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手里的证书可能已经成了废纸?8 月 11 日光明网的一则消息炸了锅 —— 人社部等 3 部门联合发文,明确一批职业资格证书早已取消,还有些 "山寨证书" 正在坑钱!有网友晒出自己花两万块考的 "高级健康管理师" 证书,结果查不到任何官方信息,评论区里一片唏嘘
你手里的证书可能已经成了废纸?8 月 11 日光明网的一则消息炸了锅 —— 人社部等 3 部门联合发文,明确一批职业资格证书早已取消,还有些 "山寨证书" 正在坑钱!有网友晒出自己花两万块考的 "高级健康管理师" 证书,结果查不到任何官方信息,评论区里一片唏嘘:"白交了学费不说,还耽误了正经考试!" 今天就来好好说道说道,哪些证书千万别碰,新职业又该怎么规划考证路。
大家可别以为证书取消是小事,去年就有媒体报道,江苏一位小伙子为了考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报了号称 "包过" 的培训班,交了 8800 块学费,结果考完才发现,这个证书早在 2017 年就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了。更气人的是,培训机构卷钱跑路,连维权都找不到人。
这次人社部的文件说得明明白白:职业资格评价只认《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不在目录里的证书,国家根本不承认。像以前火过一阵的 "公共营养师"" 企业培训师 " 等 76 项水平评价类证书,早就改成社会化等级认定了,现在还拿着这些证书找工作,人家用人单位根本不认。
有网友在评论区吐槽:"现在的山寨证书套路太多了,包装得跟真的一样,还敢用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字样,不仔细看真容易上当。" 确实,这些山寨机构特别会钻空子,比如把 "职业技能培训证书" 包装成 "职业资格证书",一字之差就差了十万八千里。更缺德的是,有些机构还伪造国徽和政府机关标志,让人防不胜防。
这次三部门的文件可不是说说而已,监管力度大到超乎想象。文件里明确,要是评价机构敢搞 "不考试就发证"" 滥发倒卖证书 " 这套,不仅要取消评价结果、宣布证书作废,还得追回补贴资金。要是涉及犯罪,直接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前段时间就有个典型案例:某机构号称 "人社部合作单位",违规发放 "碳排放管理师" 证书,短短半年就骗了 200 多万人,最后负责人被判了 10 年。所以大家千万别信什么 "包过"" 保过 " 的鬼话,正规证书哪有不考试就能拿的?
还有些机构特别鸡贼,在宣传时故意蹭政府机关的热度,比如用 "国家 XX 中心"" 全国 XX 委员会 " 的名义招生。大家记住了,凡是在广告里出现这些字样的,十有八九是山寨货,赶紧绕道走。
说完作废的证书,再说说大家关心的新职业。最近第七批新职业正式发布,17 个新职业加 42 个新工种,看得人眼花缭乱。像 "养老服务师"" 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 ""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 这些,听着就很有前景。
有网友问:"新职业是不是都得考个证才好找工作?" 其实还真不一定。文件里说得很清楚,目录之外的职业资格,一律不得与就业创业挂钩。也就是说,新职业在没被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前,就算有机构推出相关证书,也不是必须要考的。
就拿这次新增的 "烧烤料理师" 来说,这职业火吧?但目前根本没有官方认证的证书,市面上那些 "高级烧烤师证" 都是培训机构自己搞的,花钱考了也没用。反倒是像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注册会计师 " 这些在目录里的证书,含金量一直很稳,值得花时间考。
其实想分清证书真假并不难,记住这三个步骤就行:
第一步,查目录。登录人社部官网,看看你想考的证书在不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里,不在里面的职业资格证书,直接 pass。
第二步,查机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以上 "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网",查评价机构是不是正规的。要是查不到机构信息,那证书肯定有问题。
第三步,看样式。正规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都有统一样式,比如职业资格证书会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监制" 字样,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会注明评价机构名称,大家拿到证书后一定要仔细核对。
有位做 HR 的网友分享经验:"我们招人时,首先就会查证书编号,正规证书在官网上都能查到,查不到的直接当废纸处理。" 所以大家千万别抱有侥幸心理,浪费钱不说,还可能影响求职。
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哪些证书值得考,哪些纯属浪费时间:
值得考的证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注册会计师、税务师、法律职业资格、教师资格这些在目录里的,含金量高,就业时很有帮助。
千万别碰的证书:各种 "山寨证书",比如 "智慧消防工程师"" 国际注册营养师 ";已经取消的证书,像" 心理咨询师(原人社部版)""公共营养师";还有新职业的非官方证书,比如 "直播运营师证"" 短视频策划师证 "。
考证说到底是为了提升自己,而不是盲目跟风。与其花钱考些没用的证书,不如把时间花在提升实际技能上。就像那位被骗了 8800 块的网友说的:"现在才明白,真本事比啥证书都管用。"
总之,大家考证前一定要擦亮眼睛,多查官网多核实,别让辛苦钱打了水漂。要是拿不准证书真假,也可以打当地人社部门的电话咨询,千万别轻信培训机构的一面之词。记住了,好工作靠的是实力,不是一堆没用的证书!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
来源:鹤城晚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