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区域发展 | 城市生态资产的管理机制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2 07:35 1

摘要:通过对广州市、北京市和呼和浩特市等城市生态资产的深入研究发现,生态资产管理涉及的层面多、综合协调复杂性高且修复周期较长。目前生态资产的相关理论还不够健全,生态资产对所在区域综合影响的系统性评价尚未开展。因此,需要建立先进的生态资产管理应用模式,该管理模式将在调

本期导读

通过对广州市、北京市和呼和浩特市等城市生态资产的深入研究发现,生态资产管理涉及的层面多、综合协调复杂性高且修复周期较长。目前生态资产的相关理论还不够健全,生态资产对所在区域综合影响的系统性评价尚未开展。因此,需要建立先进的生态资产管理应用模式,该管理模式将在调动区域生态建设积极性、提高管理执行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管理机制保障

公众参与

城市生态资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不仅需要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的参与,同时也需要整个社会其他力量的参与,从多个角度对生态资产的管理进行综合考察,最终使得执行方案符合实际。公众参与可以使得政府部门以及企业与公众之间进行交流,公众可以表达对于城市生态资产管理的态度以及观点,并且提出自己的需求。根据当前我国生态管理的实际情况,在规划设计以及实际管理和实施的过程当中都会邀请公众参与,并且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公众参与却非常有限,仅仅是在会议讨论以及社会调查环节参与,而参与的人员大多数是相关行业的专家以及学者,而基层群众或者是其他人员参与的机会却非常少。实际上,公众参与应该贯穿整个生态资产管理的过程,包括方案收集、方案的信息汇总以及实际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和项目评价等。

科研保障

城市生态资产管理必须要有相关技术的支持,从而保证生态系统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以及正确性。因此,政府需要进行支持,同时也应该与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充分利用科研资源,尤其是需要研发先进的城市生态资产的管理体系,结合当前技术的应用,对城市生态资产管控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另外,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当中需要建设相关实验室以及科研基地,加强成果的应用以及转化,从而为城市生态资产管理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

管理体制保障

加强顶层设计

在进行生态资产管理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进行统筹布局及规划,尤其是要明确各个管理机构的职能。首先,加强生态资产管理的顶层设计,要由政府出面成立相关的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对机构设置的管理,并且使得顶层设计改革能够落到实际工作中。然后,近年来,生态问题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之间都有着联系,因此,为了强化城市生态资产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资产的管理必须要得到社会的关注,能够促进当前城市的经济转型以及整个社会生态治理,从而促进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发展。

城市生态资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不仅需要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的参与,同时也需要整个社会其他力量的参与,从多个角度对生态资产的管理进行综合考察,最终使得执行方案符合实际。公众参与可以使得政府部门以及企业与公众之间进行交流,公众可以表达对于城市生态资产管理的态度以及观点,并且提出自己的需求。根据当前我国生态管理的实际情况,在规划设计以及实际管理和实施的过程当中都会邀请公众参与,并且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公众参与却非常有限,仅仅是在会议讨论以及社会调查环节参与,而参与的人员大多数是相关行业的专家以及学者,而基层群众或者是其他人员参与的机会却非常少。实际上,公众参与应该贯穿整个生态资产管理的过程,包括方案收集、方案的信息汇总以及实际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和项目评价等。

与城市发展相结合

城市生态资产的管理必须要与城市的发展相结合,同时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进行治理,尤其是不同城市的地理位置以及经济水平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城市发展的定位也非常不同。例如,城市在资源枯竭之后需要进行转型,有的城市会重点突出旅游文化,有的会突出交通以及制造业,在实际治理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城市的定位以及发展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生态资产治理方法,并且要符合当地的历史发展传统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法律保障

完善法律制度

我国有大量关于生态环境管理的相关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然而这些法律由于颁布时间较早,有些条款已不适应当前新的形势和实际情况,某些现行的法律及条款由于内容过于概括或宽泛,已不能满足我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需要。因此,须制定更符合实际的有关生态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

强化执法监督

城市生态资产的管理要在各级管理部门紧密配合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快执法队伍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区颁布的有关自然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条例和政策,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对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走一条依法治理的科学管理道路,最终达到高效管理城市生态资产的目的。

本文摘编自《城市生态资产评估与管理》,李锋等著,标题和内容有调整。

科学人文在线,与您共同关注科技史、科技哲学、科技前沿与科学传播,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价值的阅读!欢迎点赞、转发、留言讨论,我们将每月选取互动活跃、留言精彩的读者给与赠书奖励,公号对话框输入“赠书”,可了解赠书活动详情。联系邮箱:kxrw@mail.sciencep.com。

转载说明:申请转载请在文末留言或邮件联系,转载时请完整保留文章出处说明,未经同意不允许修改、删减文章,不允许添加与文章内容无关的信息及广告。

今日荐读

本书是作者团队在多年从事城市生态资产和区域生态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本书提出城市生态资产的科学内涵,构建符合城市特点的生态资产评估指标体系,整合城市生态资产的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估与核算方法,并在京津冀和珠三角两个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典型城市(北京市和广州市),以及北方重要生态屏障区呼和浩特市开展实证研究,为我国城市及区域生态资产管理与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方法与决策支持。

本书可供城市生态学、环境经济学、国土空间规划、城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社会实践者和高校师生阅读并为其提供参考。

主要作者简介

李锋,生态学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教授,博导,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生态修复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生态学、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生态空间与基础设施、生态资产与生态产品。担任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生态学报》《环境保护科学》等期刊编委。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和地市级科研项目30多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著作9部。

来源:科学人文在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