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腾讯朋友圈广告作为代表性的信息流广告形式,怎样在社交场景中打破目标用户对广告天然的抵触心理防线,是广告主必须面对的问题。
腾讯朋友圈广告作为代表性的信息流广告形式,怎样在社交场景中打破目标用户对广告天然的抵触心理防线,是广告主必须面对的问题。
朋友圈广告是一种伪装在社交场景中的原生商业信息,其主要优势就在于依托真实社交朋友圈,实现广告信息的“去广告化”展现。
目标用户在此场景下更偏好真实、有趣、有共鸣的内容,而非纯广告的硬性推销。
一、原生化让广告“去广告化”
1.文案去广告化:
1)避用常规广告用语:如“钜惠”、“尊享”、“限时抢购”等常见广告用词。
2)多使用口语话文案:像平时朋友聊天时的口吻。“朋友们?XX的樱花开了,要不要约起?”(本地生活/旅游类广告)。
3)疑问句与互动开场:“还记得小时候校门口那家奶茶的味道吗?”(食品饮料类广告),激发回忆与参与感。
2.强相关与实用策略:
1)快速点明与目标用户的关联:开篇即清晰传达广告能为用户解决什么问题、带来什么具体价值或独特体验。“拯救加班狗!30分钟热饭到家,告别外卖选择困难”(外卖平台广告)。
2)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一则旅行社的广告“收藏这份2025年出国游避坑指南,肯定用得着!” 提供实用的旅游攻略更容易吸引目标用户。
3.案例解析:某新锐茶饮品牌的朋友圈广告
1)文案核心:“李雷刚把‘在吗’删了第8遍… 今年换种方式表白?点击定制专属语音茶盒”
2)策略拆解:
a.去广告化:用“李雷”泛化目标用户,场景化呈现社交困境(删改信息),疑问句“换种方式表白?”替代硬广口吻
b.强相关性:“点击定制”、“专属语音”精准击中不善表达人群的社交需求。
c.实用策略:“替你说爱”解决痛点(表白尴尬),而非推销产品。
3)效果:互动率提升210%(定制行为驱动),同时提高了二次传播率(用户主动分享定制结果)。
二、视觉效果瞬间抓人眼球
1.图片/视频:
1)高清画质:使用的图片或视频素材要高清的,尽量凸显高级感。一些奢侈品广告常用此道,营造梦幻氛围。
2)强对比与反差感:通过颜色、结构设置等前后反差营造视觉冲击。如毛坯房子装修前后的对比。
3)视频更好:高质量短视频,比静态的图片更有冲击力和吸引力。展示产品使用过程、效果变化或品牌故事。
2.视觉与文案组合:
1)要补充不要重复: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过程场景,文案则是以文字来补充核心产品及价值。
2)引发疑问:视频素材展示引发人疑惑的画面,广告文案则搭配文字提出疑问。“她刚毕业为什么能月入过万?”(悬念视频+文案引导点击)。
3.品牌LOGO自然植入:
1)避免直白的品牌凸显:将Logo巧妙自然的融入场景中。
2)风格化呈现:确保视觉整体调性与品牌形象高度一致,品牌气质本身即是最好的标识。
4.案例解析:某智能投影仪的朋友圈广告
1)视觉核心:前3秒昏暗卧室天花板突然投射出极光星云,最后镜头拉远看到投影仪精致小巧的机身(品牌Logo在角落里静静闪过)。
2)文案配合:“把银河装进10㎡出租屋,是种什么体验?”
3)策略拆解:
a.强视觉吸引力:极致光影效果制造视觉奇观(极光星云),第一人称视角增强代入感(伸手触碰)。
b.图文组合:视频展示震撼效果,文案抛出感性问题,未提及产品参数,用“10㎡出租屋”绑定租房青年痛点。
c.自然植入:产品仅在场景全景中自然露出,避免硬件特写。
4)效果:完播率达成78%(超行业均值2.1倍),引爆“出租屋改造”等热搜话题,促进了产品销售。
三、情感带入触动目标用户情绪
1.引发共鸣:
1)洞察目标人群的深层焦虑、渴望、喜悦或痛点:工作压力、育儿艰辛、身份认同、对当前生活现状的思考等。
2)强烈代入感和认同感:某知识付费广告“每天不停的奔波忙碌,却感觉在原地踏步?是时候升级你的装备系统了。”
2.讲好故事:
1)微型故事:在有限的文案和素材中,构建一个有情感张力的瞬间、一个转折、一个微小而真实的故事。公益广告常用此手法。
2)用户发言:展示真实用户使用产品后带来的变化及情感满足,更具说服力。
3.善用情绪杠杆:
1)热闹喜庆、喜悦兴奋、善良温暖等正面情绪多用于品牌节日营销。
2)担忧焦虑、愧疚等负面情绪也可适当利用,重点是要为用户提供明确的解决方法和希望感。
4.案例解析:某宠物智能项圈的朋友圈广告
1)情感聚焦:解决宠物主与爱宠的“情绪黑箱焦虑”。
2)广告叙事:镜头A-女生抱狗呆坐飘窗,狗突然对门外低吼;镜头B-女生紧张查看监控却无异常;画外音“你第101次怀疑它有超能力…”;转折-项圈震动,手机APP弹出:【焦虑值87%】检测到次声波震动(16Hz)→ 来源:电梯间装修电钻;镜头C:女生蹲抱狗轻笑:“原来你是小雷达呀!”。文案:“当语言失效时,让心跳成为新的母语”。
3)策略拆解:
a.深度共鸣:宠物异常行为引发主人不安,监控失效放大无力感。
b.故事闭环:15秒叙事链-问题(低吼不安)→ 挫败(监控无果)→ 解决(项圈破译)→ 情感释放(拥抱调侃)。
c.情绪转化:焦虑(开篇)→ 惊奇(APP解析)→ 温暖(拥抱)→ 诗意(心跳母语)。
4)效果:点击率超行业基准157%,评论区留言高频词“破防了”、“立刻下载”。
四、总结
成功的朋友圈广告创意文案,必然是社交语境下的自然表达者——用朋友般的语言分享价值,以视觉之美或情感之力触动心弦。让广告不再像广告,让品牌成为用户朋友圈里的一位“朋友”,企业的信息传递就完成了从聒噪到接纳的转变。
来源:A丝路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