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哪一句深圳slogan最能戳中深圳人的心?晶报发起“深圳CITYTALK”,在全网引起热烈讨论。每一个深圳人,都是时代大潮中的一朵小浪花。每一个深圳人,都是一个私人版的深圳故事。每一个深圳人的心中,都有一句自定义的深圳slogan。
哪一句深圳slogan最能戳中深圳人的心?晶报发起“深圳CITYTALK”,在全网引起热烈讨论。每一个深圳人,都是时代大潮中的一朵小浪花。每一个深圳人,都是一个私人版的深圳故事。每一个深圳人的心中,都有一句自定义的深圳slogan。
“深圳CITYTALK”,话语权属于每一个深圳人。让我们看看在这里打拼、在这里生活的人,TA们会怎样用“一句话证明自己很深圳”;哪些话语,会成为TA们心中秒懂的“深圳接头暗号”?我们采访了30余位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深圳人,请他们谈谈自己的“深圳CITYTALK”,细说触动他们心弦的“深圳slogan”;也诚挚邀请每一个你,继续关注晶报官方微信、微博和晶报视频号的专题,继续你的“深圳CITYTALK”。
深圳网约车司机罗强是一位听障人士,他认为“深圳,支持每一种可能”这句标语最能触动他。“我曾以为自己的世界会永远安静,但深圳用它的包容和创新告诉我——无声的世界,也能活出响亮的人生。”
16年前,怀揣着舞蹈梦想的罗强来到深圳。从舞台聚光灯下到网约车方向盘前,他在这座城市经历了太多“想不到”的可能:在酒吧跳舞时,客人从不会因他的沉默而冷落,反而会用手机打字称赞“跳得真美”;学习花艺时,老师特意为他设计了一套视觉教学法,让他能通过眼睛“读懂”花的语言;成为网约车司机后,乘客看到“聋哑司机”提示牌,不仅没有嫌弃,还会在订单备注里留言:“师傅,慢慢开,注意安全。”
在罗强眼中,深圳的魔力在于,它从不将“特殊”视为“不同”。残联为他配备了智能语音转换器,让沟通不再受阻;交警为他定制了手语驾考流程,圆了他的开车梦;甚至连乘客也会主动学习简单的手语与他交流。这座城市正用科技的力量与人文的温度,悄悄填平“听不见”带来的沟壑。
罗强的经历,正是对“支持每一种可能”的生动诠释——在这里,无论以何种方式生活,都能被温柔接纳,都有机会活出自己的精彩。
阿西农场创始人阿西(原名张领)分享了他与深圳的故事,他表示,“深圳,我们的主场”这句城市口号最能触动他。
2022年底,38岁的阿西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将户口从贵州老家迁至深圳。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他在这里创办了阿西农场,不久后还收获了新的爱情,真正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
对阿西而言,他的“主场”不在繁华的写字楼,而在南山区那片几十亩的农田里。这片离市区不远的土地上,不仅种着他从家乡带来的刺梨、折耳根等作物,还被开辟出900多个小菜园,供深圳的家庭认领耕种。每当看到孩子们在菜园里玩泥巴、认识蔬菜,家长们放下手机一同劳作、分享收获的喜悦,他都觉得这份事业充满价值。
“这里可能不是你的家乡,但可以是你的主场。”阿西对此深有感触。在他看来,阿西农场就是自己扎根深圳的“主场”——它让身为异乡人的他真正成为了深圳人,不仅把家乡的味道种进了这片土壤,更将新的生活梦想播撒在这里。
正如《你是我的主场》一书所传递的理念,深圳给了每个人成为“主人”的机会与舞台。阿西用锄头和种子,在这座充满奇迹的城市里开垦出属于自己的天地。“种菜,也是建设深圳的一种方式!”
在阿西心中,深圳的包容与活力印证了一句话:只要敢想敢干,哪里都能成为自己的主场。而他的主场,就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泥土里——这里,早已是他的家。
创业者许晓城认为,“深圳,支持每一种可能!”这句标语最能触动他。在他看来,这座包容开放的城市,正以无数“可以”托举青年梦想,让像他这样的创业者得以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作为土生土长的深圳大鹏人,许晓城的创业基因早在深圳大学求学时期已萌芽。当时,他投身校园旅行社运营,对度假区民宿市场产生浓厚兴趣,为日后创业埋下伏笔。大学毕业后,他与合伙人远赴云南大理——中国民宿发源地之一,从零开始打磨服务,设计细节,力求为住客打造“家一样的温馨”。几年耕耘,他们的民宿在当地站稳脚跟,也为他积累了宝贵经验。
2020年,许晓城带着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回到深圳。他发现,尽管家乡的民宿市场尚显稚嫩,却充满机遇。于是,他在风景秀丽的大鹏新区开设三家主题民宿,将当地自然风光与文化特色融入其中,为游客提供观山听海、赏花看云的独特体验。
在许晓城眼中,深圳从不依赖英雄叙事,而是用包容与开放刷新创业者的认知——“纵有千种可能,必留一席给你”。这座城市的活力,正持续滋养着他的新文旅梦想,也让他坚信,脚踏实地做有益于社会的事,便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记者联系到李昱兵时,她开心地说,刚刚搬了工作室,“现在在粤海城T2这里,有空过来坐坐呀!”说到最喜欢的关于深圳的一句slogan,李昱兵表示对“敢为天下先,愿为天下闲”很有触动,这句话让她看到了深圳人努力再努力的精神,因为“敢为”,所以这座城市随处可见一股闯的劲头;因为“愿为”,所以拓荒牛的品质一代又一代沿袭下来。
“我的父母年轻时就来到深圳闯,生下了我,我们两代人共同见证了深圳一步步发展成现在的模样,非常骄傲,也非常感动。现在,我也是一个妈妈了,这种勇敢、无畏的价值观,也会传递给我的孩子。”
因为从小喜欢漫画,大学时读的也是动画学院的漫画专业,毕业后,又只身一人远赴法国昂古莱姆高等图像学院继续深造,李昱兵现在在深圳经营着一家线上独立漫画书店。“所以,我也很喜欢那句‘创想无界,书香满城’,感觉深圳已经做到了前半句,后半句,要继续努力呀!”李昱兵说道。
“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当宋红阳关注到正在全网火热讨论的“深圳CITYTALK”话题时,顿时被这一句“深圳slogan”戳中了。
宋红阳是在深圳餐饮界小有名气的醉翁亭徽菜馆的创始人。1989年,25岁的宋红阳从彼时如日中天的美菱冰箱厂离职来了深圳。做了几年电子产品之后,1998年转换赛道,创办了醉翁亭徽菜馆。这些年,生意几经起落;也多次经历“to be or not to be”的灵魂拷问。特别是2020年受疫情冲击,生意断崖式下滑,他不得不忍痛把店关了,把店面卖掉,并把老家的一套房子卖掉为员工发工资。在深圳奋斗30多年,却陷入了人生的谷底。
但是,正如很多深圳创业者经历的那样,宋红阳没有沉溺在挫折感中自怨自艾。一方面,疯狂锻炼身体,巩固前几年从“油腻中年”到“健身达人”的成果,经营健身视频号积聚人气,另一方面等待机会东山再起。果然,一年之后,“醉翁亭·宋府菜”重新开张,就登上某主流平台“深圳市人气最高的徽菜”第一名;后来,又艰难地熬过了2022年。醉翁亭的招牌,近30年几经起落,终究屹立不倒,成为深圳徽菜市场的老字号。
回首闯深圳36年岁月,宋红阳不禁感慨:深圳,让他伤痕累累;深圳,也让他皮糙肉厚;没有这伤痕累累,哪来这皮糙肉厚!
来源: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