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警惕蚊虫叮咬、科学认识基孔肯雅热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2 20:57 3

摘要: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主要经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传播途径和流行特征与登革热相似,其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目前无人传人的证据。近年来关于基孔肯雅热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增加,导致我国疫情传播风险日益升高。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主要经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传播途径和流行特征与登革热相似,其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目前无人传人的证据。近年来关于基孔肯雅热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增加,导致我国疫情传播风险日益升高。

一、基孔肯雅热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12天,多为3-7天。患者会突然出现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

二、如何区分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

图片来源:版权图库

两者都是通过花蚊子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基孔肯雅热“痛得更久”,登革热“危险更大”。

登革热的危险在于其重症可能导致严重出血或休克甚至死亡。

基孔肯雅热虽然较少危及生命,但其标志性的关节剧痛往往更持久。

三、如何治疗基孔肯雅热?

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基孔肯雅热的药物。充分休息、补充液体以及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部分症状。在排除登革热之前,勿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以降低出血风险。

四、是否有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疫苗?

目前,我国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的上市疫苗。我国非基孔肯雅热常年流行国,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普遍易感。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可有效预防基孔肯雅热。

五、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蚊虫叮咬。

清理积水:伊蚊依赖小型积水繁殖,定时清理家中容易积水的地方,如瓶罐、废旧轮胎、花盆、下水道、杂物堆等区域,避免伊蚊繁殖。

做好个人防护: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面积;同时在裸露皮肤上涂抹含避蚊胺、避蚊酯的驱蚊液。在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电蚊拍、灭蚊灯等进行灭蚊。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相关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医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

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发布:宣传统战科

文字:公共卫生科 徐杰

校对:公共卫生科负责人 毕艳杰

微制作:冯美珠

审核:赵文喆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