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浦兰钧的翻身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2 20:06 4

摘要:从公司成立到实现146亿营收只用5年时间,成长速度与宁德时代不分上下,力压亿纬锂能(20年)、孚能科技(13年)、欣旺达(20年)、国轩高科(26年)等一众同行。在中国锂电池产业,瑞浦兰钧是一匹公认的“黑马”。

文丨文雨

从公司成立到实现146亿营收只用5年时间,成长速度与宁德时代不分上下,力压亿纬锂能(20年)、孚能科技(13年)、欣旺达(20年)、国轩高科(26年)等一众同行。在中国锂电池产业,瑞浦兰钧是一匹公认的“黑马”。

但事情的另一面却是,瑞浦兰钧长期被亏损困扰。

2020-2024年这五年时间,瑞浦兰钧累计亏损超40亿,以至于被外界扣上“行业亏损王”的帽子,不仅影响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估值,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也形成了一定制约。

所有这一切在今年突然迎来转机,瑞浦兰钧似乎正从过去的发展模式中快速跳脱出来,进入一个全新的、更高质量的成长周期。

【逼近盈亏平衡点】

如果说前几年瑞浦兰钧的异军突起有搭行业上行周期便车的成分,那么当下在产业竞争烈度升级,友商普遍降速的背景下依然可以逆周期生长则完全是个体能力的体现。

2024年,瑞浦兰钧实现营业总收入177.96亿元,同比增长29.44%,这一增长水平远超同期宁德时代的-9.7%、亿纬锂能的-0.35%、国轩高科的12%和欣旺达的17%,在整个锂电池产业尽显锋芒。

进入2025年,瑞浦兰钧的势头愈发凶猛。

在动力电池领域,根据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披露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动力电池行业前三强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中创新航的市场份额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瑞浦兰钧的市占率却较去年同期提升0.35个百分点,是头部企业中为数不多实现正向扩张的,目前总排名已上升到第八位。而在新能源重卡市场,瑞浦兰钧上半年更是凭借1.7GWh的装车量和18%的市场份额冲到了中国换电重卡市场第二名,仅次于宁德时代。

在储能领域,2024年瑞浦兰钧户储领域电芯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到今年上半年已成功跃居全球第一。

市占率提升的同时,瑞浦兰钧的基本面也在快速改善。

根据公司最新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公告,瑞浦兰钧上半年实现营收94.91亿元,同比增加24.9%;毛利为8.29亿元,同比增加177.8%;期内亏损更是降低到0.63亿元,同比大幅收窄超90%。

要知道,在2023年和2024年,瑞浦兰钧的净亏损还分别高达14.72亿元和11.63亿元。

从外界口中的“行业亏损王”,到逼近盈亏平衡,瑞浦兰钧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这种极限减亏的速度在放眼整个行业都非常罕见。

按照普遍发展规律,当锂电池的生产技术逐渐趋向成熟,降本主要来自于规模效应,一般来说电池产能每翻一倍,直接制造成本会下降15%-20%,而产能的扩张与爬坡并非一蹴而就,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的利润修复需要一个动态过程,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180度大转弯。

瑞浦兰钧之所以能做到,和一个人的出现有直接关系。

【85后少帅横空出世】

2024年,冯挺上任瑞浦兰钧总裁。

当时外界对他的到来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和期待,原因很简单,冯挺是瑞浦兰钧大股东、青山集团创始人项光达的女婿,到瑞浦兰钧无非就是正常的家族接班,后来人们才发现,事情完全不是想象中的那样。

据悉,冯挺自己的家境本身就很优渥,其家族业务覆盖医疗、养老、地产等多个领域。

他本人更是有着极为出色的成长经历。

冯挺接连获得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学士、美国西北大学理学硕士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理学硕士,现在则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博士候选人,属于典型的“比你优秀,比你还努力”的那类人。

瑞浦兰钧的董事长曹辉是技术出身,曾牵头完成多项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而冯挺更擅长产业运作,这或许是项光达选择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冯挺的运筹和操盘下,今年上半年瑞浦兰钧先后和韩国知名企业晓星重工业、国内低空飞行器头部企业御风未来达成合作,并与晶科储能、德业储能、平高集团等8家企业签订了合计超20+GWh的储能电芯供货协议。另据财报显示,瑞浦兰钧今年上半年共销售32.40GWh锂电池产品,同比实现翻倍增长。

一边要把业绩做上去,一边还要把成本做下去。

瑞浦兰钧在国内有温州、嘉兴、柳州、佛山、重庆五个生产基地,冯挺通过重新调整生产,把最适合的人放在最适合的岗位上,人尽其才,提高效率。

过去瑞浦兰钧产线复杂,各种型号的电芯都在做,冯挺上任后重新进行战略聚焦,这样既明晰了市场打法,也降低了资源消耗,成本得到显著压缩。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瑞浦兰钧无论经营质量还是运营效率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也就是为什么公司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降本。

【飞轮效应与价值重估】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这可能是当下锂电池产业最真实的写照。

一方面,这个行业依然极具前景。

在动力电池领域,除了新能源车继续高歌猛进,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深海经济等一系列新应用场景蓄势待发,潜在增量巨大;在储能领域,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驱动全球储能需求拾级而上,据GGII最新数据,2025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265GWh,同比大增128%。

另一方面,行业竞争压力正与日俱增。

Wind数据显示,2024年锂电池板块104家上市公司中有65家净利润出现下滑,超60家毛利率下降。更关键的一点在于,固态电池已经进入量产倒计时,新一轮产业军备竞赛就在眼前。

面对这些复杂的现实与变化,企业间的竞争势必逐渐从数量转向质量,从粗放发展进入精耕细作,如果说过去是以规模论英雄,那现在就是得高质量得天下。特别是在国家反内卷的宏观背景下,回归利润与现金流,拼技术、拼成本、拼效率,这或许是未来一段时间锂电池行业,乃至绝大多数制造业领域共同的发展主题。

也正因如此,冯挺在此时力推瑞浦兰钧冲击盈利就变得非常有价值和意义,这与公司短期内能赚多少钱无关,真正重要的是企业被带到了一个良性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过去一些年,尽管瑞浦兰钧始终在高速进击,但却并未真正实现商业逻辑的闭环。现在则完全不同,公司正在进入“产能和订单释放→规模化降本→释放利润空间→反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拉动订单”的正向螺旋,这和公司过去以亏损换增长的状态有本质区别。

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曾提出著名的飞轮效应:

要让一个飞轮旋转,一开始需要很大的力气去推动,但等它转动起来,有了正反馈,不用费很大力气也能让飞轮依靠惯性飞转。

完全可以预见,在行业持续扩容和企业自身商业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瑞浦兰钧大概率会迎来一个价值集中释放阶段,届时资本市场势必会对这种转变给予正面反馈。

回到行业视角,2021年以来锂电池板块就一直处于调整期,到今年已是第五个年头。越是在这种极度冷清的时刻,越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当所有负面因素都已充分进入股价,任何细微的边际改善都可能带来巨大弹性。

新一轮的价值重估,可能已经在路上了。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来源:市值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