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晚央视5直播男篮亚洲杯1/4决赛资格赛最后两场比赛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2 15:23 1

摘要:今晚19:00韩国对关岛、凌晨00:00日本战黎巴嫩,两张通往亚洲杯八强的门票,就在央视5套见分晓。

今晚19:00韩国对关岛、凌晨00:00日本战黎巴嫩,两张通往亚洲杯八强的门票,就在央视5套见分晓。

白天的两场资格赛,节奏已经先拉起来了——中国台北78—64拿下约旦,菲律宾95—88顶住了东道主沙特的最后一波冲击,各自把八强门票揣进了兜里。

看比分就知道,这是淘汰味道越来越浓的那种比赛:不太好看,但很实用,谁犯错少谁活下来。

到了晚上,韩国—关岛、日本—黎巴嫩接力登场,整个1/4决赛资格赛这趴也就此收官,八强表盘拼齐,淘汰赛正式杀青起步。

为什么会有这一轮“资格赛”?

赛制简单粗暴:16支队伍分组打完小组赛,头名直接进八强,省力;各组第2和第3要再打一次交叉淘汰,去抢剩下的四个位子。

于是就有了12日至13日这一夜的双赛程。

说白了,小组赛只是把你推到了门口,接下来这一步,得自己跨过去。

再好看的铺垫,跨不过去都白搭。

韩国这场有点意思。

小组赛最后一轮,他们在吕俊锡、李政玹两名主力缺阵的情况下,97—86把约旦掀翻,硬生生把自己扔进了A组第二。

那场球的气质,是典型的韩国篮球:对抗不算顶级,但执行力极强,疯起来外线三分一波流,气口一上来就把人灌懵。

关岛呢,B组三战一胜两负,排名第三,账面上不占优势,可淘汰赛这东西,你很难用“排名”来解释临场的灵魂。

常见的剧本是,小球队把节奏拖慢,盯着你的弱点使劲抠,一旦咬住分差,压力就开始换边站。

韩国若还是两名主力悬而未决,临场的轮换和防守对抗会是第一道坎;如果两人回归,外线投射和挡拆节奏会一下子提上来,比赛可能早早倾斜。

今晚19:00,央视5套直播,热身活动不用太久,坐下就开打。

午夜档更有火药味。

日本对黎巴嫩,过去两年亚洲杯的恩怨、脾气和风格差异都摆在那儿。

一边是强调速度、空间和外线延展的快打旋风,一边是持球强点和内线对抗更强的硬桥硬马。

黎巴嫩在亚洲杯舞台上是“裁缝型”的队伍,擅长把对手的缝隙一寸寸拆开;日本如果三分线外不够准,或者被拖进半场肉搏,容易陷在对方的强点包夹里。

反过来,只要三分连珠,黎巴嫩的协防跟不上,比分会像电梯一样“咔哒”往上窜。

00:00准点开球,也是央视5套直播,一场比技术含量更考验心态的对决,值得熬夜。

说到这里,中国队的身影又忍不住浮出来。

小组赛三连胜,8月9日那场90—68赢约旦,不夸张地说,赢得体面也赢得干净,直接把八强的名额攥在手里。

这是好消息。

更真实的消息是:我们的内线厚度还是单薄,篮板保护并不稳,三分一旦起伏,比赛的难度就跟着跳。

热身赛的时候,面对身高条件并不拔尖的委内瑞拉,我们都不算吃到明显篮板红利;和波黑第二回合,更是被抢了16个前场板。

这个数字在淘汰赛里是刺眼的。

你可以外线下雨,但你也得保护住自家屋檐。

不然,精致的战术在对方一次次补篮中,会像沙画一样被水冲掉。

所以,今晚两场资格赛,其实也在间接回答一个我们更关心的问题:可能的对手状态怎样。

上届亚洲杯,中国男篮就在1/4决赛倒在黎巴嫩手里,那场输球像一根小刺,一直杵在很多人心里。

如果签位再次把两队送到一个分区里,复仇的叙事就会自动点亮。

但“复仇”不该仅仅是情绪,它得靠我们把那些具体的短板先补上——卡位要狠一点,轮转要快一点,外线选择要更果断一点。

你不能指望情绪替你抢下一个关键的防守篮板,球不会因为口号反弹回你手里。

把镜头再拉远一点,国际篮联最新的实力榜给了一个冷静的参照:澳大利亚居首,中国排在第四。

这个排序未必是天花板,但它提醒我们,亚洲篮球的“等级观念”正在松动。

曾经2005年的那场亚锦赛,中国98—10大胜沙特,隔着屏幕都能感到碾压的力量;到了今年在东道主主场,我们是苦苦顶到了最后,才以5分险胜。

篮球世界变化很快,快到你若沿用旧的想象,很容易在现实里摔一跤。

当年输给菲律宾的2017年,也是一堂关于“别让小组赛埋雷”的课——一场失手,把自己推到了澳大利亚面前,然后一头撞上去,无缘四强。

细节不处理,代价就会在淘汰赛里被放大。

回到今晚,韩国—关岛的看点,我更愿意落在两个字:强度。

韩国的外线准头可以是开门钥匙,但防守端的对抗才是门轴,门轴松了,钥匙再好也难开。

关岛若想爆冷,就得在每一次对位里加码——消磨挡拆的连续性,卡死韩国二传的视野,把每一次落位都拖成“站桩式”的肉搏,那样比分就会越打越胶。

日本—黎巴嫩则是另一个关键词:容错。

谁的容错更高,谁更能撑过那几分钟的进攻停滞。

日本要预案外线哑火时的B计划,黎巴嫩要准备被对手“拉开打”时的换防与轮转,谁的应急方案更清楚,谁就少丢两次球权,往往就够了。

写到这儿,像每个在电视机前等球的普通人一样,我也做了点小仪式:冰箱里提前塞了罐冰可乐,手机静音,群里有人在发赛程图,有人发“今晚不熬不行”的表情包。

窗外热浪还在,屋里风扇转得有点着急。

我们并不需要宏大的叙事去装饰这两个夜场,篮球的魅力有时候就体现在这种朴素的节奏上:倒计时,跳球,第一回合,第一声哨,比分板一点点攀升。

紧张是正常的,担心也正常。

重要的是你能从比赛里看见一点变化——哪怕只是一次成功的卡位,一次快速的协防补位,一次果断的空位出手。

至于中国队,眼下最好的选择,是把眼睛盯在手头能做的事上。

八强已在手,接下来每一场都可能是分水岭。

别迷信标签,别害怕困难。

实力榜上的名次提醒你抬头,篮板和三分的数据提醒你低头。

抬头,是为了看清路;低头,是为了稳住脚。

我们不能决定对手是谁,但可以决定自己把基本功打到什么程度。

最后的故事往往写在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细节里。

夜已经不早了,赛程却刚刚开始。

19:00,韩国—关岛;00:00,日本—黎巴嫩。

央视5套按计划直播,节骨眼一个都不少。

等这两个比分敲定,八强全部到位,淘汰赛的大幕才算真正拉开。

游戏规则一直都很简单:赢球的人继续讲故事,输球的人关上话筒。

今晚,谁能把话筒握在手里,我们很快就会知道。

来源:青淼影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