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不到两小时,俄乌这场“重启秀”还没暖场就散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7 10:34 2

摘要:俄乌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硝烟未散,战火未熄,弹痕遍布的前线依旧炮声隆隆。但就在这样的战场背景下,俄罗斯与乌克兰代表团却于5月1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罕见会面。这是自2022年3月以来双方首次坐在同一张谈判桌前。然而,外界期待的“和平转机”并未出现,会谈不仅低调

文︱陆弃

俄乌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硝烟未散,战火未熄,弹痕遍布的前线依旧炮声隆隆。但就在这样的战场背景下,俄罗斯与乌克兰代表团却于5月1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罕见会面。这是自2022年3月以来双方首次坐在同一张谈判桌前。然而,外界期待的“和平转机”并未出现,会谈不仅低调闭门举行,时间还不足两个小时,最终更被乌克兰方面评价为“毫无成果”。事实再次证明,在战略利益错综复杂的多重博弈下,所谓的“直接对话”,不过是一次走过场的表演,一场外交舞台上的虚晃一枪。

这场会谈始于普京的提议,却并非双方最高领导人的“破冰对话”,而只是各自派出“技术性代表”象征性接触。泽连斯基原本公开宣称将在土耳其“等候”,却在会谈开始前临时离开;普京则全程缺席,俄方代表团由总统顾问梅金斯基领衔,虽自称“具有全部权限”,但乌克兰直接表示:“没有真正能拍板的人”。从这种配置来看,所谓“首次直接谈判”的意义,早在坐上谈判桌之前就已打了折扣。

更令人无奈的是,谈判内容本身也缺乏现实基础。据乌克兰方面透露,俄方开出的条件是乌军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扎波罗热四地全面撤军,甚至还有更进一步的政治让步要求,这些无疑对乌方而言是“不可接受的”。而这些条件甚至比2022年伊斯坦布尔谈判中俄方开出的内容更加强硬,表明俄罗斯不仅无意妥协,反而在强化既得战果基础上的博弈逻辑。

更何况,就在伊斯坦布尔谈判期间,战场上依旧硝烟滚滚。乌军报告在多个战线与俄军发生激烈交火,俄方也在黑海和前线宣布“取得新突破”。既不设前提停火,也无停战意图,却在会场上“谈和平”,这场谈判的荒谬就如同一场战争拍摄现场突然插播一段和平广告。它既不真实,也不走心,甚至连表演都嫌敷衍。

土耳其方面尽力扮演“和事佬”的角色,外交部长费丹在开场白中声称:“必须为泽连斯基与普京会面创造条件”。但问题在于,没有信任、没有诚意、没有现实支撑的和平框架,是无法撑起任何实质性会晤的。俄乌今天的谈判之所以尴尬,根本原因在于,和平的基础早已被彻底掏空,而战争逻辑仍在强势运转。

乌克兰方面一再重申“不会在领土主权问题上妥协”,俄罗斯则以“宪法已写入新领土”为由拒绝让步;乌方要加入北约并获得欧盟安全保护,俄方坚决反对北约东扩;乌方要恢复所有军事能力,俄方要求“非军事化”;欧美计划部署驻军提供“额外安全保障”,俄方视之为“入侵前奏”……如此错位的战略诉求,如此敌对的安全结构,岂是一纸谈判就能平衡的?

就连美国也早早为这场谈判泼了冷水,特朗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我不见普京,什么都不会发生。”国务卿鲁比奥甚至直接宣布:“不要对这场会谈抱有任何期待。”美国表面支持和谈,实则手握方向盘,将和平议程牢牢控制在自身节奏之下。哪怕俄乌谈出初步共识,只要华盛顿一句话,和平仍可能遥遥无期。

这也解释了乌克兰为何宁愿拉着土耳其和美国搞多边会晤,也不愿真正坐下来谈实质内容,因为他们心里清楚,没有美方点头,一切都是空谈。而俄罗斯则以拖代打,以打促谈,利用“谈判姿态”博取缓冲时间,同时继续强化前线攻势。这是一场战争中的谈判,也是谈判中的战争,其本质并不是解决冲突,而是抢夺舆论、制造压力、试探底线。

事实上,这场“走过场式”的伊斯坦布尔谈判,更像是一场地缘剧场中的外交摆拍,对外释放“我们在为和平努力”的信号,以维持道义形象;对内则继续按部就班维持战争节奏,丝毫未见放松。这是外交层面的“姿态战”,不是谈判桌上的“成果战”。

或许,真正的和谈,还需等到战争某一方精疲力竭、战略失败,或是某个超级力量下场“拍板定调”。但那一天,显然还远未到来。伊斯坦布尔的这次“重启接触”,更多只是象征意义上的仪式,充满喧嚣,却毫无实质,像是剧场里响起的幕间音乐,在一曲未终的战争交响中插入短暂幻象。和平不在眼前,战车依旧轰鸣。这就是现实。

来源:陆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