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新驱动发展,标准引领未来。专利是技术的“护城河”,标准是产业的“通行证”,它们的强强联合,正成为抢占发展先机、锻造核心竞争力的硬核密码!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积极探索专利标准融合创新城市试点建设,建成1个专利标准融合创新区域试点和25个专利标准融合创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1日讯(山东经济广播记者顾震宇)
创新驱动发展,标准引领未来。专利是技术的“护城河”,标准是产业的“通行证”,它们的强强联合,正成为抢占发展先机、锻造核心竞争力的硬核密码!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积极探索专利标准融合创新城市试点建设,建成1个专利标准融合创新区域试点和25个专利标准融合创新企业试点,探索工程机械领域专利标准精准导航,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实践成果。济宁市场监督管理局特开设“专利标准融合案例”专栏,期望通过案例分享,启迪思路、凝聚共识,推动我市专利标准融合创新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专利+标准”双驱动能!
项目摘要
山东宜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自开展专利标准融合创新试点工作以来,坚持以“创新驱动、标准引领、协同发展”为核心理念,明确“以专利创新驱动标准升级,以标准引领促进专利转化”的核心思路,构建起“研发-专利-标准-应用”全链条协同机制。在组织架构方面,成立了专利标准融合发展领导小组,设立了标准化和专利管理办公室,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机制,制定了《专利标准融合创新管理办法》和《企业专利和标准化规划》,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和工作流程,将专利标准融合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形成了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具体做法
1、建立了完善的专利标准融合创新领导体系和管理体系,形成了横向协调、上下联动的专利标准融合创新工作体系。明确各部门在专利标准融合工作中的职责,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为企业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2、通过产学研合作及自主创新,加速了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建立了科技创新与专利申请、专利申请与标准转化、标准转化与产业发展“三同步”协同推进机制,实现了专利与标准的协同发展; 3、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引进等方式,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标准化和专利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人才待遇,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工作环境,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组织开展标准化和专利知识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标准化和专利意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4、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学习借鉴专利标准先进经验,推动企业专利标准融合创新工作深入开展,提升企业的行业影响力。
工作成效及亮点
1、专利、标准化工作开展成效及亮点近五年,公司共获授权专利168件,其中发明专利22件,实用新型专利101件,外观设计专利45件,专利数量和质量均实现大幅提升,在新兴技术领域和核心业务方向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专利组合,并且通过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另外公司持续加强专利转化应用,97%以上的专利已转化应用在产品及生产设备上,专利产品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提升至90%,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标准化工作方面,公司主导制定国家标准1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3项、地方标准1项,在行业内的标准化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建立了企业标准体系,发布企业标准198项,有效规范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2、专利融入标准成效及亮点 公司高度重视专利标准融合发展,通过深入研究标准需求,积极推动专利技术在标准中的应用。截至目前,共有7项专利成功融入3项企业标准、2项团体标准和1项地方标准中,创新融合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意义价值 经济效益:
通过将专利技术融入标准,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幅提升,近五年累计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5.5亿元,利润0.28亿元。同时,公司凭借专利标准优势,成功开拓了多个国际市场,出口创汇逐年增长,近五年累计实现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 公司主参编标准在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升了石木塑新材料产业的竞争力。公司积极参与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宣贯和培训活动,为行业培养了大量专业复合型人才,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外,通过专利标准融合创新发展,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地位,促进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