没有过时
“上海书展是我国年度重要的图书新品首发地,也是面向个体读者的阅读风向标。今年的上海书展依然立足图书展销根本,将新书好书奉献给读者。”提起今年各参展单位的精品力作,权衡如数家珍。比如,中国出版集团重点推出《复兴文库》《胜利与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连环画典藏》《古代汉语词典》(第3版)、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南史》、《文脉的演进: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录》以及“中华经典通识”“中华经典百句”系列丛书等。
湖南省是今年上海书展的主宾省,湖南出版将带来《靠什么团结凭什么胜利:中共七大启示录》《毛泽东文谭》《漫画里的抗战》《亲爱的人们》《绣虎少年》《何以汉服:重新发现马王堆汉墓服饰》《古物说:文物里的古人日常》《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等图书。
“从每年书展的热度,从我们对书业的持续、深入调研中,都能强烈感受到,好书依然有它的读者群。传播手段固然重要,但最终还是落在‘内容为王’,好的策划、好的内容,并没有过时。”在权衡看来,上海书展既是图书展销集会,更是全民阅读活动,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效并重”。从这个角度看,提振行业信心、托举书业发展是2025上海书展的职责所在。
“希望上海书展能够起到倡导全民阅读、经典阅读和深度阅读的作用。”权衡眼中的阅读,是一种体验、一种过程性的感受,是思想的慰藉、心灵的滋养。“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不少人习惯于刷视频来快速读完一本书、看完一部电影。而我们想传达的是,经典阅读、深度阅读能让人的心静下来,和历史对话,和文化对话,和思想对话。”
权衡提到,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也是今年上海书展特别关注的一方面。步入上海展览中心主会场的序厅,就会感受到书香之中满满的“科技感”。在世纪出版集团展区的数字出版馆,大家会看到AI技术在智能写作、古籍数字化、智慧教育、科学普及等多个场景中的创新应用,可以在现场体验中感受AI技术给出版业带来的变革力量。
他讲到,在上海这座城市做书展,还要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在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更大作用。“文化的传播、文明的交流离不开书籍。”权衡表示,国际性是上海书展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期待上海书展在出版“走出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强化书展溢出效应
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也是今年书展在办展过程中考虑的一个重点。“要把浓郁阅读氛围、立足图书展销与强化文旅商体展融合、进一步凸显书展溢出效应等几方面有机结合,在办展上坚持守好内容底线、做优图书展销、丰富阅读活动、融合文旅商体、完善办展机制、强化运维管理。”权衡说。
以上海展览中心所在的静安区为例,书展将做三方面联动。一是聚焦“书展+消费”,推出“逛书展·游静安”一本通,包括观众逛展最关心的停车、餐饮、购物、住宿等便民信息。同时持续开发票根经济,联合书展周边商场、展览等推出凭票、凭证享优惠活动。二是依托“书展+品牌”,联合静安“路易威登非凡之旅展览”,在“路易号”现场推出沉浸式“书装”体验空间,构建“可逛、可拍、可购”的文旅消费新场景。三是融合“书展+旅游”,推出“静安书香之旅”精品线路,串联张爱玲故居、静安寺、四行仓库等文化地标制定多类型优惠票价。
权衡介绍,作为双主场之一的上海展览中心,今年将充分利用喷水池广场以及西花园、东花园等约5000平米的场地空间推出“阅界夜市”,与南京路商圈形成联动,为市民读者和游客提供暑期晚间文化休闲新选择。今年的新晋“主场”上海书城则将在现有店面安排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优化空间布局,通过“书展+书店”方式,推动传统书店呈现图书销售、阅读周边经济、出版IP主题展览三方面联动,既放大书展的空间效应,也扩大书店的功能效应。按各自以往惯例,上海展览中心会场售卖门票,上海书城会场自由进出,将同步做好“双主场”之间的客流互导。
此外,今年的上海书展将在全市范围打造多个区级分会场,推出若干实体书店、图书馆等特色分会场,阅读活动数量再创新高。书展的活动阵地还将延伸到全市各级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今年各主要参展单位除了进行图书销售、阅读活动之外,文创产品、“谷子”周边也将是展销的一部分。“我们鼓励开展边界合理、相互赋能的文化商业合作,探索上海书展IP与商业品牌的融合创新实践。”
“不止于书、不止于展,我们希望拓展书展形态的多种可能。”权衡表示,如果上海书展能给读者带来更多的逛展乐趣和情绪价值,在城市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创造更多价值,我们乐见其成。
“以前有人说,八月的书展是上海市民的闹钟,现在办到第21年,闹钟已经成生物钟了。”在采访的最后,权衡笑着说,“书展早已融入这座城市,成为市民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谈及对上海书展的展望,权衡表示,期待上海书展持续保持活力,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变化,成为引领全民阅读,体现和顺应行业转型的风向标,成为引导人们开展经典阅读、深度阅读的生动场景和重要平台。
来源:文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