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榜一大姐”狂刷7万!父母血汗钱一夜蒸发,警方神操作追回全款!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1 11:58 1

摘要:“8岁女孩,两个月打赏主播7万,成为多个直播间的‘榜一大姐’!”

“8岁女孩,两个月打赏主播7万,成为多个直播间的‘榜一大姐’!”

2025年8月,新疆沙雅县的一对父母发现银行卡里仅剩50元,而7万多元的积蓄竟被8岁女儿偷偷打赏给了主播。更离谱的是,这位“榜一大姐”甚至不知道“火箭”“嘉年华”这些礼物是要真金白银买的,还以为是在“玩游戏”。

今天,我们就来深扒这起“未成年人天价打赏案”,看看法律如何让“熊孩子”的冲动消费变成“无效交易”,以及家长该如何避免踩坑!

案件回顾:8岁女孩如何成为“榜一大姐”?

时间线:

- 2025年4月:8岁女孩小尼(化名)经常拿父母手机玩,无意间记住了支付密码;

- 4-6月:小尼被直播间夸张表演吸引,模仿大人刷“火箭”“嘉年华”,累计打赏71803元;

- 6月30日:父母发现存款只剩50元,紧急报警;

- 8月10日:在警方协助下,平台全额退款。

关键细节:

- “榜一大姐”的消费习惯:单次最高打赏5000元,完全超出儿童认知;

- 警方神操作:调取银行流水、固定证据、反复沟通平台,最终成功追回全款。

法律分析:为什么这笔钱能全退?

根据《民法典》第20条,8岁以下儿童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所有打赏行为均无效,家长有权要求平台全额退款。

法律提醒:

- 8岁以下孩子打赏=无效,家长可100%追回;

- 8-18岁孩子打赏,若金额远超零花钱水平,家长也可主张“行为无效”。

为什么有些家长追不回钱?关键在证据!

本案能成功退款,离不开警方的精准操作:

1. 银行流水:证明消费时间与孩子使用手机时间吻合;

2. 身份证明:提供孩子出生证,确认年龄;

3. 监护人声明:书面否认授权,拒绝追认打赏行为。

平台为何愿意退钱?法律+舆论双重压力

本案中,平台最终配合退款,原因有三:

1. 法律强制:《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平台建立退款机制;

2. 警方施压:民警十余次沟通,引用《民法典》《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3. 公关考量:若拒不退款,可能面临舆论风暴和监管处罚。

小尼的案例绝非个例,每年因未成年人打赏引发的纠纷超万起。

提醒所有家长:

“手机别乱给,密码要保密,否则下一个‘榜一大姐’可能就是你家的娃!”

来源:微知亲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