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确保目标人选顺利“上岗”,用人单位往往会设置限制性、排他性招聘条件,如冷门专业、特殊证书等,以排除其他竞争者。“因人设岗”进行人才引进,也就是人们俗称的“萝卜招聘”。
见过有“萝卜招聘”的,但没见过如此离了大谱的“萝卜招聘”!
8月9日,包头市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具体通报关于包头市委讲师团人才引进问题的调查处理结果。
通报指出,讲师团人才引进中存在“因人设岗”问题,什么是“因人设岗”,也就是根据某一个或几个特定关系人而量身定制相关岗位。
为了确保目标人选顺利“上岗”,用人单位往往会设置限制性、排他性招聘条件,如冷门专业、特殊证书等,以排除其他竞争者。“因人设岗”进行人才引进,也就是人们俗称的“萝卜招聘”。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包头市委讲师团搞“萝卜招聘”不是一次,而是两次,而且两次招聘的都是同样的三个“萝卜”。
先来看第一次。2023年12月4日,包头市委讲师团发布面向社会公开引进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公告,计划引进4人,流程包括报名审查、面试、考察、体检、公示及聘用。同年12月9日,面试结果公告显示,仅有王某丹、郜某兴、张某3人进入下一环节。但此次招聘因遭举报而中止,未对通过面试的考生进行后续正式招聘环节。
2025年1月17日,包头市委讲师团再次发布公开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公告,计划引进3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招聘的岗位要求与专业需求与2023年所招聘内容基本一致。
2025年2月28日,面试结果及拟进入体检范围人员名单公布,通过者为王某丹、郜某兴、张某,与2023年12月招聘的面试通过名单完全一致。
细心的网友发现,这次招聘只要求面试,且岗位明显存在“因人设岗”的嫌疑。比如以某岗位为例,2023年要求年龄为38周岁以下,即1985年6月30日及以后出生。但2025年,该岗位要求年龄却放宽至40周岁以下,即1985年1月及以后出生的。
第一次招聘,年龄放宽到38岁“高龄”,而且出生日期精确到“1985年6月30日”,为某个“萝卜”量身定岗的色彩确实十分明显。
而两年后的第二次招聘,“萝卜招聘”的用意更是昭然若揭,因为年龄恰好放宽了两岁,为某个关系人特辟的“绿色通道”太显眼了。
如此明目张胆、肆意妄为的“萝卜招聘”,自然让当地就业无门的网友极为愤怒,于是开始上网公开举报。于是,包头市迅速成立了由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市委讲师团人才招聘工作进行全面调查。
调查处理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不仅宣布此次人才引进无效,而且大搞“萝卜招聘”的讲师团主要负责人受到免职处理,同时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降级处分。
包头市委讲师团主要负责人是谁呢?通报中未提,不过公众号“青山人青山事”于2025年3月28日发布的新闻《理响青山开讲了》中有所披露。
青山区是包头市辖区,所以说,这里的市委讲师团就是指包头市委讲师团。
而一年前,李东斌团长还曾专门接受媒体采访:
据悉,包头市委讲师团是包头市委宣传部二级单位,李东斌团长原来应该是一名正处级干部,如今被免职降级,确实是晚节不保呀!
可能有些人并不了解市委讲师团是干什么的,市委讲师团是党委宣传部门直属的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党员干部的理论教育和政策宣传工作,组织实施重大理论宣讲活动,深入基层开展形势政策宣传。
能在市委讲师团工作,理论素质、政策水平按理说都是过硬的,而作为讲师团团长,更应该是政策理论专家。
而作为包头市委讲师团团长的李东斌,却带头违反相关政策,大搞“萝卜招聘”,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第一次“萝卜招聘”被人举报失败了,两年后居然又卷土重来,罔顾民意舆情,试图闯关成功。
胆子是不是太大了?是不是太没有敬畏之心了?是不是太利令智昏了?
李团长受到严肃处理,真是咎由自取呀!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载图文、视频等均出于公益传播目的,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我们尊重原创,所使用图、文、视频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者联系,如版权人认为本次转载行为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自:仕道儿
来源:砚田文化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