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有温度的教育,助力孩子扶摇直上。”这是瓮安二中何宗永老师坚守十余年的带班理念。自2010年从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以来,他始终以“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教育准则,在三尺讲台前深耕不辍,在班主任岗位上倾心付出,用智慧与责任诠释着“
“做有温度的教育,助力孩子扶摇直上。”这是瓮安二中何宗永老师坚守十余年的带班理念。自2010年从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以来,他始终以“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教育准则,在三尺讲台前深耕不辍,在班主任岗位上倾心付出,用智慧与责任诠释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真谛,更用爱心与坚守书写着“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的教育答卷。
匠心筑梦,方法育才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何宗永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从不满足于照本宣科,将“勤奋钻研”刻进日常——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与学案,反复打磨每一堂课的教学逻辑,力求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易懂。在他的课堂上,“多向思维能力”“细心观察能力”“反复动手能力”是高频关键词,他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引导学生跳出思维定式,用生活实例类比数学原理,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多年的教学积累,让他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高分答题技巧”与“考点规律”,同时他也很看重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在2025年黔南州期末统考中,他所带的2603班学生成绩尤为亮眼:黄奥运、黄骐两位同学斩获满分150分,敖嘉鑫147分、杨承露146分……7月统考中,全县数学前七名均出自该班,余得银、敖嘉鑫等同学更在州数学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他对教学的极致追求,更是他“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中找到自信”的教育初心。
温度育人,真情护航
“当初阳未照进校园,他已踏过雾霭走进教室;当星月闪烁夜幕,他才拖着疲惫踏上归途。”这是何宗永班主任日常的真实写照。自2013年担任班主任以来,他始终践行“培养既有独行勇气,又有合群能力的青年”的育人目标,让每个班级都成为充满活力与温暖的“成长共同体”。
在普通C班的管理中,他从不因学生基础薄弱而降低要求。2016届高三(9)班,学校原定本科任务仅8人,他却带着学生“死磕”细节:清晨陪早读、深夜答疑、周末组织错题复盘,最终以34人二本上线的成绩超额完成任务,居普通班第一。在网络B班,他更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19届高三(2)班三年间斩获二十余项校级活动荣誉,班风学风获全校称赞,高考中二本上线人数居同类班级第一;2022届网络A班学生进校时多为全县400—1000名,他通过“小组互助”“目标拆解”等方法激发潜力,最终54人中30人一本上线、51人二本上线。
而2025届网络特尖班的成绩更是令人瞩目:班级获评瓮安县“优秀班集体”,肖钦钦同学以全县物理方向第一名考入北京大学,一本上线率93.2%、二本上线率100%。从“低进高出”到“高进优出”,何宗永用行动证明:教育的温度,能让每个孩子都绽放光芒。
荣誉为阶,芳香未来
十余年来,何宗永老师的付出收获累累硕果:“瓮安县优秀班主任”“黔南州教坛新秀”“瓮安县骨干教师”“高中教学质量一等奖”……近五年,他更是连续获评“教学能手”“优秀教师”,所带班级多次被授予“先进班集体”称号。但他常说:“荣誉不是终点,而是鞭策。”
在他看来,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过程。他教学生“从点滴做起,学会感恩与独立”。疫情期间主动承担线上答疑,暴雨天护送学生回家,为家庭困难的孩子垫付学费……学生们说:“何老师不仅教我们做题,更教我们做人。”
正如他对学生的寄语:“为最纯的梦想,尽最大的努力。”何宗永用十余年的坚守证明,教育的真谛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日复一日的“守望”与“深耕”。他就像一盏灯,照亮学生前行的路;更像一粒种子,在瓮安二中的沃土上,播撒着“善思乐学、协作进取”的希望,静待更多桃李芬芳满天下。
来源:新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