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万兴喵影的专业属性略强,可以照顾到进阶的剪辑需求,剪映则偏向生活化和娱乐化,功能设置甩二线剪辑软件几条街,但是价格略贵,所以有些剪辑人或是自媒体爱好者会把喵影看作是剪映的‘平替’。”一位内容创作者对「创业最前线」表示。
继图文之后,音频和视频成为人们创作的新方式,一款真正好用且价格适中的视频剪辑软件逐渐成为内容创作者的“刚需”。
“万兴喵影的专业属性略强,可以照顾到进阶的剪辑需求,剪映则偏向生活化和娱乐化,功能设置甩二线剪辑软件几条街,但是价格略贵,所以有些剪辑人或是自媒体爱好者会把喵影看作是剪映的‘平替’。”一位内容创作者对「创业最前线」表示。
万兴喵影是万兴科技主打的视频剪辑软件,后者是国内最早一批出海的数字创意软件上市公司,一度被认为是“中国版的Adobe”。
这家从海外做文档生意起家的工具类公司,在如今的AIGC时代也开始绘制新的业务蓝图。
近日,万兴科技加速Agent布局,正式上线旗下首款AI Agent产品万兴超媒Agent。
基于万兴天幕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2.0,这款智能体能给创作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支持智能脚本策划、智能分镜拆解、智能画面提示、视频配音与配乐等AI功能。
但即便是目前国内普通的视频剪辑软件,AI功能也已经成为必选项。至于AI内容生成领域,即梦(字节跳动旗下产品)和可灵(快手旗下产品)正打得火热,尤其是可灵已经展现出较强的商业化能力。
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趁手的剪辑工具绝不止一个,其忠诚度取决于产品的基本操作、素材库丰富度、AI功能以及会员价高低等,万兴喵影将会留住多少用户?
对手遍布也意味着,无论是视频剪辑还是AI内容生成,万兴科技这家被大洋彼岸用户青睐的公司,还需要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中国蓬勃的内容创作行业竞争当中去。
“科技湘军”,加速出海
从湖南走出来的万兴科技是国内最早一批出海的工具型企业。
早在本世纪初,万兴科技就以视频编辑、PDF处理等多媒体工具软件为突破口,以“小而美”的策略撕开了欧美市场的口子。
创始人吴太兵一开始就确立了走付费软件的路子。
在他看来,国内软件市场以免费软件为主,其次才是盗版软件、付费软件甚至SaaS软件。而欧美用户则更早显现出付费意愿,加上严格的版权保护条例,软件市场也开始向付费软件转移。
从多媒体软件为起点,吴太兵还注意到不同平台软件中间彼此互不兼容的问题,比如微软和Adobe等数字文档巨头间不兼容、苹果系统与Windows系统的文件无法共用,便趁机推出了数字文档类和跨端数字管理类软件。
通过社交网络营销以及产品的多品类覆盖,万兴科技很快就从工具软件供应商变成了数字创意软件提供商。2021年,万兴科技营收已突破10亿元,到2024年其营收已达14.4亿元。
目前,万兴科技旗下业务主要包含视频创意类、绘图创意类、文档创意类和实用工具类,并打造了万兴喵影、万兴播爆、亿图脑图、亿图图示、SelfyzAI等明星产品。其中,2024年视频创意类产品营收占比接近7成,超过9.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超9成收入来自海外市场,让万兴过去近20年在国内“很低调”,除了专业内容创作人士,国内普通用户对其知之甚少。
随着AIGC时代到来,万兴科技在国内的业务布局终于多了起来。
万兴科技逐渐将AI绘画、绘图、视频自动生成等技术融入数字创意软件,加速AI产品布局与落地。
2024年1月,万兴科技推出国内首个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万兴“天幕”。与此同时,积极接入DeepSeek等第三方大模型能力。
“AI功能已经成为视频剪辑软件的标配。”前述内容创作者对「创业最前线」表示,“比如万兴喵影就具备AI抠图、智能切片、AI超清、AI音效、AI补帧,多机位剪辑和平面追踪等功能,可以很大程度提升创作者的工作效率。”
除了万兴科技最新上线的AI Agent之外,其最近还推出两款大模型原生应用产品。
其中Web端AI视频创作平台万兴天幕创作广场已正式开放,移动端AIGC应用万兴天幕AI App在苹果APP Store及多个安卓商店同步推出。据万兴科技透露,其首月AI视频生成单条低至0.25元。
“天幕AI包含视频生成、续写、图片生图、局部重绘、音效自动生成等功能。”一位创作者表示,“我现在制作demo视频都用它来打底,一个平台可以搞定所有内容。”
从万兴科技的业务布局不难发现,加速现有产品的AI功能迭代、打造全新的AI产品应用,已经迫在眉睫。
曝光增加,吞下亏损
万兴科技早年间虽然在国内不甚有名,但在国外的产品品牌影响力却并不输阵。
最早的万兴绕开了海外线下传统渠道和电商平台,通过自建电商平台(即独立站)打开海外市场,但独立站的流量从哪儿来?自然来自其在各大社媒的投放。
通过在谷歌等社媒平台大力开展SEO(搜索引擎优化)和SEM(搜索引擎营销),几年间便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
万兴科技的销售收入一直在逐年增长。2020年,万兴科技的销售费用为4.41亿元,销售费用比为45.18%,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增长至8.49亿元,5年内增长了近一倍,销售费用比增长至58.96%。
万兴科技投放的力度仍在持续加大。
据“白鲸出海”报道,Filmora(万兴喵影海外版)靠低价与变现点设计获取用户,2024年7月开始,Filmora大幅提升了广告投放力度。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较2023年同比增长了17.42%,主要系市场竞争加剧、流量成本上升及增加新产品、新渠道投放所致。
万兴科技也在财报中表示,得益于加强社媒内容建设,拓展多渠道流量来源,2024年公司全球社媒内容曝光数突破14亿次,同比提升70%,全球社媒粉丝数突破1400万,同比增长65%。
不难发现,2024年是万兴科技强力推动品牌曝光的一年。但品牌持续曝光的背面,却是流量成本和销售成本上升,直接影响到公司利润。
Wind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营收实现14.4亿元,同比下滑2.78%,归母净利润亏损1.63亿元,同比暴跌289.61%。
今年一季度,万兴科技营收虽实现正增长,但利润仍旧承压。Q1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3281万元,同比下跌227.93%。
值得一提的是,万兴科技主要依赖海外市场,因此公司采用全球化、本土化的销售运营方式。
据公开信息,万兴科技近年除了持续布局欧美等主流市场外,正加大中东、非洲等发展中地区市场布局,积极拓展B端业务,其中政企营收在2024年增长约34%,但未进一步披露具体的营收数据。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曾表示,中国AIGC企业想要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本地化运营都是“必修课”,本地化运营不仅仅是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更重要的是结合当地用户的消费习惯和市场特点制定相应营销策略和推广措施,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万兴科技也在财报中表示,公司已在北美、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主要销售区设立了分公司和子公司,并吸纳熟悉海外市场的外籍人才,进行产品本地化和海外品牌推广。
在当地设立分公司、招聘员工,同时还要面临海外不确定的地缘因素,万兴科技无疑要付出更多成本。
2024年,万兴科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3332万元,同比大跌85.73%。公司解释称主要系员工人数增加及日常付现费用增加所致。
在增加员工数量与产品曝光量之外,万兴科技旗下产品在2024年也有了较多的功能迭代,且均集中在AI功能在产品的应用上。
例如,Filmora V14移动端就增加了产品专业编辑和AI功能,Selfyz AI 3.0则完成了多种AI人像、AIGC特效功能上线。
2024年,万兴科技研发费用为4.42亿元,同比增长9.7%,主要系研发人员薪酬、算力投入和设备折旧增加所致,公司研发费用率为30.69%,低于同期58.96%的销售费用率。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除了占比较高的视频创意类业务营收实现微增,其他实用工具类、文档创意类、绘图创意类业务营收同比分别下滑了8.70%、10.13%及5.88%
除了视频剪辑,其他工具类业务短期内恐怕还无法支撑起万兴科技的半壁江山。
做“中国版Adobe”,还得靠AI?
从数据上看,万兴科技的产品在海外市场颇受欢迎。
根据AI产品榜发布的7月最新AI榜单,万兴旗下AI图片编辑软件SelfyzAI排名出海总榜的第十二位。
AI产品榜还指出,出海总榜50%以上的产品,年度经常性收入(ARR)超过500万美元。
图 / AI产品榜
不过相比其他竞争对手,万兴科技在变现方面还略显保守。
以国内版万兴喵影为例,其只有一种VIP权益,一年会员定价为268元,连续包季和连续包年的价格分别为78元/季和178元/年。
作为对比,剪映会员权益分为VIP和SVIP,其中VIP订阅价格为30元/月,包年价格为218元/年,SVIP订阅价格为79元/月,包年价格为599元/年,两种权益在享受积分、素材库和功能限制上有所差异。
“专业剪辑师会使用达芬奇、pr等,剪映市占率高是有道理的,主打一个自媒体刚需,但是价格相对高,喵影性价比高。创作者一般都会准备几个软件备用,不会吊在一棵树上。”一位自媒体创作者对「创业最前线」表示。
和其他创意内容公司相比,万兴的优势大概在于,从来不企图靠一款产品打穿市场。
“我们不追求任何单一产品的成功,我们追求的是万兴作为一个整体的、集团化的、矩阵式的产品创新。”在吴太兵的构想中,万兴坚持“大平台、中产品、小团队”的战略,与其推出一款产品与巨头硬刚,不如做N个10亿级的产品形成规模效应。
业界曾给万兴的定位是“中国版的Adobe”,而吴太兵更希望被认定为未来的Adobe。毕竟,过去的Adobe是抓不住的,即便是Adobe这样的全球巨头也仍然在进化。
要成为未来的Adobe,万兴科技能依靠的还是AI。
而在多媒体数字化内容领域,AI也早已成为各大互联网厂商的“必杀技”。
例如,美图最近推出了一款AI Agent RoBoNeo,集图像编辑、视频生成、设计创作、网页建站于一体,全流程自动化执行,“一句话搞定影像生产力”。
快手可灵2.0模型则在动态质量、语义响应、画面美学等方面保持优势,随着AI功能持续上新,据民生证券披露,今年第一季度,可灵已经实现了1亿美元的ARR(年化经常性收入),产品货币化进程不断加速。
此外,合合信息推出了业内首个AI Agent跨平台云资源智能管理终端,福昕软件则基于大模型推出了智能文档的解决方案。
2024年,万兴科技全年实现AI服务器累计调用超5亿次,AI原生应用收入约6700万元,同比增长超100%,但其收入占比仍不足5%,因此加速AI收入放量仍将是万兴科技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
今年以来,万兴还在加速招揽人才,面对2026届毕业生,招聘岗位涉及产品类、研发类、营销类、设计类等,入职首年年薪可高达100万元。
积极网罗人才、提高产品曝光、拓展B端用户,是万兴当前的排面。但在全新的AIGC时代,资本看中的是大模型的底层能力、产品体验感以及渠道推广能力,想要加入新的“赌局”,万兴科技首先要做的是把短板补齐。
本文源自创业最前线
来源:金融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