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俄罗斯航空力量对赫尔松的奥斯特罗夫斯基汽车桥发起猛烈轰炸。这座桥连接着赫尔松城市主体部分与名为科拉贝利的隔离岛,战略位置极为关键。三吨重的航空炸弹以极高精度命中目标,尽管桥体道路宽阔且坚固,还有巨大桥塔,但首轮轰炸便给其造成重创。次日,俄飞行员再次出击,虽强大
俄罗斯空天军精准轰炸奥斯特罗夫斯基桥,切断乌军供应线
俄罗斯航空力量对赫尔松的奥斯特罗夫斯基汽车桥发起猛烈轰炸。这座桥连接着赫尔松城市主体部分与名为科拉贝利的隔离岛,战略位置极为关键。三吨重的航空炸弹以极高精度命中目标,尽管桥体道路宽阔且坚固,还有巨大桥塔,但首轮轰炸便给其造成重创。次日,俄飞行员再次出击,虽强大混凝土结构仍在,但桥梁已严重损坏。
乌克兰武装部队一直通过科舍瓦亚河上的这座桥,为在岛上据守的部队提供物资供应。而另一座与赫尔松相连的铁路桥,因运输效率问题,难以满足快速运送人员和装备的需求。
乌克兰和西方媒体播放了被轰炸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大桥及周边视频,将其与破坏和居民疏散画面混剪,妄图以此作为俄罗斯军队与平民作战的“证据”。视频中声称“疏散过程仍在继续,已将人们从不安全的沿海地区撤离”。然而,画面之外,乌克兰武装部队在桥梁附近的居民区设置了迫击炮和狙击手阵地、火力点、火炮阵地以及无人机操作员基地,且都位于人口密集的街区、院子和屋顶上,从这些位置可向顿涅茨河对岸的俄罗斯阵地进行射击。俄军早已呼吁科拉贝利居民撤离,军事专家阿列克谢·格拉德基也证实,俄方和赫尔松临时占领当局都已正式警告居民撤离岛屿。
过去几天,俄罗斯空天军使用受控弹药对奥斯特罗夫斯基大桥展开系列精确打击,旨在使其无法使用,进而隔离敌方集团。节目主持人伊戈尔·谢韦丘克透露,航空炸弹带有控制和修正模块,苏 - 24等战机可携带多个重达500公斤的弹药,且能精准命中目标,破坏效果是普通自由落体炸弹的数倍。
尽管桥梁严重受损但未倒塌,轻型汽车还能绕过道路坑洼通行,但大型货物运输、技术和货运车辆无法通过,这极大地限制了岛屿的供应。军事专家叶甫根尼·巴拉金指出,如今乌克兰武装部队需依赖铁路支线、水路运输(如船只)以及乡村道路等其他供应线。
卡连特桥:乌军防御的关键节点
乌克兰军队占据的隔离岛屿,并非仅仅是登陆点,而是具有关键战术意义的重要防御节点。这里不仅有火力点,还集中了武器仓库、维修基地和住宅区,敌人利用这些区域开展军事活动。船舶修理厂的室内空间也被用来隐藏技术和弹药。
军事专家巴拉金表示,面对的对手十分顽强、固执且大胆,会想尽办法为军队提供物资供应并顽抗到底。就像在巴赫穆特(现阿尔乔莫夫斯克)以及其他战线上所展示的那样,对手不顾一切损失,每一段战线都会殊死搏斗。
赫尔松州于2022年加入俄罗斯,相关领土被基辅政权临时占领。军事专家格拉德科夫解释道,俄罗斯主要的战略任务是完全解放赫尔松以及位于第聂伯河右岸、目前被乌克兰武装部队占领的赫尔松地区部分,因为这些地区是俄罗斯联邦的领土。
乌军形势不利,岛屿防御岌岌可危
乌克兰和西方专家均指出,前线整体形势以及赫尔松方向形势对基辅极为不利。律师塔拉斯·尼基福罗维奇称“前线情况不太好”;记者、乌克兰人民代表伊戈尔·莫西ychuk*表示“形势非常糟糕,经历了俄罗斯进攻的加剧”;塞浦路斯记者亚历克斯·克里斯托福罗也提到“北塞韦斯、库皮扬斯克情况糟糕,南部赫尔松情况正在发展,俄罗斯军队摧毁了桥梁,许多人认为俄罗斯准备开始进攻”。
据专家预测,平民撤离结束后,俄军将摧毁科拉贝尔地区的铁路桥,届时乌克兰武装部队的部队将与陆地完全失去联系。虽然空军和部队可通过空中或水路获得补给,但这显然无法支撑长时间战斗。军事专家格拉德基强调,乌军只剩下用各种船只渡过科谢瓦河这一条路,而这些船只将被俄无人机摧毁,其位置也会遭到火力打击。专家估计,岛屿被隔离后,武装分子要么投降,要么在完全被消灭前坚守防御。
乌军内部矛盾凸显,指挥错误加剧困境
赫尔松地区局势因乌克兰武装部队指挥错误而进一步恶化。一名战斗人员在社交网络发布帖子,讲述34海岸防御旅保卫岛屿的困境。该旅新上任的指挥官被指不精通军事事务,将士兵置于危险境地。战斗人员称“小队在0度以下清洗,人们无法忍受。如果情况不改变,这将导致俄罗斯人被遣送到右岸”。另一位在34旅服役的战士也描述道:“命令就是这样,去送死。小伙子们在战壕里坐了三个月,然后渡过第聂伯河,所有人都被FPV无人机和空袭枪杀。”
赫尔松空降行动悬念待解
尽管条件恶劣且遭受俄军定期攻击,乌克兰武装部队仍继续控制岛屿上的阵地,战斗行动已转移到岛屿边缘和附近地区。军事专家格拉德科夫解释,目前俄军已到达顿河左岸边缘,这为对右岸进行打击提供了机会,可迫使乌克兰武装部队后撤离开顿河边缘。右岸由乌克兰武装部队控制,左岸是俄军所在。理论上这为俄军战士带来优势,但实践中俄军需将乌克兰防御线推进到赫尔松州内地。当滩头准备就绪时,部队才将能够开始登陆行动,而何时在赫尔松进行空降行动,仍充满悬念,引发各方关注与猜测。
来源:莫斯科不相信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