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聚光灯下,星行侠的科普课堂被孩子们围得水泄不通,它灵活切换形态,从轮式移动到双足站立讲解;隔壁展台,星尘智能Astribot S1的机械臂以毫米级精度倾倒热水,咖啡香气弥漫展馆;场中央,智平方的爱宝机器人60秒完成混乱堆叠的箱子码垛,转身又敲起《北京欢迎你》架
聚光灯下,星行侠的科普课堂被孩子们围得水泄不通,它灵活切换形态,从轮式移动到双足站立讲解;隔壁展台,星尘智能Astribot S1的机械臂以毫米级精度倾倒热水,咖啡香气弥漫展馆;场中央,智平方的爱宝机器人60秒完成混乱堆叠的箱子码垛,转身又敲起《北京欢迎你》架子鼓……8月8日至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 2025)在北京盛大启幕。这场全球机器人领域的顶级盛会中,来自深圳南山区的机器人企业组成“最强军团”集体亮相,正掀起一场技术风暴。
作为中国机器人产业高地,深圳南山区集结了数字华夏、星尘智能、逐际动力、智平方、越疆科技等20余家明星企业,在5万平方米的展区中成为全场焦点。从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灵动舞姿,到触觉传感器的细腻感知,再到端到端大模型的类人决策,“南山军团”不仅以硬核技术定义行业前沿,更以全国首个具身机器人商业秘密保护标准构建制度护城河,让“南山智造”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耀眼名片。
从仿生交互到全场景作业,南山机器人上演“硬核秀”
“夏澜,能给我背一首唐诗吗?”在数字华夏(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前,观众对着一台人形机器人问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夏澜配合着诗句意境做出沉思表情,29个主动自由度的面部控制系统让每一个神态都栩栩如生。这款搭载“电子皮肤”的仿生人形机器人,还能通过手部触觉感知观众的握力轻重。这一场景让围观者惊叹:“科技真的有了温度。”
数字华夏展台的另一侧,双形态人形机器人“星行侠”正忙着给小朋友上科普课。它时而以双足站立演示物理实验,时而切换为轮式形态穿梭在展台间递送教具,作为全球首款本体与轮式结合的商用机器人,其灵活的场景适应能力已吸引超百台订单。工作人员介绍,星行侠即将在银行、博物馆、智慧校园完成场景落地闭环,“要让机器人真正走进千行百业”。
速腾聚创携机器人视觉全新品类Active Camera平台登场,吸引了众多机器人开发者等行业人士驻足关注,全面展现了速腾聚创在机器人视觉感知领域的技术实力与生态潜力。Active Camera平台全面展示,不仅展出了已发布的AC1及AI-Ready生态,还亮相了全新产品AC2,预计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发布。
在智平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展位,“爱宝”机器人的表演更是点燃全场。软饮吧里,它接到“一杯加冰可乐”的指令后,便自主规划路径:先走到冰柜取杯,再操作饮料机出液,最后精准投放冰块,全程流畅度堪比人类服务员。转身进入工业区,它又化身“搬运能手”,在打乱的箱体中快速识别、抓取、码放,60秒内完成整栈操作;最令人称奇的是娱乐区的架子鼓表演,“爱宝”以每0.375秒的节奏敲击鼓面,《北京欢迎你》的旋律响起时,全场观众自发合唱。
“秘密在于‘快慢双系统’的具身大模型。”智平方工作人员解释,“慢系统负责理解任务,快系统负责实时反应,就像人类的‘思考’与‘动作’无缝衔接。”现场数据显示,“爱宝”已进入国内外头部车企工厂、华熙生物无菌车间、晶能微电子产线,成为“每天都在出工”的通用劳动力。
逐际动力的展台上演着“机器人的运动艺术”。全尺寸人形机器人LimX Oli身高1.65米,31个主动自由度让它在室外场地完成胜利之舞、民族舞,甚至一段刚劲有力的中国功夫。高抬腿时重心稳稳锁定,快速转身时步态自然流畅,其“动态平衡算法”能在重心剧烈变化中保持稳定——这也是全球首个在室外完成Live舞蹈演示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
双轮足机器人TRON 1的表演更显硬核。连续翻越30厘米高的楼梯,从50厘米平台垂直跳落,即便被观众“故意干扰”摔倒,也能依靠下肢力量自主爬起继续任务。“每一次跳跃都是对关节力矩和动态响应的极限测试。”现场工作人员介绍,TRON 1的轮腿结构能适应高落差地形,未来可用于野外侦察、危险环境作业等场景。
星尘智能的Astribot S1则展现了“机器人的日常”。清晨场景中,它准备营养早餐、整理行装,刚柔混合动力学模型确保动作“不伤己、不伤人、不伤环境”;午后的模拟咖啡馆里,绳驱传动设计让它以毫米级精度完成研磨、冲泡;夜晚的“漆扇工坊”,它与观众合作创作非遗漆扇,末端定位精度控制着颜料流动,科技与传统文化碰撞出独特火花。“我们要让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生活。”星尘智能工作人员说,S1的“本体+数据+模型”闭环体系,能让它在千万次交互中持续学习,“就像人类一样,越用越聪明”。
在帕西尼感知科技展台,藏着“智能的基石”。第三代多维触觉传感器矩阵PX-6AX-GEN3首次全球发布,12款不同型号的传感器能以1000Hz频率输出15种触觉信息,0.01N的力识别精度、1000万次的工业级使用寿命,让机器人指尖拥有“人类般的触感”。现场演示中,搭载该传感器的机械臂能轻捏樱桃不破损,也能旋紧0.1毫米公差的轴承,“为具身智能体打通理解物理世界的最后一公里”。
越疆科技发布的新品DOBOT AtomⅡ则重新定义“精密操作”。它左手将轴承旋紧至0.1毫米公差内,右手同步分拣不同规格零件,双脑决策+双臂协同的能力,让工业流水线看到“柔性生产”的未来。工作人员透露,这款国内首款毫米级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已获得数十家全球客户订单,即将在汽车组装、电子制造等场景上岗。
全链条创新+商业化加速,南山构筑机器人生态“护城河”
南山机器人企业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的集体爆发,并非偶然。作为深圳机器人产业的核心集聚区,南山已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从算法模型到场景落地的全链条生态,这种“硬实力+软创新”的双重优势,让“南山智造”在全球竞争中占据先机。
核心技术突破构筑产业壁垒。在机器人“感知-决策-执行”的全链路中,南山企业均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帕西尼的6D霍尔阵列式触觉传感技术,填补了机器人精细触觉的空白;智平方全栈自研的端到端具身大模型GOVLA,泛化能力超越谷歌RT系列;逐际动力的全身运动控制算法,融合强化学习与模仿学习,让机器人步态接近人类;星尘智能的“Design for AI”架构,从硬件设计之初就为AI学习铺路。
产品矩阵覆盖全场景需求。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南山企业构建起丰富的产品谱系:睿研智控的RY-H1灵巧手拥有16个自由度,可实现自适应抓取;科盟创新的PEEK复合材料减速机,减重61%且寿命提升3倍;速腾聚创的Papert 2.0灵巧手,搭载15组触觉传感器实现精准操作。整机层面更是百花齐放,优必选Walker S2工业人形机器人支持7×24小时不间断运行;众擎SE01身高1.7米,解决了机器人自然步态难题。这种“零部件-整机-解决方案”的全链条能力,让南山机器人能快速响应不同行业需求。
商业化落地走在全球前列。南山企业不仅追求技术领先,更注重“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优必选机器人已服务于智慧物流、智慧康养等多个行业,全球部署超万台;越疆科技协作机器人覆盖100多个国家,出货量全球前二;智平方“爱宝”进入车企工厂、半导体产线等真实场景;数字华夏夏澜已服务政务大厅、电网、高校等客户。
“我们不做‘展会机器人’,要做‘上岗机器人’。” 多家企业负责人表达了共同理念。相关数据显示,南山机器人企业已在工业制造、商业服务、医疗康养、家庭陪伴等200多个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2024年相关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
生态协同形成集群效应。南山机器人产业的强大,更在于“抱团发展”的生态力量。智平方携手北大、英伟达、京东构建生态圈;越疆打造具身智能平台,让开发者能训练专属智能体;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动“市场需求牵引的产学研用全链生态”;跨维智能的DexVerse™引擎,为行业提供仿真训练工具。
这种生态协同在大会上得到验证,一家企业的机器人搭载另一家的传感器,采用第三家的算法,再由系统集成商推向客户。“产业链上下游在南山形成闭环,研发周期缩短30%以上。” 相关行业专家评价,这种集群效应让南山机器人产业具备“整体作战”能力。
全国首个商业秘密保护标准落地,南山为机器人创新“上锁”
在技术与产业优势之外,南山机器人产业的领先,更离不开制度创新的护航。今年7月,南山区出台全国首个具身机器人商业秘密保护标准,为企业核心技术筑牢“防护盾”。这一举措,成为南山吸引全球创新资源的关键加分项。
“标准出台前,硬件创新很容易被拆解仿制。”作为全国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商业秘密保护标准的起草参与方,云鲸智能创新(深圳)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机器人的仿生关节设计、传感器布局等创新,传统保密协议难以约束供应链多层流转,“我们曾担心二级供应商泄露关键工艺,却因追溯机制缺失无法追责”。
据悉,该标准首次构建“九大模块化保护体系”,覆盖算法模型、硬件设计、供应链管理等全环节,细化到运动控制参数、导航数据集等技术节点的防护要求。“现在能清晰追溯每个零部件的流转,供应链保密更有底气。”
万兴科技作为深圳南山领先的生成式AI领域企业,也感受到标准的价值。“AI模型的算法、训练数据集若被逆向工程,企业竞争力将严重受损。” 万兴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标准中“防止核心技术被盗用”的要求,为视频创作AI工具等产品提供了明确防护框架,“数据分类分级、加密存储等规定,直接解决了行业痛点”。
南山区政府的这一制度创新,正成为吸引机器人产业高端资源的“磁石”。“人才和资本都看重创新环境的安全性。”行业观察人士分析,标准向全球传递出“南山保护创新”的信号,有助于吸引顶尖AI人才、头部企业落户。目前,南山已集聚机器人相关企业超500家,形成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到产业应用的完整生态,成为全球具身智能领域的创新高地。
从世界机器人大会的精彩亮相,到全产业链的扎实布局,再到制度创新的先行示范,南山机器人产业正以“技术+产业+制度”的三重优势,书写着中国机器人走向全球的新篇章。在深圳南山,创新有土壤,落地有场景,保护有保障,这就是南山机器人产业的底气。
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