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男子守疆22年未升职,申请退伍消息一出,团部电话响不停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2 08:10 1

摘要:这个在边防线上默默守了22年的湖南汉子,这个从未被提拔的普通士兵,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惊人的秘密?

团政委刘向阳放下手机,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面前的电话记录:“367通电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办公室里的文员小张战战兢兢地说:

“首长,从昨天晚上开始,电话就没断过,全都是打听李建国的。”

刘向阳猛地拍桌子:“一个普通的老兵要退伍,怎么会闹出这么大动静?他到底是什么人?”

小张翻开厚厚的通话记录,声音有些颤抖:

“打电话的有他以前的战友、各级领导,还有好多我们根本不认识的人......”

刘向阳眉头紧锁,心中涌起一种不详的预感。

这个在边防线上默默守了22年的湖南汉子,这个从未被提拔的普通士兵,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惊人的秘密?

01

2021年3月15日,新疆阿勒泰地区,海拔3200米的314号界碑前。

李建国裹着厚厚的棉衣,在零下25度的寒风中进行例行巡逻。

李建国停下脚步,用手套擦拭着界碑上的积雪,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自己的孩子:

“老伙计,又是一个月圆之夜,你说我这样值不值得?”

风雪呼啸,回答他的只有无边的寂静。

李建国今年45岁,来自湖南常德,一张典型的湖南汉子面孔。

他皮肤被高原的烈日和寒风刻出了深深的皱纹。

他的双手粗糙得像老树皮,但握枪的姿势依然标准有力。

这是他在新疆边防的第22个年头。

22年前,19岁的李建国怀着一腔热血从洞庭湖畔来到了天山脚下。

那时候他以为,用不了几年就能混个班长当当,再过几年说不定还能当个排长。

可一转眼过去这么多年了,他还是那个小兵。

想到这里,李建国苦笑着摇摇头,踏着积雪继续向前走:

“想什么呢,22年了,还是个老兵。”

巡逻回来,李建国坐在宿舍里,拿出已经发黄的信纸,开始给家里写信。

这是他多年来的习惯,每个月都要给妻子王秀梅写一封信。

李建国咬着笔头,思考着该怎么开头。

他想告诉妻子,上个月的提拔名单又出来了,自己又一次没有被选上。

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最终,李建国在信纸上写道:

“秀梅,边疆的春天来得比较晚,但是雪莲花已经开始发芽了......”

02

湖南常德市桃源县李家冲村,王秀梅正在照顾生病的婆婆。

王秀梅放下手中的药碗,疲惫地坐在床沿上:“妈,您的药吃了,好好休息。”

老太太握住儿媳的手,眼中满含泪水:

“秀梅啊,苦了你了,建国这一走就是22年,家里全靠你一个人撑着。”

王秀梅强忍着眼泪,轻声安慰:“妈,这是我应该做的。”

“建国在外面保家卫国,我在家里照顾您,这是我们商量好的。”

就在这时,正在读大学的儿子李小军推门进来。

李小军把背包放在地上,走到奶奶床前:“奶奶,我回来了。”

老太太拉着孙子的手,眼中闪烁着泪光:“小军啊,你爸爸有没有来信?”

李小军摇摇头,坐在床边:“奶奶,爸爸上个月刚写过信,说那边还在下雪。”

王秀梅看着儿子欲言又止的样子,心中涌起一丝不安:“小军,你有什么话要说?”

李小军犹豫了一会儿,终于开口:

“妈,今天同学们聚会,大家都在说自己的父亲。”

“有的说他爸是局长,有的说他爸是经理,轮到我的时候......”

王秀梅心中一紧:“你怎么说的?”

李小军低下头,声音有些哽咽:“我说我爸是军人,在新疆当兵。”

“结果他们问我爸爸是什么军衔,我说不出来。”

“妈,爸爸当了22年兵,怎么还是个兵?”

王秀梅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她伸手抚摸着儿子的头:“小军,你爸爸他......”

李小军突然抬起头,眼中含着泪水:

“妈,我不是嫌弃爸爸,我就是想知道,爸爸这些年到底在干什么?”

“为什么别人的爸爸都有出息,我爸爸却一直没有提拔?”

王秀梅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她紧紧抱住儿子:

“小军,你爸爸是个好人,他一定有他的道理。”

事:男子守疆22年未升职,申请退伍消息一出,团部电话响不停

订阅专属

军事与历史·现代·家庭

人生五十年

本故事16分钟读完11.2万人在看

关注

团政委刘向阳放下手机,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面前的电话记录:“367通电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办公室里的文员小张战战兢兢地说:

“首长,从昨天晚上开始,电话就没断过,全都是打听李建国的。”

刘向阳猛地拍桌子:“一个普通的老兵要退伍,怎么会闹出这么大动静?他到底是什么人?”

小张翻开厚厚的通话记录,声音有些颤抖:

“打电话的有他以前的战友、各级领导,还有好多我们根本不认识的人......”

刘向阳眉头紧锁,心中涌起一种不详的预感。

这个在边防线上默默守了22年的湖南汉子,这个从未被提拔的普通士兵,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惊人的秘密?

01

2021年3月15日,新疆阿勒泰地区,海拔3200米的314号界碑前。

李建国裹着厚厚的棉衣,在零下25度的寒风中进行例行巡逻。

李建国停下脚步,用手套擦拭着界碑上的积雪,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自己的孩子:

“老伙计,又是一个月圆之夜,你说我这样值不值得?”

风雪呼啸,回答他的只有无边的寂静。

李建国今年45岁,来自湖南常德,一张典型的湖南汉子面孔。

他皮肤被高原的烈日和寒风刻出了深深的皱纹。

他的双手粗糙得像老树皮,但握枪的姿势依然标准有力。

这是他在新疆边防的第22个年头。

22年前,19岁的李建国怀着一腔热血从洞庭湖畔来到了天山脚下。

那时候他以为,用不了几年就能混个班长当当,再过几年说不定还能当个排长。

可一转眼过去这么多年了,他还是那个小兵。

想到这里,李建国苦笑着摇摇头,踏着积雪继续向前走:

“想什么呢,22年了,还是个老兵。”

巡逻回来,李建国坐在宿舍里,拿出已经发黄的信纸,开始给家里写信。

这是他多年来的习惯,每个月都要给妻子王秀梅写一封信。

李建国咬着笔头,思考着该怎么开头。

他想告诉妻子,上个月的提拔名单又出来了,自己又一次没有被选上。

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最终,李建国在信纸上写道:

“秀梅,边疆的春天来得比较晚,但是雪莲花已经开始发芽了......”

02

湖南常德市桃源县李家冲村,王秀梅正在照顾生病的婆婆。

王秀梅放下手中的药碗,疲惫地坐在床沿上:“妈,您的药吃了,好好休息。”

老太太握住儿媳的手,眼中满含泪水:

“秀梅啊,苦了你了,建国这一走就是22年,家里全靠你一个人撑着。”

王秀梅强忍着眼泪,轻声安慰:“妈,这是我应该做的。”

“建国在外面保家卫国,我在家里照顾您,这是我们商量好的。”

就在这时,正在读大学的儿子李小军推门进来。

李小军把背包放在地上,走到奶奶床前:“奶奶,我回来了。”

老太太拉着孙子的手,眼中闪烁着泪光:“小军啊,你爸爸有没有来信?”

李小军摇摇头,坐在床边:“奶奶,爸爸上个月刚写过信,说那边还在下雪。”

王秀梅看着儿子欲言又止的样子,心中涌起一丝不安:“小军,你有什么话要说?”

李小军犹豫了一会儿,终于开口:

“妈,今天同学们聚会,大家都在说自己的父亲。”

“有的说他爸是局长,有的说他爸是经理,轮到我的时候......”

王秀梅心中一紧:“你怎么说的?”

李小军低下头,声音有些哽咽:“我说我爸是军人,在新疆当兵。”

“结果他们问我爸爸是什么军衔,我说不出来。”

“妈,爸爸当了22年兵,怎么还是个兵?”

王秀梅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她伸手抚摸着儿子的头:“小军,你爸爸他......”

李小军突然抬起头,眼中含着泪水:

“妈,我不是嫌弃爸爸,我就是想知道,爸爸这些年到底在干什么?”

“为什么别人的爸爸都有出息,我爸爸却一直没有提拔?”

王秀梅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她紧紧抱住儿子:

“小军,你爸爸是个好人,他一定有他的道理。”

03

新疆边防某团,李建国收到了儿子的来信。

李建国坐在宿舍里,反复读着信的内容,心中五味杂陈。

儿子在信中写道:“爸爸,我不是不理解您。”

“我只是想知道,您这些年的坚持到底值不值得......”

李建国放下信,走到窗前,看着远方的雪山,陷入了沉思。

这时,老班长张志强推门进来。

张志强坐在李建国的床沿上,点燃一根烟:“老李,又在想家里的事?”

李建国回过头,苦笑着说:“志强,你说我这些年是不是太傻了?”

“22年了,还是个老兵,连儿子都开始怀疑我了。”

张志强深吸一口烟,缓缓说道:“老李,你记得2003年那场暴雪吗?”

李建国点点头:“记得,那次我们救了阿力木一家。”

张志强弹了弹烟灰:“你知道阿力木现在怎么样了吗?”

“他成了当地的致富带头人,每年都要来部队看你。”

“但是你从来不让他声张,连嘉奖令都不要。”

李建国摆摆手:“那些都是应该做的。”

张志强站起来,拍了拍李建国的肩膀:“老李,你这个人就是太实在了。”

“别人立个小功都要大张旗鼓,你做了那么多好事,却从来不说。”

李建国叹了口气:“志强,我不图什么名利,我就是想问问,我这样做对不对家人?”

张志强沉默了一会儿,最终说道:

“老李,我明年就要退伍了,回家帮老婆打理生意,你也该为自己和家人想想了。”

李建国心中一震,这是他第一次听到身边的人说要退伍。

2021年7月,李建国接到家里的电话,母亲病重。

李建国急忙请假回家,这是他最近5年以来,第一次回湖南。

李建国推开家门,看到母亲躺在病床上,瘦得只剩皮包骨头。

老太太看到儿子,眼泪瞬间涌出:“建国,你终于回来了。”

李建国跪在母亲床前,紧紧握住母亲的手:“妈,我回来了,您别哭。”

老太太颤抖着手摸着儿子的脸:“建国,你瘦了,也黑了。”

李建国强忍着眼泪:“妈,我在部队挺好的,您不要担心。”

老太太拉着儿子的手,虚弱地说:“建国,妈妈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陪你多久。”

“你在外面这么多年,妈妈理解你,但是你也要为自己的家庭想想。”

李建国心中一痛:“妈,您说什么呢,您会长命百岁的。”

老太太摇摇头:“建国,妈妈就想在有生之年,看到你能够回到家里,陪陪秀梅和小军。”

李建国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妈,我......”

这时,王秀梅走进房间,看到丈夫跪在床前哭泣,心中涌起一阵酸楚。

王秀梅走到李建国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建国,你先起来,我们到外面说话。”

李建国站起来,跟着妻子走到院子里。

王秀梅看着丈夫憔悴的面容,心疼地说:“建国,你这些年苦了。”

李建国摇摇头:“秀梅,是我对不起你们。”

王秀梅握住丈夫的手:“建国,我不怪你,我知道你有你的责任。”

“但是现在妈妈病了,小军也长大了,你是不是也该为家里想想了?”

李建国看着妻子,心中涌起一阵愧疚:“秀梅,你的意思是......”

王秀梅深吸一口气:“建国,我想说,也许你该考虑一下退伍的事情了。”

李建国如遭雷击,他从未想过妻子会说出这样的话。

04

当晚,李建国和王秀梅在院子里坐了一夜。

王秀梅给丈夫倒了一杯茶,轻声说道:“建国,你知道这些年我是怎么过的吗?”

李建国低着头,没有说话。

王秀梅继续说:“白天要上班,晚上要照顾妈妈。”

“小军生病了我一个人送医院,家里漏水了我一个人修。”

“有时候晚上睡不着,我就想,我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李建国抬起头,看着妻子疲惫的面容,心中涌起一阵心痛:“秀梅,我......”

王秀梅摆摆手:“建国,我不是在怪你,我知道你有你的责任。”

“但是你想过没有,我们也有我们的责任。”

李建国点点头:“秀梅,你说得对。”

王秀梅站起来,走到丈夫身边:“建国,我们结婚23年了。”

“可算下来,我们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不到3年。”

“我不奢求什么荣华富贵,我只是想有个完整的家。”

李建国握住妻子的手:“秀梅,你给我一点时间,让我想想。”

王秀梅点点头:“建国,我等你。”

第二天,李建国去看望了村里的老邻居。

李建国走进村支书李大叔的家,李大叔正在看电视。

李大叔看到李建国,立刻站起来:“建国,你回来了?”

李建国点点头:“大叔,我请假回来看看妈妈。”

李大叔拉着李建国坐下:“建国,你这些年在外面当兵,我们都很佩服你。”

“但你看看村里的年轻人,有的做生意发了财,有的当了干部,你也该为自己打算了。”

李建国苦笑着说:“大叔,我一个大老粗,能干什么?”

李大叔摆摆手:“建国,你别这么说。”

“你当了22年兵,有组织能力,有责任心,回来以后我们村里的治保主任就是你的。”

李建国心中一动,这是他第一次听到有人为他的未来做具体的规划。

和李大叔聊完天后,李建国回到家里,发现儿子李小军正在收拾东西准备返校。

李建国走到儿子身边,感慨的问道:“小军,开学了?”

李小军点点头,没有抬头看父亲:“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新疆?”

李建国没有回答,而是坐在儿子身边:“小军,你有什么话要对爸爸说吗?”

李小军停下手中的动作,转身看着父亲:“爸爸,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李建国点点头:“你问。”

李小军深吸一口气:“爸爸,你这些年到底在干什么?”

“为什么别人的爸爸都有出息,你却一直没有提拔?”

李建国心中一痛,他看着儿子期待的眼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李小军见父亲不说话,眼泪突然涌了出来:

“爸爸,我不是嫌弃你,我只是想知道,你这些年的坚持到底值不值得?”

李建国伸手擦去儿子的眼泪:“小军,爸爸知道你的意思。”

李小军抽泣着说:“爸爸,昨天同学聚会,大家都在炫耀自己的父亲。”

“轮到我的时候,我说我爸爸是军人,结果他们问我爸爸是什么军衔,我说不出来。”

“爸爸,你知道我当时有多丢脸吗?”

李建国紧紧抱住儿子:“小军,对不起,是爸爸让你丢脸了。”

李小军在父亲怀里哭泣:

“爸爸,我不是要你荣华富贵,我只是想让别人知道,我有一个了不起的父亲。”

李建国的眼泪也流了下来:“小军,爸爸明白了。”

事:男子守疆22年未升职,申请退伍消息一出,团部电话响不停

订阅专属

军事与历史·现代·家庭

人生五十年

本故事16分钟读完11.2万人在看

关注

团政委刘向阳放下手机,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面前的电话记录:“367通电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办公室里的文员小张战战兢兢地说:

“首长,从昨天晚上开始,电话就没断过,全都是打听李建国的。”

刘向阳猛地拍桌子:“一个普通的老兵要退伍,怎么会闹出这么大动静?他到底是什么人?”

小张翻开厚厚的通话记录,声音有些颤抖:

“打电话的有他以前的战友、各级领导,还有好多我们根本不认识的人......”

刘向阳眉头紧锁,心中涌起一种不详的预感。

这个在边防线上默默守了22年的湖南汉子,这个从未被提拔的普通士兵,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惊人的秘密?

01

2021年3月15日,新疆阿勒泰地区,海拔3200米的314号界碑前。

李建国裹着厚厚的棉衣,在零下25度的寒风中进行例行巡逻。

李建国停下脚步,用手套擦拭着界碑上的积雪,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自己的孩子:

“老伙计,又是一个月圆之夜,你说我这样值不值得?”

风雪呼啸,回答他的只有无边的寂静。

李建国今年45岁,来自湖南常德,一张典型的湖南汉子面孔。

他皮肤被高原的烈日和寒风刻出了深深的皱纹。

他的双手粗糙得像老树皮,但握枪的姿势依然标准有力。

这是他在新疆边防的第22个年头。

22年前,19岁的李建国怀着一腔热血从洞庭湖畔来到了天山脚下。

那时候他以为,用不了几年就能混个班长当当,再过几年说不定还能当个排长。

可一转眼过去这么多年了,他还是那个小兵。

想到这里,李建国苦笑着摇摇头,踏着积雪继续向前走:

“想什么呢,22年了,还是个老兵。”

巡逻回来,李建国坐在宿舍里,拿出已经发黄的信纸,开始给家里写信。

这是他多年来的习惯,每个月都要给妻子王秀梅写一封信。

李建国咬着笔头,思考着该怎么开头。

他想告诉妻子,上个月的提拔名单又出来了,自己又一次没有被选上。

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最终,李建国在信纸上写道:

“秀梅,边疆的春天来得比较晚,但是雪莲花已经开始发芽了......”

02

湖南常德市桃源县李家冲村,王秀梅正在照顾生病的婆婆。

王秀梅放下手中的药碗,疲惫地坐在床沿上:“妈,您的药吃了,好好休息。”

老太太握住儿媳的手,眼中满含泪水:

“秀梅啊,苦了你了,建国这一走就是22年,家里全靠你一个人撑着。”

王秀梅强忍着眼泪,轻声安慰:“妈,这是我应该做的。”

“建国在外面保家卫国,我在家里照顾您,这是我们商量好的。”

就在这时,正在读大学的儿子李小军推门进来。

李小军把背包放在地上,走到奶奶床前:“奶奶,我回来了。”

老太太拉着孙子的手,眼中闪烁着泪光:“小军啊,你爸爸有没有来信?”

李小军摇摇头,坐在床边:“奶奶,爸爸上个月刚写过信,说那边还在下雪。”

王秀梅看着儿子欲言又止的样子,心中涌起一丝不安:“小军,你有什么话要说?”

李小军犹豫了一会儿,终于开口:

“妈,今天同学们聚会,大家都在说自己的父亲。”

“有的说他爸是局长,有的说他爸是经理,轮到我的时候......”

王秀梅心中一紧:“你怎么说的?”

李小军低下头,声音有些哽咽:“我说我爸是军人,在新疆当兵。”

“结果他们问我爸爸是什么军衔,我说不出来。”

“妈,爸爸当了22年兵,怎么还是个兵?”

王秀梅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她伸手抚摸着儿子的头:“小军,你爸爸他......”

李小军突然抬起头,眼中含着泪水:

“妈,我不是嫌弃爸爸,我就是想知道,爸爸这些年到底在干什么?”

“为什么别人的爸爸都有出息,我爸爸却一直没有提拔?”

王秀梅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她紧紧抱住儿子:

“小军,你爸爸是个好人,他一定有他的道理。”

03

新疆边防某团,李建国收到了儿子的来信。

李建国坐在宿舍里,反复读着信的内容,心中五味杂陈。

儿子在信中写道:“爸爸,我不是不理解您。”

“我只是想知道,您这些年的坚持到底值不值得......”

李建国放下信,走到窗前,看着远方的雪山,陷入了沉思。

这时,老班长张志强推门进来。

张志强坐在李建国的床沿上,点燃一根烟:“老李,又在想家里的事?”

李建国回过头,苦笑着说:“志强,你说我这些年是不是太傻了?”

“22年了,还是个老兵,连儿子都开始怀疑我了。”

张志强深吸一口烟,缓缓说道:“老李,你记得2003年那场暴雪吗?”

李建国点点头:“记得,那次我们救了阿力木一家。”

张志强弹了弹烟灰:“你知道阿力木现在怎么样了吗?”

“他成了当地的致富带头人,每年都要来部队看你。”

“但是你从来不让他声张,连嘉奖令都不要。”

李建国摆摆手:“那些都是应该做的。”

张志强站起来,拍了拍李建国的肩膀:“老李,你这个人就是太实在了。”

“别人立个小功都要大张旗鼓,你做了那么多好事,却从来不说。”

李建国叹了口气:“志强,我不图什么名利,我就是想问问,我这样做对不对家人?”

张志强沉默了一会儿,最终说道:

“老李,我明年就要退伍了,回家帮老婆打理生意,你也该为自己和家人想想了。”

李建国心中一震,这是他第一次听到身边的人说要退伍。

2021年7月,李建国接到家里的电话,母亲病重。

李建国急忙请假回家,这是他最近5年以来,第一次回湖南。

李建国推开家门,看到母亲躺在病床上,瘦得只剩皮包骨头。

老太太看到儿子,眼泪瞬间涌出:“建国,你终于回来了。”

李建国跪在母亲床前,紧紧握住母亲的手:“妈,我回来了,您别哭。”

老太太颤抖着手摸着儿子的脸:“建国,你瘦了,也黑了。”

李建国强忍着眼泪:“妈,我在部队挺好的,您不要担心。”

老太太拉着儿子的手,虚弱地说:“建国,妈妈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陪你多久。”

“你在外面这么多年,妈妈理解你,但是你也要为自己的家庭想想。”

李建国心中一痛:“妈,您说什么呢,您会长命百岁的。”

老太太摇摇头:“建国,妈妈就想在有生之年,看到你能够回到家里,陪陪秀梅和小军。”

李建国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妈,我......”

这时,王秀梅走进房间,看到丈夫跪在床前哭泣,心中涌起一阵酸楚。

王秀梅走到李建国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建国,你先起来,我们到外面说话。”

李建国站起来,跟着妻子走到院子里。

王秀梅看着丈夫憔悴的面容,心疼地说:“建国,你这些年苦了。”

李建国摇摇头:“秀梅,是我对不起你们。”

王秀梅握住丈夫的手:“建国,我不怪你,我知道你有你的责任。”

“但是现在妈妈病了,小军也长大了,你是不是也该为家里想想了?”

李建国看着妻子,心中涌起一阵愧疚:“秀梅,你的意思是......”

王秀梅深吸一口气:“建国,我想说,也许你该考虑一下退伍的事情了。”

李建国如遭雷击,他从未想过妻子会说出这样的话。

04

当晚,李建国和王秀梅在院子里坐了一夜。

王秀梅给丈夫倒了一杯茶,轻声说道:“建国,你知道这些年我是怎么过的吗?”

李建国低着头,没有说话。

王秀梅继续说:“白天要上班,晚上要照顾妈妈。”

“小军生病了我一个人送医院,家里漏水了我一个人修。”

“有时候晚上睡不着,我就想,我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李建国抬起头,看着妻子疲惫的面容,心中涌起一阵心痛:“秀梅,我......”

王秀梅摆摆手:“建国,我不是在怪你,我知道你有你的责任。”

“但是你想过没有,我们也有我们的责任。”

李建国点点头:“秀梅,你说得对。”

王秀梅站起来,走到丈夫身边:“建国,我们结婚23年了。”

“可算下来,我们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不到3年。”

“我不奢求什么荣华富贵,我只是想有个完整的家。”

李建国握住妻子的手:“秀梅,你给我一点时间,让我想想。”

王秀梅点点头:“建国,我等你。”

第二天,李建国去看望了村里的老邻居。

李建国走进村支书李大叔的家,李大叔正在看电视。

李大叔看到李建国,立刻站起来:“建国,你回来了?”

李建国点点头:“大叔,我请假回来看看妈妈。”

李大叔拉着李建国坐下:“建国,你这些年在外面当兵,我们都很佩服你。”

“但你看看村里的年轻人,有的做生意发了财,有的当了干部,你也该为自己打算了。”

李建国苦笑着说:“大叔,我一个大老粗,能干什么?”

李大叔摆摆手:“建国,你别这么说。”

“你当了22年兵,有组织能力,有责任心,回来以后我们村里的治保主任就是你的。”

李建国心中一动,这是他第一次听到有人为他的未来做具体的规划。

和李大叔聊完天后,李建国回到家里,发现儿子李小军正在收拾东西准备返校。

李建国走到儿子身边,感慨的问道:“小军,开学了?”

李小军点点头,没有抬头看父亲:“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新疆?”

李建国没有回答,而是坐在儿子身边:“小军,你有什么话要对爸爸说吗?”

李小军停下手中的动作,转身看着父亲:“爸爸,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李建国点点头:“你问。”

李小军深吸一口气:“爸爸,你这些年到底在干什么?”

“为什么别人的爸爸都有出息,你却一直没有提拔?”

李建国心中一痛,他看着儿子期待的眼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李小军见父亲不说话,眼泪突然涌了出来:

“爸爸,我不是嫌弃你,我只是想知道,你这些年的坚持到底值不值得?”

李建国伸手擦去儿子的眼泪:“小军,爸爸知道你的意思。”

李小军抽泣着说:“爸爸,昨天同学聚会,大家都在炫耀自己的父亲。”

“轮到我的时候,我说我爸爸是军人,结果他们问我爸爸是什么军衔,我说不出来。”

“爸爸,你知道我当时有多丢脸吗?”

李建国紧紧抱住儿子:“小军,对不起,是爸爸让你丢脸了。”

李小军在父亲怀里哭泣:

“爸爸,我不是要你荣华富贵,我只是想让别人知道,我有一个了不起的父亲。”

李建国的眼泪也流了下来:“小军,爸爸明白了。”

05

2021年9月,李建国结束探亲返回部队。

李建国坐在回新疆的火车上,看着窗外飞逝的景色,心中五味杂陈。

李建国拿出纸笔,开始写退伍申请书。

他写了几个字,又撕掉,如此反复了好几次。

李建国最终写道:“我申请退伍,原因是家庭需要......”

火车到达乌鲁木齐时,李建国已经做好了决定。

李建国回到部队,连长刘明发现他的状态有些不对。

刘明走到李建国身边:“老李,探亲回来怎么样?”

李建国点点头:“连长,家里都挺好的。”

刘明看着李建国的表情,感觉事情不对:“老李,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李建国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说道:“连长,我想和你谈谈。”

刘明点点头:“好,我们到办公室谈。”

两人来到连长办公室,刘明给李建国倒了一杯茶:“老李,你说。”

李建国深吸一口气:“连长,我想申请退伍。”

刘明手中的茶杯差点掉到地上:“老李,你说什么?”

李建国低着头:“连长,我想退伍。”

刘明站起来,走到李建国面前:“老李,你在部队22年了,怎么突然想要退伍?”

李建国抬起头,眼中含着泪水:“连长,我家里的情况你知道。”

“我妈妈病了,我儿子也长大了,我想回家照顾他们。”

刘明坐在李建国对面:“老李,我理解你的苦衷。”

“但是你想过没有,部队也需要你这样的老兵。”

李建国摇摇头:“连长,我就是个普通的老兵,部队不缺我一个人。”

刘明拍了拍李建国的肩膀:“老李,你别这么说。”

“你在部队这么多年,立过功,受过奖,大家都很尊敬你。”

李建国苦笑着说:“连长,立功受奖有什么用?22年了,我还是个兵。”

刘明沉默了一会儿:“老李,你给我一点时间,让我想想办法。”

李建国摇摇头:“连长,我已经决定了。”

当天晚上,李建国一个人站在界碑前,陷入了沉思。

李建国伸手抚摸着界碑,心中涌起一阵不舍:“老伙计,我要走了。”

风雪呼啸,界碑静静地立在那里,像一个忠实的战友。

李建国想起了22年来的点点滴滴:

第一次来到新疆时的兴奋,第一次巡逻时的紧张,第一次救人时的勇敢......

李建国自言自语地说:“我这22年,到底值不值得?”

这时,年轻的战士小王走了过来。

小王看到李建国站在雪地里,关心地说:“班长,这么冷的天,你怎么跑出来了?”

李建国转过身:“小王,睡不着,出来透透气。”

小王走到李建国身边:“班长,我听说你要退伍?”

李建国点点头:“小王,我年纪大了,该回家了。”

小王摇摇头:“班长,你才45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再说,连里离不开你。”

李建国拍了拍小王的肩膀:“小王,你还年轻,有的是机会。”

小王突然说:“班长,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李建国看着小王:“你问。”

小王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咬咬牙,追问道:

“班长,你在部队这么多年,为什么一直没有提拔?”

李建国心中一痛,这个问题他已经被问过无数遍了:“小王,我没有那个命。”

小王摇摇头:“班长,我不信。”

“我听老兵们说,你救过人,立过功,怎么可能没有提拔的机会?”

李建国沉默了一会儿:“小王,有些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小王看着李建国的表情,感觉事情不对:“班长,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们?”

李建国摇摇头:“小王,你想多了。”

2021年10月15日,李建国正式向连长递交了退伍申请书。

李建国敲响了连长办公室的门,刘明抬起头:“老李,进来。”

李建国走到刘明面前,从口袋里拿出一份申请书:“连长,这是我的退伍申请书。”

刘明接过申请书,仔细看了一遍:“老李,你真的决定了?”

李建国点点头:“连长,我想通了。”

刘明站起来,走到李建国面前:

“老李,你知道吗?你这一走,我们连里就失去了一个宝贵的人才。”

李建国摇摇头:“连长,我就是个普通的老兵。”

“你在部队这么多年,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是我们连里的宝贝。”

李建国苦笑着说:“连长,宝贝有什么用?22年了,我还是个兵。”

刘明叹了口气:“老李,提拔的事情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

“但是我相信,你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

李建国摇摇头:“连长,我不图什么回报,我只是想回家照顾家人。”

刘明点点头:“老李,我理解你的想法,但是这个申请书,我需要上报给团部。”

李建国点点头:“连长,我知道。”

刘明看着李建国的表情,心中涌起一阵不舍:“老李,你再考虑考虑吧。”

李建国坚定地说:“连长,我已经决定了。”

06

李建国的退伍申请消息很快在部队里传开了。

战士小王跑到宿舍,对其他战友说:“你们知道吗?李班长要退伍了。”

老兵小张不敢相信:“什么?李班长要退伍?”

小王点点头:“千真万确,我亲眼看到他把申请书交给了连长。”

小张摇摇头:“不可能,李班长在部队22年了,怎么可能说走就走?”

小王坐在床上:“我也不敢相信,但是这确实是真的。”

这时,另一个老兵小刘走了进来:“你们在说什么?”

小张激动地说:“小刘,李班长要退伍了。”

小刘震惊地说:“什么?李班长要退伍?”

小王点点头:“连长已经收到申请书了。”

小刘坐在床上,陷入了沉思:“李班长这些年在部队,我们都看在眼里。”

“他救过人,立过功,是我们连里的英雄。怎么突然要退伍?”

小张叹了口气:“可能是家里有事吧。”

小王摇摇头:“我觉得不是这么简单。”

“李班长在部队22年没有提拔,心里肯定有委屈。”

小刘点点头:“你说得对。”

“我们都知道,李班长是个好兵,但是他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

这时,排长走了进来:“你们在讨论什么?”

小张立刻站起来:“排长,我们在说李班长的事情。”

排长点点头:“我也听说了。”

“李班长这些年为连队付出了很多,他要是真的退伍了,我们都会很舍不得。”

小王问道:“排长,你知道李班长为什么一直没有提拔吗?”

排长摇摇头:“这个我也不清楚,可能是有什么特殊原因吧。”

消息传播得很快,很快整个团里都知道了李建国要退伍的消息。

2021年10月16日,团部开始接到关于李建国的电话。

团部的值班员小赵接起电话:“喂,您好,这里是边防团。”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焦急的声音:

“你好,我想打听一个人,他叫李建国,湖南常德的,在你们那里当兵。”

小赵查了查名单:“有这个人,他在三连,请问您是?”

电话那头的人说:“我是他以前的战友,我听说他要退伍了,是不是真的?”

小赵点点头:“是的,他确实递交了退伍申请。”

电话那头的人激动地说:“不行,绝对不行!李建国不能退伍!”

小赵有些奇怪:“为什么?”

电话那头的人说:“你们不了解,李建国是个英雄,他不能就这么退伍了。”

小赵记下了对方的话,挂断电话后,心中涌起一丝疑惑。

很快,第二个电话打了进来。

小赵接起电话:“喂,您好,这里是边防团。”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小伙子,我想打听一个人,他叫李建国。”

小赵说:“您是第二个打听他的人了,请问您是?”

电话那头的老人说:“我是新疆的一个牧民,叫阿力木。”

“李建国救过我们一家的命,我听说他要退伍了,我想见见他。”

小赵震惊了:“您说他救过您的命?”

阿力木激动地说:“是的,03年的那场暴雪,要不是李建国,我们一家人都要死了。”

小赵记下了阿力木的话,心中的疑惑越来越重。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进来,都是打听李建国的。

有自称是他战友的,有自称是他救过的人,还有一些自称是各级领导的。

到了晚上,值班员小赵数了数电话记录,已经有50多个电话了。

小赵拿着电话记录,找到了团政委刘向阳。

小赵敲响了政委办公室的门:“报告政委,有重要情况汇报。”

刘向阳抬起头:“什么事?”

小赵把电话记录放在桌上:“政委,从今天下午开始,我们接到了很多关于李建国的电话。”

刘向阳拿起电话记录,仔细看了一遍:“这些电话都是什么人打的?”

小赵说:“有他以前的战友,有他救过的人,还有一些领导。”

刘向阳皱起眉头:“他们都说了什么?”

小赵说:“他们都说李建国不能退伍,说他是个英雄。”

刘向阳放下电话记录,陷入了沉思:“李建国是个英雄?”

2021年10月17日,电话的数量急剧增加。

团部的电话几乎没有停过,三个值班员轮流接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严肃的声音:

“我是军区政治部的,听说你们那里有个叫李建国的要退伍?”

小赵立刻站起来:“首长,是的,他递交了退伍申请。”

军区政治部的人说:“你们领导在吗?我有重要事情要和他们谈。”

小赵紧张地说:“首长,我马上汇报给政委。”

挂断电话后,小赵立刻跑到政委办公室。

小赵敲门进入:“报告政委,军区政治部来电话了。”

刘向阳放下手中的文件:“他们说什么?”

小赵说:“他们要和您谈李建国的事情。”

刘向阳站起来:“我知道了,你先下去。”

就在这时,电话又响了。

刘向阳亲自接起电话:“您好,我是团政委刘向阳。”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刘政委,我是省军区的老王,听说你们那里有个叫李建国的老兵要退伍?”

刘向阳点点头:“是的,王主任,他确实递交了申请。”

老王的声音有些激动:“老刘,你们了解李建国的情况吗?”

刘向阳犹豫了一下:“我们正在了解。”

老王说:“老刘,我告诉你,李建国这个人不简单,你们千万不要轻易让他退伍。”

刘向阳心中一震:“王主任,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老王说:“具体的我不能在电话里说,但是我建议你们好好查查他的档案。”

挂断电话后,刘向阳陷入了深思。

这时,小张跑进来:“政委,又有电话找您。”

刘向阳接起电话,这次是地方政府的电话。

对方说:“刘政委,我是常德市政府的,听说我们这里的李建国要从部队退伍?”

刘向阳说:“是的,您是?”

对方说:“我是负责拥军工作的。”

“李建国是我们常德的骄傲,如果他要退伍,我们希望能够优先安排工作。”

刘向阳越听越糊涂:“您说他是常德的骄傲?”

对方说:“当然,李建国的事迹在我们那里家喻户晓。”

刘向阳挂断电话,心中的疑惑越来越重。

到了下午,团部已经接到了200多个电话。

刘向阳召集团里的主要干部开会,他看着在座的各位道:

“同志们,今天我们接到了大量关于李建国的电话,大家都说他是英雄,不能退伍。”

团长李国华皱着眉头:“政委,李建国不就是个普通的老兵吗?”

刘向阳摇摇头:“看来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参谋长张华说:“政委,要不我们调一下李建国的档案看看?”

刘向阳点点头:“对,立刻调档案。”

07

当天晚上,李建国的个人档案被送到了政委办公室。

刘向阳打开档案袋,看到厚厚的一摞材料。

刘向阳翻开第一页,是李建国的入伍登记表。

这么多年过去了,纸张已经微微泛黄了,但一切都很正常。

刘向阳接着翻到第二页,但看到上面的内容后,他顿时瞳孔骤缩、心跳加速,整个人愣住了,他不可置信的揉了揉眼睛,将档案看了又看

来源: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