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大娘瞥了他一眼,拎着塑料袋绕开他:"鱼也是生命,也要吃饭。"
老太太,求求您了,别再往我鱼塘里扔东西了!"
王明山第五次拦住张大娘。
"我说了多少次,鱼不吃剩饭!"
张大娘瞥了他一眼,拎着塑料袋绕开他:"鱼也是生命,也要吃饭。"
王明山气得直跺脚,却不知道,这看似普通的剩饭投喂背后,隐藏着一个足以让他后背发凉的秘密。
01
清晨六点,东村的雾气还没散去。
王明山像往常一样来到自己的鱼塘边巡视。
这片二十亩的水面是他十年前用全部积蓄承包下来的,里面养着锦鲤、草鱼还有一些名贵的观赏鱼。
水面上漂着几团剩饭,还有些菜叶子。
王明山皱起眉头,用网兜把这些东西捞起来。
这已经是这个星期第三次了。
"肯定又是张大娘。"他嘀咕着。
张大娘住在鱼塘东边不到一百米的老房子里。
六十九岁的她是村里的退休教师,丈夫三年前去世后就一个人生活。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她总是往鱼塘里扔剩饭剩菜。
王明山决定去找她谈谈。
张大娘正在院子里晒被子。
看到王明山来,她笑着招呼:"明山来了?吃早饭了吗?"
"张大娘,我是来跟您说鱼塘的事。"王明山尽量保持礼貌,"您能不能别往塘里扔剩饭了?这样会影响水质的。"
张大娘的笑容僵了一下:"哦,那个啊。我就是剩了点饭,倒了可惜。鱼也要吃东西的嘛。"
"可是鱼有专门的饲料,剩饭会让水变浑,对鱼不好。"
"知道了知道了。"张大娘摆摆手,转身进了屋。
王明山叹了口气。他知道这事没这么简单。
张大娘坐在厨房里,看着锅里刚做好的饭菜发呆。
自从老伴走了,她还是改不了做三个人饭量的习惯。
以前老伴在的时候,他们俩加上偶尔来串门的邻居,刚好能吃完。
现在就她一个人,每顿饭都能剩下一大半。
她想起老伴生前最爱吃她做的红烧鱼。
那时候老伴总说:"你做的鱼,比饭店的还香。"
每次听到这话,她心里都美滋滋的。
老伴是村里有名的养鱼专家,对各种鱼类了如指掌。
退休后,他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研究鱼上。
家里的书架上,至今还摆满了他收集的各种鱼类图鉴。
"老头子,你说我该怎么办?"张大娘对着墙上的遗像喃喃自语。
起初,她把剩饭倒在隔壁李家门口,说是喂他们家的大黄狗。
可李家媳妇不乐意了。
"张大娘,您这样不行啊!"李家媳妇站在门口,双手叉腰,"剩饭剩菜堆在我家门口,招苍蝇招老鼠的,多脏啊!"
"我这不是心疼粮食吗?倒了多可惜。"
"可惜您就少做点啊!一个人吃不了那么多,何必呢?"
两人为这事吵了好几次。
最后张大娘气不过,决定另找地方处理剩饭。
她想到了村西的鱼塘。
每天黄昏,她都会提着一个塑料桶,里面装着当天的剩饭剩菜,悄悄走到鱼塘边。
"来,吃饭了。"她一边往水里倒,一边轻声说着。
水面泛起涟漪,偶尔有鱼跃出水面。
张大娘站在塘边,直到最后一粒米饭沉入水中才离开。
王明山发现劝说无效后,开始留心观察。
他发现张大娘改变了投喂时间,从傍晚改到了深夜,有时甚至是凌晨。
"这老太太真是的。"王明山跟妻子抱怨,"我好声好气地说,她就是不听。"
02
"人家年纪大了,你就让让她呗。"妻子劝道。
"让?这可是我的鱼塘!下个月还有个观赏鱼拍卖会,要是水质出了问题,损失谁负责?"
村里人对这事也是议论纷纷。
"张大娘也是可怜,老伴走了,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村口小卖部的老板娘说。
"可怜归可怜,也不能影响别人做生意啊。"有人反驳。
"要我说,她就是闲的。找点事做不就行了?"
"人家是退休教师,有钱有闲,想干啥就干啥。"
也有人给张大娘出主意:"您养只猫狗多好,剩饭正好喂它们。"
张大娘摇头:"我可养不了,太麻烦。"
"那就少做点饭呗。"
"习惯了,改不了。"
王明山越来越担心。
他发现鱼塘某个区域的鱼行为异常,有时聚在一起,有时又四散游开。
更奇怪的是,那片水域的水色似乎比其他地方深一些。
他决定装个监控。
"我倒要看看,她到底在搞什么名堂。"王明山跟朋友借了个夜视摄像头,偷偷安在了鱼塘边的电线杆上。
第一天晚上的录像里,张大娘准时出现了。
她不仅倒了剩饭,还从口袋里掏出几个小纸包,撒进水里。
"这是什么东西?"王明山把画面放大,但还是看不清楚。
更诡异的是,张大娘倒完东西后并没有马上离开。
她站在塘边,嘴里念念有词,像是在跟什么人说话。
接下来几天的录像都是如此。
张大娘的行为越来越古怪,有时她会在塘边待上半个小时,对着水面自言自语。
王明山心里发毛。
他决定亲自去看看。
那天傍晚,他早早躲在鱼塘附近的树丛里。
天色渐暗,张大娘的身影出现了。
她还是老样子,提着塑料桶,步履蹒跚地走到塘边。
先是把剩饭倒进水里,接着掏出那些小纸包。
王明山屏住呼吸,仔细观察。
张大娘撒完东西,在塘边蹲下来:"老头子,今天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糖醋排骨。我知道你在下面一定饿了......"
王明山心里一惊。
难道老太太精神出问题了?
把鱼塘当成老伴的坟墓了?
正想着,水面突然泛起一阵涟漪。
月光下,似乎有个巨大的黑影在水下游动。
王明山揉揉眼睛,以为自己看花了。
可那黑影确实存在,缓缓向张大娘投喂的地方游去。
"这是什么?"王明山的心跳加速。
他养鱼十年,从没见过这么大的东西。
她伸手在水面轻轻拍打:"吃吧,别着急。明天我再给你带药来。"
药?王明山的疑惑更深了。
等张大娘离开后,他立刻跑到投喂点查看。
水面上还漂着一些药片的残渣,他小心地捞起一些,装进塑料袋里。
"必须搞清楚这是怎么回事。"王明山下定决心。
第二天,他去了县城的水产站。
"王站长,麻烦您帮我检测一下这个。"王明山把水样和药片残渣递过去。
"你这是从哪弄来的?"王站长是个五十多岁的技术专家,一看就知道不简单。
03
"我的鱼塘里。最近发现一些异常情况。"
"好,我安排人检测,三天后给你结果。"
王明山像是得了魔怔。
白天,他雇的工人喂鱼时,他魂不守舍地站在塘边,眼睛死死盯着水面。
晚上,他索性搬了张行军床到塘边的小屋,一有风吹草动就冲出去看。
"你这是怎么了?"妻子送饭来时忍不住埋怨,"几天不回家,胡子也不刮,跟个野人似的。"
王明山顾不上解释。
每到深夜十点,那个黑影准时出现。
它游动时带起的水花,比他养的最大的青鱼还要汹涌。
有一次,那东西似乎察觉到了他的窥视,突然沉入深水,激起的浪花打湿了他半个身子。
"到底是什么怪物?"王明山心里发毛。
他甚至开始怀疑,张大娘是不是在他的鱼塘里养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第三天下午,一辆白色面包车突然开进村子,在鱼塘边急刹车。
王站长推门下来时,脸色铁青。
"老王,大事不好。"
他压低声音,四下看看,"你的水样检测结果……我开了二十年水产站,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王明山的心脏漏跳一拍:"到底怎么了?"
来源:巫师火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