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芯联集成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财报,标志着公司从亏损泥潭中稳步走出,迈向盈利的新阶段。8月4日晚,芯联集成(688469.SH)发布了半年报,数据显示,尽管上半年整体仍亏损1.70亿元,但同比减亏幅度高达63.82%,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了单季度
芯联集成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财报,标志着公司从亏损泥潭中稳步走出,迈向盈利的新阶段。8月4日晚,芯联集成(688469.SH)发布了半年报,数据显示,尽管上半年整体仍亏损1.70亿元,但同比减亏幅度高达63.82%,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了单季度盈利,归母净利润达到1195万元。
这一里程碑式的盈利标志着芯联集成多年来的产能建设和技术积累开始显现实质性回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赵奇在随后的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随着收入规模的扩大、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降本增效措施的逐步显现,公司2026年实现盈利转正的目标保持不变。
从财务表现来看,芯联集成上半年的业绩曲线呈现出明显的上扬态势。营收方面,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95亿元,同比增长21.38%,延续了稳健扩张的态势。分季度来看,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营收分别为17.34亿元和17.6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8.14%和15.39%,市场需求的持续回暖与公司业务的扎实推进得到了充分验证。
利润端的表现更是令人振奋。尽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仍为负数,但大幅收窄的亏损额和第二季度首次实现的单季度盈利,无疑为芯联集成按下了从“投入期”向“收获期”切换的加速键。赵奇指出,毛利率的提升和成本管控的精细化是盈利基础愈发坚实的关键因素。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7.79个百分点至3.54%,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达到11.01亿元,利润率高达31.51%。
造血能力的显著增强也是芯联集成上半年财报的一大亮点。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达到9.81亿元,同比激增77.10%,反映出主营业务“造血能力”的大幅提升。营收增长与回款效率提升形成的正向循环,为公司后续的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在业务层面,芯联集成的结构优化同样显著。公司以车载、工控、消费为高增长潜力基本盘,同时将AI作为新的战略突破方向,形成了“传统基本盘稳增+新兴赛道破局”的双轮驱动格局。上半年,车载领域以23%的同比增速巩固了核心地位,营收占比达到47%;工控领域表现抢眼,收入同比劲增35%,营收占比19%;消费领域虽增速平缓,但仍以28%的营收占比提供了稳定支撑。
在AI领域,芯联集成更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上半年,AI业务为公司贡献了1.96亿元的营收,占比达到6%,成为明确的增量赛道。数据传输芯片进入量产,AI服务器和加速卡的电源管理芯片实现大规模量产,中国首个集成DrMOS的55nm BCD芯片也完成了客户验证,预计下半年将量产。在数据中心总投资中,服务器电源管理相关投资占比达10%,而芯联集成的AI服务器电源系统代工方案已覆盖从PSU、IBC到POL的各级供电应用,产品可覆盖服务器电源BOM成本的50%,在AI算力基础设施的供应链中占据了关键位置。
芯联集成在具身智能与智能驾驶领域也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公司的MEMS传感器芯片已大规模应用于语音交互、姿态识别、机器人抓取、环境感知等场景,车载MEMS代工服务也全面扩展,覆盖了ADAS惯性导航芯片、激光雷达VCSEL芯片等多个关键领域,让“感知+交互”的技术能力深度融入智能驾驶的核心场景。
研发投入的长期主义是芯联集成能够取得如此成绩的重要保障。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高达9.64亿元,占营收的比例达27.59%,新增申请专利119项,新增获得专利52项。这些投入不仅为公司带来了技术上的突破,更为未来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虽然折旧压力仍是芯联集成需要跨越的阶段性挑战,但8英寸SiC产线批量量产释放的技术红利、12英寸产线产能爬坡带来的规模效应以及AI业务从“破土”到“放量”的赛道突破,都将为公司向2026年盈利转正的目标加速迈进提供强大动力。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