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暑期是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高峰期,但网络世界暗藏风险:沉迷游戏、网络诈骗、隐私泄露、网络欺凌等问题可能威胁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检察官为大家整理了一份网络安全自护指南,助力未成年人安全“冲浪”!
-YAN TA JIAN CHA-
未成年人网络
安全自护指南
暑期是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高峰期,但网络世界暗藏风险:沉迷游戏、网络诈骗、隐私泄露、网络欺凌等问题可能威胁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检察官为大家整理了一份网络安全自护指南,助力未成年人安全“冲浪”!
情景一
小学生小明沉迷某游戏主播,趁父母不注意,用妈妈的手机为主播刷礼物。
法条链接: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四十四条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措施,合理限制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在使用其服务中的单次消费数额和单日累计消费数额,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
小晴是一名初中生,每天放学后都要上网为自己喜欢的明星投票打榜。
法条链接: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四十五条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措施,防范和抵制流量至上等不良价值倾向,不得设置以应援集资、投票打榜、刷量控评等为主题的网络社区、群组、话题,不得诱导未成年人参与应援集资、投票打榜、刷量控评等网络活动,并预防和制止其用户诱导未成年人实施上述行为。
情景三
高一学生小梦遭受了网络欺凌,每天吃不好睡不好,十分难过。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七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网络欺凌行为。遭受网络欺凌的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制止网络欺凌行为,防止信息扩散。
检察官温馨提示:
暑假是孩子们放松身心的好时机,但网络安全不容忽视。家长和孩子们要共同制定暑假每日上网计划,明确规定上网时段与时长;加强支付安全防护,开启青少年保护模式;提高警惕,防范网络诈骗。
希望家长和孩子们共同提高防范意识,让孩子们在网络世界中安全遨游,度过一个快乐、充实的暑假!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