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叫贺保安,祝贺的贺,保家卫国的保,安全的安。”红旗区新世纪花园的一间民居里,99岁的抗战老兵贺保安用不甚清晰的口齿介绍着自己的名字。这是一位抗日战争扛过枪、解放战争负过伤、抗美援朝渡过江的老兵,“当时刚收过麦,还没有种上秋哩,八路军号召参军呢,我就报名了.
“我叫贺保安,祝贺的贺,保家卫国的保,安全的安。”红旗区新世纪花园的一间民居里,99岁的抗战老兵贺保安用不甚清晰的口齿介绍着自己的名字。这是一位抗日战争扛过枪、解放战争负过伤、抗美援朝渡过江的老兵,“当时刚收过麦,还没有种上秋哩,八路军号召参军呢,我就报名了......”提起往事,老人双目如潭,用豫北乡音,慢慢地,把我们带回到了那片充满硝烟的战场。
我要去保卫国家
1926年9月,贺保安出生在武陟县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村家庭,从小在家里做农活,也曾在地主家中当过长工。少年时的贺保安,耳闻目睹过太多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种种罪行,参军的念头就这样在心中发了芽。“当时日本兵不管男女老少,见人就杀,走到哪儿抢到哪儿......”说到这里,贺保安老人的嘴唇微微颤抖,声音却越来越激昂,眼神也愈发明亮:“为什么要加入八路军?因为我要去打日本兵,我要去保卫国家!”
1945年8月,19岁的贺保安参加了八路军。说起自己入伍的经历,贺保安老人记忆犹新:“我们部队是太行4分区45团三营!”虽然已近期颐之年,但老人仍然精神矍铄,记忆不凡,能一口气准确地报出自己当年部队的番号。因为年纪较小,而且办事机灵,贺保安被当时的营长郎玉林(解放后任许昌军分区司令)选为通讯员。
通讯兵这个岗位看似远离前线,却担任着保障军队通信联络的重任,尤其是抗战时期的情报传递,与通讯员的能力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贺保安老人说,自己当时主要的职责就是传递营部下达的战斗命令,同时保卫营首长的安全。提起自己的工作,他颇为自豪:“我是新兵,还没有下连队,就选上通讯员了!”
第一仗打的是沁阳
1945年10月,贺保安随部队在沁阳城外对敌实施合围,这一战成为了他生命中刻骨铭心的记忆。沁阳古时就是豫北重镇之一,城墙高大坚厚,日军占领期间,不仅在此修筑了大量工事,还囤积了不少武器弹药,流经城北的沁河又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这都导致我军的这场沁阳攻坚战打得尤其艰难。
“我一生打过上百次仗,第一仗打的是沁阳,一连打了3个多月,那个日伪军的头目叫李端章,以前当过土匪,老百姓都恨极了他......”说起在沁阳的那场战斗,贺保安老人用他那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在空中用力地比划着,“第一次想用云梯攻上去,结果敌人把梯子给炸断了,死了好多人,也没能打下来。”
“第二次,为了攻城,我们弄了个‘土坦克’,就是把农村那种四条腿的大方桌架在平板车上,再把棉被打湿,一层层叠上去,这样子弹就打不透了,就这样让工兵钻到下面推着去炸城门。”贺保安老人说,由于敌人的火力过猛,“土坦克”上的湿棉被盖得多了又实在太重,难以前行,攻城的战士们先后牺牲,第二次攻城也以失败告终。
11月8日,八路军对沁阳城发起总攻。随着3颗红色信号弹划破夜空,突击连的战士们扛着云梯冲上去,贺保安与营长郎玉林紧随其后,向敌人多点发起进攻,终于破城而入,并将守城之敌全部歼俘。在付岀巨大的牺牲后,八路军最终一举攻下了沁阳城,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不要忘了来时的路
抗日战争胜利后,贺保安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大大小小的100多场战斗。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老人已经不记得自己受过多少伤。据他回忆,最危险的一次是在武陟县小高镇(现改名为三阳乡),“当时我在土城墙打阻击,在那儿趴着防御,炮弹皮崩住我的头了,要是再往里崩一点就完了。”贺保安老人摸了摸头上的伤疤,那是刻在他心中的难以磨灭的勋章。
谈及当今的生活,贺保安老人感慨:“和我小时候比,现在老百姓的生活简直是好了一百倍。”他现在最大的乐趣就是每日收看央视《新闻联播》,关注国际要闻、国家大事、最新政策等,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看到国家现在变得越来越强大,贺保安老人从内心深处感到高兴和自豪。
对于出生于和平年代的年轻人,贺保安老人也寄予了真挚的祝福与殷切的期望:“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把祖国建设得更好。国家现在的成果来得不容易啊,不要忘了来时的路。”说着说着,他的眼神渐渐飘远,似乎又回到了遥远的过去。(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姜楠)
来源:新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