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行:坐地铁发现一个现象,我唏嘘不已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2 22:45 3

摘要:在我常用的几个APP,输出所在位置和目的地,地铁路线清晰、明了。

在上海几天,出行几乎全靠地铁。

在我常用的几个APP,输出所在位置和目的地,地铁路线清晰、明了。

包括每次的转乘,每个地铁口指示图都细致入微。

这个时候,小千俨然成了我的小助理,他的方向感更强,每次总能准确无误地换乘。

最多的一次换了4个路线。

01

每次坐地铁,我总是背好包,牵稳小千,放下手机,看看人群,观察下周围。

我发现,无一例外地,几乎所有人,无论坐着的,站着的,每人低头看手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没有喧哗,没有交谈,只有和手机的交流。

这个地铁的“低头族”现象,让我想到,到底是手机控制了我们,还是我们掌控了手机?

02

记得最长的一次坐了20站,其中一节车厢有个孩童尖锐地哭喊,估计和我所在位置隔着2节车厢。

但哭声实在太大,飘过来也很刺耳。声音持续了很久,但除了有三两人探过头瞄了几眼外,即陷入沉寂,置身事外。

我在想,孩子到底怎么了?妈妈这么长时间也安抚不了吗?

如果在我身边,也许我会上前哄下,看能否让孩子的情绪得到共情和安放。

这么长时间呀,不是5分钟,10分钟,估计哭了个把小时。

声嘶力竭,我听着总觉得揪心。

但看看大家,依旧在看手机。

03

地铁的语音播报分别用了普通话、英语、上海话三种语言,并特意提醒“不要看手机,注意脚下缝隙”。

可人们依旧看手机。

诚然,对于通勤上班族而言,利用坐地铁的碎片时间,可以学习知识、处理工作消息等;

对于想逃避社交压力的人而言,在公共场所看手机可以看作是避免与陌生人互动的一种屏障,缓解了社交焦虑。

可是,这种你在我身边,你却在看手机,到底是“我们在一起”还是“在一起孤独”呢?

总之,手机本是工具,适度利用可增值生活,若人与人之间没有了交流被手机反控,对此,我很唏嘘。

于我而言,坐地铁,我就想放下手机,放空大脑,抬头观察下车厢里的人生百态,我觉得也挺好的。

-

来源:永远的热血青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