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库存堰塞湖:全行业库存,逼近400万吨,若停止生产足够支撑42年的销售。其中半成品酒(基酒占比超85%。头部酒企,为保障高端酒产能,持续扩产却遭遇需求萎缩,产能转化,陷入僵局。
一、冰点时刻:库存压顶,价格崩盘
2025年的白酒行业,正深陷一场“无底洞式”的寒冬。
•库存堰塞湖:全行业库存,逼近400万吨,若停止生产足够支撑42年的销售。其中半成品酒(基酒占比超85%。头部酒企,为保障高端酒产能,持续扩产却遭遇需求萎缩,产能转化,陷入僵局。
•价格雪崩:昔日,“硬通货”飞天茅台,批发价跌破1900元,(此价格)较峰值有所缩水达30%之多;次高端品牌价格倒挂情况更为严重——酒鬼酒“内参”,出厂价1050元,而市场价仅680元,渠道亏损率竟高达35
•产量八连跌:2025年一季度,白酒产量为1032万千升,同比下滑7.2%行业已连续八年呈现萎缩态势。近60%的酒企其利润出现下滑;50%的企业营收呈负增长。客户数与客单价双双下降,成为主要原因。
二、生死劫:谁在裸泳?谁在求生,
行业分化从未如此残酷,
头部酒企:茅台、五粮液凭借其品牌壁垒,库存消化周期仅为4.4年和1.4年这远远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茅台通过取消“大箱投放”这一举措,五粮液推行“减量直配”,以此来控货稳价,守住了基本盘。
二线品牌呈现出下滑态势:酒鬼酒在2024年,净利润大幅度下降,高达98%,其经销商数量亦明显减少,减少了足有25%;舍得酒业的利润下降了82%,金种子酒全年处于亏损状态,超过2亿元。这些企业以往凭借“向渠道压货”这一方式来维系表面的繁华,现今价格体系崩塌,反倒给自身带来了严峻的冲击。
•区域酒企苦苦挣扎以求生存:今世缘、迎驾贡酒将目光转向百元价格带,重点聚焦于婚宴市场不过在300元以上的产品领域,其竞争力较为薄弱,陷入了一种“高端难以取胜、低端难以获利”的困境之中。
三、自救行动:三大破局路径
酒企正从产能、渠道、产品三方面绝地反击,
1.产能优化,
•砍掉那些,效率较为低下的产能,山西汾酒将基酒库存,压缩到了21万千升,着重地聚焦于青花20等,核心的单品;洋河开始实施,为期三年的去库存计划,其目标是消化掉50%被积压的产品
2.渠道革命,
直播带货在所有销售渠道中,以百分之三十八的占比,很轻松地就超过了传统电商,成为了最大的线上销售渠道。茅台利用“i茅台”App的直营模式,其占比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以上;五粮液凭借云仓系统,把“工厂终端”之间的链条给打通了。
经销商从“囤货投机”这一行为,逐渐转向“轻库存运营”这种模式,今世缘果断,取消了“开门红”那类用于压货的指标,与此同时积极协助分销商来清理库存。
3. 产品重构:
·百元价格带成为救命稻草:光瓶酒(例如玻汾,泸州老窖头曲),销量逆势增长了10%,因其性价比较为契合理性消费趋势,给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
•年轻化突围:洋河推出低度,且带有果味的白酒,汾酒与文创IP进行联名,以此吸引Z世代;茅台的二十四节气酒尝试开展文化营销,其开瓶率提升了20
四、曙光初现:三大反转信号
尽管至暗时刻未过,但黎明前夜已现微光,
1.估值触底,
•白酒板块市盈率跌至18倍,处于近十年428%历史分位点。贵州茅台股息率升至3.6%五粮液、泸州老窖市盈率仅12-14倍低于银行股。
2.筹码出清,
•主动偏股基金持仓白酒的比例降至51%跌破了2018年的周期底部。散户们恐慌抛售,接近尾声,险资开始大力扫货那些高股息的酒企。
3.政策托底,
•消费券发放,降息预期提升了居民的购买力,宴席与商务场景逐渐地回暖倘若经济数据在年中稳定下来,白酒需求的拐点或许会在三季度显露出来。
五、未来属于谁?两类企业的生死局
头部酒企:茅台、汾酒、五粮液凭借其品牌护城河以及现金流方面的优势,有望于2025年末率先步入补库周期。国际化成为下一个增长的关键领域——茅台将目标设定为海外收入占比达到15%。
创新求生者:在区域酒企当中,今世缘轻松愉快地聚焦于婚宴场景;水井坊呢,则在数字化渠道的改革方面,已初见成效。2024年,其利润呈现出逆势增长6%的态势。而那些产品渐渐老化、渠道逐渐僵化的企业,将会面临被淘汰或者被并购的命运。
结语:周期永不眠,但强者恒强
白酒行业的寒冬终会过去,但春天只属于两类人:
投资者需忍耐,(逗号在2025年三季度期间,紧紧盯着库存去化这一情况,以及批价企稳的信号;消费者则迎来了黄金时代——以百元的价格,能够喝到之前那价值300元的品质,用1900元,就可以买到曾经的“飞天茅台”。
历史总是押韵:2013年,限制三公消费之后,茅台市盈率跌至8倍,但是随后的十年,却暴涨20倍。这一次周期的低点或许会更高,不过逻辑并未改变——白酒仍旧是中国最为赚钱的生意,没有其一。
来源:李厉害啾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