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批判梅兰芳赴美演出是对中国京剧表演艺术的伤害是不正确的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2 05:31 2

摘要: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1930年,他积极帮助梅兰芳赴美演出进行筹备和宣传等工作,亲自给梅兰芳翻译了京剧的剧本,并利用自己在美国的人脉关系推广中国的国宝京剧艺术,把自己的老师杜威和罗斯福夫人请来观看梅兰芳的京剧表演,成为了京剧的戏迷。为以后出任大使宣传抗战打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1930年,他积极帮助梅兰芳赴美演出进行筹备和宣传等工作,亲自给梅兰芳翻译了京剧的剧本,并利用自己在美国的人脉关系推广中国的国宝京剧艺术,把自己的老师杜威和罗斯福夫人请来观看梅兰芳的京剧表演,成为了京剧的戏迷。为以后出任大使宣传抗战打下了基础。梅兰芳以精湛的表演让美国观众领略到了东方中国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梅兰芳的京剧表演在美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梅兰芳先生也获得了美国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这件事情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提升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胡适此举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在国内遭到了鲁迅的批判,

鲁迅发表文章对梅兰芳赴美表演问题进行批判,他提到“士大夫是常要夺取民间的东西的,将竹枝词改成文言,将‘小家碧玉’作为姨太太,但一沾着他们的手,这东西也就跟着他们灭亡。他们将他从俗众中提出,罩上玻璃罩,做起紫檀架子来。教他用多数人听不懂的话,缓缓的《天女散花》,扭扭的《黛玉葬花》,先前是他做戏的,这时却成了戏为他而做,凡有新编的剧本,都只为了梅兰芳,而且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梅兰芳。雅是雅了,但多数人看不懂,不要看,还觉得自己不配看了” 。鲁迅批评的核心针对梅兰芳和胡适先生,尤其是对梅兰芳获得美国名誉博士的问题,没有文凭的鲁迅产生了嫉妒的心理,造成了鲁迅和梅兰芳之间不可解的矛盾,鲁迅不看梅兰芳的戏。梅兰芳也拒绝参加一切与鲁迅有关的活动。

鲁迅和胡适在新文化运动前期有过合作,都为白话文运动、思想启蒙等做出过贡献。但后来在政治立场、文化观念等方面出现了分歧。但是二人都关注社会现实和大众疾苦,批判封建礼教和社会弊病;胡适则更倾向于温和的改良,倡导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21世纪的今天分析胡适先生帮助梅兰芳赴美演出这件事情,很显然胡适先生做的对。鲁迅先生做的错。鲁迅先生对梅兰芳的批判是狭隘的,没有了解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来源:成熟星星Ae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