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为啥这么“能打”?ROE数据里藏着答案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1 12:08 1

摘要:最近翻了翻白酒行业的最新数据,有点感慨,这行业确实“能打”就说净资产收益率(ROE)吧,这指标是衡量企业用自己钱赚钱的能力,数值越高说明越会“生钱”2024年全行业的数据一出来白酒依然是顶流:山西汾酒以38.60%的ROE排第一,茅台紧跟着38.37%,泸州老

最近翻了翻白酒行业的最新数据,有点感慨,这行业确实“能打”就说净资产收益率(ROE)吧,这指标是衡量企业用自己钱赚钱的能力,数值越高说明越会“生钱”2024年全行业的数据一出来白酒依然是顶流:山西汾酒以38.60%的ROE排第一,茅台紧跟着38.37%,泸州老窖30.32%,五粮液24.7%,洋河12.85%,连曾被质疑“增长乏力”的舍得都有4.63%,放A股里比,这成绩相当能打,2024年A股平均ROE才9.2%,白酒龙头们直接碾压。

到了2025年一季度势头没降,汾酒单季ROE冲到17.97%,茅台和五粮液都过了10%,泸州老窖9.43%,洋河7.02%,舍得4.75%,要知道今年经济大环境不算热很多行业利润都缩水,

白酒这表现确实稳。

那问题来了,白酒凭啥能一直保持这么高的ROE?说白了,是人家“会赚钱”的本事刻在骨子里。

我们先来看下品牌,高端白酒早不是单纯的酒了,是“社交工具”“面子象征”比如茅台,飞天茅台出厂价969元,终端能卖到2800元以上,中间差出一千多块,这差价不是因为成本高是大家认这个牌子,请客喝茅台有面儿,送礼拿茅台体面,这种品牌溢价直接推高了利润,茅台2024年毛利率94%,意思是卖100块的东西,成本才6块,汾酒的青花系列也一样,在北方市场越卖越贵,毛利率三年涨了8个百分点,利润自然往上蹿。

再看下钱怎么用,白酒企业的“先款后货”模式特别讨巧,经销商得先打钱订货,酒企收到钱再发货,2024年底,茅台账上有237亿“合同负债”(就是经销商提前打的钱),五粮液、汾酒也都超过150亿,这相当于酒企不用自己掏钱生产,先拿经销商的钱进货、酿酒,钱在自己账上躺着还能生利息,这种模式让酒企的现金流特别健康,资本周转效率高,同样的钱,人家能转更多圈赚更多钱。

还有就是成本控制,头部酒企这几年都在“抠利润”,茅台扩建基酒产能,2024年基酒产量突破6.6万吨,规模化生产后,每瓶酒的成本摊得更薄,汾酒改造生产线用智能车间酿酒,生产周期缩短15%,人工成本降了20%,这些省下来的钱最后都变成了利润表上的数字,推高ROE。

高ROE的好处最直接的是抗风险,经济不好的时候消费收缩很多行业只能降价甩货利润暴跌,但白酒龙头有“利润垫”茅台2024年ROE快38%就算销量降点利润也不会太难看。

2013~2015年行业低谷期,茅台、五粮液ROE还保持在25%以上,而一些小酒企早就亏得扛不住了,有了利润垫酒企敢“控量挺价”不跟着降价慢慢等市场恢复。

更关键的是高ROE能吸引资金,2024年白酒板块被公募基金重仓的比例超过12%,比A股平均高出一大截,资金往这儿涌股价稳估值也稳,反过来又支撑了企业的融资能力,这些年白酒企业扩产、投研发钱从哪儿来?靠的就是高ROE带来的“借钱成本低”“市场信任度高”。

当然,白酒也不是没有挑战,年轻人不爱喝高度酒了,区域小酒企还在打价格战,高端酒提价空间也越来越小,但看数据就知道头部酒企的ROE没掉链子,2024年~2025年一季度,该高的还是高,该稳的还是稳,这大概就是白酒的“底气”:不是靠运气赚的钱,用品牌、用效率、用模式攒出来的“真本事”有了这本事,不管周期怎么晃它都能站得稳。

以上思维逻辑仅供参考!

来源:股渣王老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