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5日,这所常年位居世界前三的顶尖学府宣布,将在今年9月30日至11月1日期间分阶段裁减363个岗位。裁员波及学术运营、信息技术、图书馆服务、行政管理等多个领域,占该校1.3万名行政和技术人员的近2%。
“当全球顶尖学府的裁员通知单飘落在硅谷阳光下,象牙塔内的学术黄金时代正悄然褪色。”
Zetong Li | 公共图库图
1
“上周,多个学院和部门都进行了员工裁员。总共裁减了363人。”斯坦福大学发言人的声明简洁而冰冷。
2025年8月5日,这所常年位居世界前三的顶尖学府宣布,将在今年9月30日至11月1日期间分阶段裁减363个岗位。裁员波及学术运营、信息技术、图书馆服务、行政管理等多个领域,占该校1.3万名行政和技术人员的近2%。
斯坦福大学人力资源副校长伊丽莎白·扎卡里亚斯将裁员归因于 “持续的经济不确定性”和“联邦政策即将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联邦科研资金缩减和一项重磅政策——大学捐赠税率从1.4%飙升至8%。
斯坦福大学在7月31日向加州就业发展部门提交的WARN通知中披露了裁员细节。363名员工即将失去工作,覆盖学术运营经理、IT业务分析师、图书馆员和行政助理等多个职位类别。
校方在声明中无奈表示:“这些艰难的举动会影响到为斯坦福做出重要贡献的重要同事和朋友。”
捐赠税飙升成为压垮斯坦福财政的关键因素。今年7月,特朗普签署的 “大而美法案” 将斯坦福大学376亿美元捐赠基金的税率从1.4%提高至8%,预计每年将使学校增加约7.5亿美元的税务支出。
同时,联邦科研经费的冻结让斯坦福雪上加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因政策和资金冻结,终止或延迟了数百项研究资助项目。
校长乔纳森·莱文与教务长珍妮·马丁内斯在6月的一份备忘录中已预警,学校将在2025-2026学年削减1.4亿美元的普通基金预算。他们当时就明确表示,这一削减主要源于 “联邦政策变化对高等教育造成的重大预算影响”。
2
斯坦福并非孤例。2025年,美国高等教育界掀起了一场罕见的裁员风暴。
杜克大学的599名员工接受了自愿离职补偿;西北大学裁员425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因联邦资金削减裁撤2222个岗位;南加州大学裁员55人;哥伦比亚大学裁减180个研究岗位。常春藤盟校也无法幸免——哈佛大学被曝已启动多院系隐性裁员,工会预估达数百人。
公立大学系统同样深陷财政危机。加州州立大学系统因州长纽森最初的预算提案(削减8%,相当于3.75亿美元)而不得不裁员。
索诺马州立大学面临38%的入学率下降,计划裁掉46名教师、4名经理、12名职员和最多55名讲师。旧金山州立大学则直接砍掉了三个运动队:女子室内田径、棒球和男子足球。
研究型大学的核心功能正遭受直接冲击。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近6亿美元的研究经费被冻结,连菲尔兹奖得主、著名华裔数学家陶哲轩的研究资金都被切断。
UCLA数百名教师联名请愿,要求学校动用数十亿美元的非限制性捐赠基金来弥补资金缺口。
这股裁员浪潮早已跨越国界,演变为全球高等教育的结构性危机。
2024年末,英国高等教育行业领导者预测:到2024年底,英国140多所大学中将有超100所裁员,预计裁掉10000名教职员工。这一规模被形容为英国高等教育领域的 “灾难性” 局面。
杜伦大学计划削减1000万英镑的员工成本,预计裁掉200个工作岗位;纽卡斯尔大学计划裁减300个全职等同职位;卡迪夫大学由于资金短缺,计划削减400个全职工作岗位。
在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正计划裁减15名教学支持人员,转向 “数字化为中心” 的模式。政治学讲师布莱恩·罗珀博士警告,这将导致 “讲座质量下降” ,因为讲师们失去了原有的直接支持。
在中国,高校行政精简的探索早已展开。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缩减9个行政机构、减少49名行政人员;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将13个部门整合精简为5个部门;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也提及 “精简行政部门人员编制” 。
研究显示,2012-2016年间约35%的中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政人员数量呈现负增长。
3
青年君小编观察认为,当前的高校裁员潮表面上是政策变动的结果,实则是数十年扩张模式积累的结构性问题集中爆发。
过度依赖联邦资金。斯坦福大学376亿美元的捐赠基金位列全美第四,却仍无法抵御联邦政策的突变。行政膨胀成为普遍现象。在斯坦福裁员中,行政岗位首当其冲,折射出高校管理结构日益官僚化的积弊。
盲目扩张后遗症显现。索诺马州立大学在入学率下降38%后被迫裁撤整个院系和所有11个NCAA二级体育项目。犹他大学在州立法要求下削减19.6亿美元预算,裁掉81个学术项目,主要是人文领域的硕士和博士项目。
研究经费政治化趋势加剧。特朗普政府以高校在巴以问题、气候项目、跨性别政策及多元化等议题上的立场为由,冻结或削减拨款,使学术自由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教育经济学者指出,当高校的商业模式依赖不可控的外部资金和政策环境时,今日的困境已在所难免。面对寒冬,全球高校正在艰难探索转型之路。
核心学术优先成为斯坦福的选择。校方表示将继续维持本科生助学金和博士生资助等核心项目。效率优化成为犹他州高校的应对策略。在州立法指令下,犹他大学削减了81个 “低效率” 专业,将资源重新分配到符合州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项目。
数字化转型被多国高校采纳。奥塔哥大学试图通过技术重组降低运营成本,尽管遭遇教学质量担忧。战略收缩成为必然选择。从斯坦福到索诺马,从杜克到奥塔哥,全球高校不约而同地精简机构、裁撤非核心项目,回归教育本源。
而中国高等教育也逐步到达普及状态,未来对高校学位的总体需求将减少,对于不少学校而言,生源危机将逐步来临,部分中国高校未来也将面临被撤销的命运。
另外,有研究预测,中国幼儿园关停潮的 “多米诺骨牌效应” 将在15年后蔓延至大学,届时可能有170多所高校面临倒闭危机。
来源:失业经理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