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的人一夜暴富,钱来得快,去得也快,仿佛被一阵风刮走了。而有的人,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甚至有点“傻”,有点“吃亏”,家族却能绵延长久,安稳富足。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有的人一夜暴富,钱来得快,去得也快,仿佛被一阵风刮走了。而有的人,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甚至有点“傻”,有点“吃亏”,家族却能绵延长久,安稳富足。
这中间的差别到底在哪?
我拜访过一位研究易学和国学的老先生,他今年八十有余,精神矍铄。我问他家族兴旺的秘诀,他呷了一口茶,缓缓地说:“哪有什么秘诀,不过是守住了老祖宗传下的几条规矩罢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三不’。”
今天,我把这价值千金的“三不”智慧分享给你,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天道规律。看懂了,悟透了,你的家庭、事业、人生,都会是另一番景象。
老先生说的第一条,就让我醍醐灌顶——福气不能享尽,要懂得留有余地。
《道德经》里讲:“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意思是,一个东西你把它装得满满当登,就很容易溢出来,反而不如不满的时候安稳。
福气也是一个道理。
我老家有个邻居,前几年搞运输发了家,是我们那十里八乡第一个买上豪车的人。那阵子,他真是风光无限,走路都带风。今天请这个吃饭,明天请那个喝酒,说话声音比谁都大,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钱。
结果呢?人一高调,就容易招来是非。生意上的伙伴看他铺张浪费,觉得他不是个踏实干事的人,合作慢慢就少了。亲戚朋友,今天你来借点,明天他来求点,不帮,说你为富不仁;帮了,就是个无底洞。不到三年,豪车卖了抵债,生活又回到了原点,甚至还不如从前。
这就是典型的“福气侧漏”了。
真正有智慧的家族,都懂得“藏富”与“惜福”。这里的“藏”,不是让你把钱埋在地下,而是指:
心态上不自满: 永远保持谦卑和敬畏之心,知道今天的成就,有天时地利,也有贵人相助,并非全是自己的功劳。行为上不张扬: 财不外露,才不外显。闷声发大财,才是最高明的活法。你去看那些真正的顶级富豪,哪个不是生活简朴,为人低调?能量上要回馈: 赚了钱,多做善事,多帮助人。这既是为自己积攒福报,也是在为家族的福气“续费”。记住一句话:天欲其亡,必令其狂。福气满了,就是祸事的开始。 给福气留个缺口,才能源远流长。
老先生端起茶杯,接着说:“人这一辈子,一半的麻烦,都是嘴招来的。”
俗话说,“祸从口出”。一个人管不住自己的嘴,到处说三道四,不仅会败掉自己的运气,更会给整个家庭带来灾祸。
我给你讲个真实的故事。
我有个远房亲戚,在单位里本来干得挺好,领导很赏识他。可他就有个毛病,喜欢在背后议论人。今天说李科长能力不行,全靠关系;明天说王同事刚买的包是假的。
他以为自己说得很小声,其实,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话传来传去,变了味,整个办公室的人都开始疏远他、提防他。本来一个很好的晋升机会,也因为“群众基础”太差而泡了汤。回到家,还把单位的怨气撒给家人,搞得鸡飞狗跳。
在佛家,这叫“口业”。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是会反作用于自身的。
一个家庭想要兴旺,必须要管住嘴:
不议人非: 别人的好坏对错,自有公论,轮不到我们去评价。管好自己,就是最大的修行。不传闲话: 不参与任何八卦,不传播任何未经证实的消息。闲话是是非的温床,离得越远越好。不说怨话: 心怀怨气,嘴里吐出来的就是毒。这种负能量,不仅影响自己,还会污染整个家庭的磁场。一个家的风水,就是家人的言行举止。 当一个家庭里,人人都能说温和、鼓励、感恩的话,这个家的风水自然就好了,福气不请自来。
“最后一条,也是最难的一条,”老先生的表情严肃了起来,“就是不占便宜。”
《论语》里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意思是,追求财富没有错,但必须通过正当的、合乎道义的手段。
为什么不能占便宜?因为你占的每一个小便宜,都在透支你未来最大的资本——信用和人品。
前几年,我们这有个开发商,盖房子的时候为了省成本,用料上缺斤短两,处处“占便宜”。房子刚交工的时候,看起来和别的楼盘没啥区别,价格还便宜,很多人抢着买。
可一过下雨天,问题全出来了:墙壁渗水、地基下沉……业主们天天上门维权,闹得不可开交。这个开发商的名声彻底臭了,后来再也没人敢买他的房子,资金链一断,很快就破产了。
你看,他占的那些材料上的便宜,最后让他付出了整个事业的代价。
老祖宗的智慧告诉我们: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所有命运的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你今天占的便宜,明天一定会以另一种更痛苦的方式让你还回来。吃亏是福: 愿意主动吃小亏的人,往往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从而获得更大的机会和回报。这叫“人情账户储蓄”。守住底线: 做生意,诚信是根;做人,人品是底。为了蝇头小利就突破底线的人,路只会越走越窄。一个家庭,如果家风不正,总想着投机取巧、占人便宜,即便能得到一时的好处,也必定会给子孙后代埋下祸根。而一个崇尚诚信、懂得让利的家庭,才能赢得长久的尊敬与财富。
结语
福气不满,是为人生留有余地;闲话不说,是为家庭扫除祸端;便宜不占,是为未来铺平道路。
这“三不”原则,看似是在约束我们,实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护身符。它不是让我们消极避世,而是教我们一种更高级的生存智慧:顺应天道,厚植德本。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想求快、求多,却忘了,真正能支撑一个家族走过风雨、富过三代的,从来不是一时的聪明和算计,而是那些刻在骨子里的德行与规矩。
朋友们,对于老祖宗的这“三不”智慧,您最认同哪一条?或者您认为在今天,哪一条最难做到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真知灼见,我们一起探讨,共同进步。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启发,请点个【赞】,【转发】给您关心的人,让更多家庭受益于老祖宗的智慧。)
来源:蕊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