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护苗,悦享夏日——内蒙古各级工会开展夏令营活动纪实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1 12:08 1

摘要:“站在这儿往下看,能想象到当年戍边战士在这里守护家园的场景,突然间就懂了什么叫作‘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光是说爬上来的坚持,更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自豪感,回去之后,我要把这种‘向上攀、不停步’的劲用在学习和生活中,像长城一样踏实又坚定。”这是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

“站在这儿往下看,能想象到当年戍边战士在这里守护家园的场景,突然间就懂了什么叫作‘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光是说爬上来的坚持,更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自豪感,回去之后,我要把这种‘向上攀、不停步’的劲用在学习和生活中,像长城一样踏实又坚定。”这是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组织的首批600名职工子女赴京参加全国总工会夏令营活动中一名孩子的心灵感悟。

7月以来,内蒙古各级工会陆续启动夏令营活动,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劳动教育、励志教育、科普教育、健康文明教育等,引导职工子女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培树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健康生活理念,使孩子们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工会组织与社会各界的温情温暖,搭建起工会组织服务困难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牧民工、边境职工、少数民族职工等群体,守护祖国花朵、共筑美好未来的桥梁。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命密码,爱党情怀是涵养家国担当的源泉。全区各级工会以夏令营为载体,深耕红色教育沃土,通过一个个具象化的实践、一次次沉浸式的感悟,让红色火种在青少年心中点燃,让爱党情愫在成长轨迹中扎根,既践行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更以工会的温度与担当,为职工子女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爱党情怀生生不息。

乌兰察布市总工会于8月5日至8日组织60多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牧民工、边境职工、少数民族职工等群体子女赴北京开展2025年工会夏令营活动,孩子们参观了天安门广场、故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军事博物馆、科技博物馆等,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红色教育,开阔了思想视野,传承奋斗精神,激发了报国之志。

科左后旗总工会于7月14日组织20名职工子女赴辽宁抚顺、沈阳开展“红色记忆·薪火相传”夏令营活动。在抚顺红色教育基地,革命先辈的手稿、用过的武器,让孩子们仿佛看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讲解员讲述的抗联故事,让“爱国”二字有了更沉重的分量。

扎赉特旗总工会于7月7日开展“童心向党 ‘工’伴成长”夏令营活动,40余名职工子女在哈尔滨参观了731部队罪证陈列馆,阴暗的展厅里,一件件残忍的实验器具、一张张受害者的照片,让空气变得异常凝重,孩子们低着头,握紧拳头,当听到“无数无辜生命在这里逝去”时,有人小声啜泣。走出展馆,阳光格外刺眼,一个孩子说:“我要好好学习,让这样的历史不再重演。”这份对和平的珍视,对伟大抗战精神的弘扬,成了此次夏令营活动最深刻的印记。

通辽市总工会于7月16日举办“薪火相传 筑梦未来”夏令营活动,自治区先进工作者、通辽市图书馆副馆长林雪丽讲述了如何推着流动图书车走进牧区、学校,让更多人爱上阅读的故事;文博院院长孟祥昆分享了守护文物、传承文化的坚守,“一件文物修复需要几个月,就像做人要耐得住性子”的话语,让孩子们若有所思。交流结束后,参加活动的40名孩子争相与劳模合影留念,不少人在日记里写下了“要像他们一样辛勤努力,从小热爱劳动,刻苦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的励志话语。

扎赉特旗总工会组织40余名职工子女参观731部队罪证陈列馆

探索历史长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沉淀的文明瑰宝与精神力量,是滋养青少年成长的深厚底蕴。工会教育引领职工子女探寻历史脉络、触摸文化肌理,既是对“传承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时代命题的生动回应,也是以实际行动为青少年搭建起感知历史厚度、涵养民族情怀的成长平台,让他们在行走与感悟中读懂文化传承的意义,在铭记与思考中厚植家国担当的底色。

二连浩特市总工会于7月18日至21日举办首次职工子女夏令营活动,在为期4天的活动中,30名孩子先来到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升旗仪式,之后走进故宫、颐和园、博物馆、科技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在动物园、海洋馆,孩子们通过近距离观察陆地生物与海洋生物,了解他们的生存现状和生活习性,丰富了知识储备,激发了保护动物和大自然的责任感。

四子王旗总工会于8月1日组织30名孩子走进武川博物馆,了解了北魏六镇的风云历史,感知了阴山脚下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千年历史脉动,理解了北疆文化的一个历史侧面,进一步增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

阿尔山市总工会于8月1日至3日组织30名职工子女到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探秘大峡谷,游览天池、杜鹃湖、石塘林等自然景观,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激发了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美好热情;在非遗树皮画传承基地,同学们亲手制作树皮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萌生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志向;在呼伦贝尔七仙湖草原,打开传说之门,体验蒙古包拼图、蒙古式摔跤,通过草原拔河挑战培养“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

二连浩特市总工会组织带领30名孩子参观故宫

点亮科创之光,激发科学探索热情

科学技术是民族进步的火炬与引擎,是激励青少年奋进的澎湃力量。工会在夏令营活动中教育引领职工子女点亮科创思维、勇攀科学高峰,既是对“坚持创新驱动、建设科技强国”时代号召的积极践行,也是以务实举措为青少年搭建起探索科学奥秘、培育创新精神的实践舞台,让他们在动手与探究中领悟科技创新的价值,在钻研与突破中夯实技能报国的根基。

凉城县总工会于7月30日组织30名职工子女走进伊利健康谷,参观全球领先的智能化生产线,了解“一杯牛奶的诞生过程”。通过VR虚拟牧场体验、趣味互动实验等环节,孩子们不仅学到了乳品知识,更深刻感受到科技如何改变生活。随后,在自然博物馆中,孩子们真切地感受从远古恐龙化石到草原生态系统、从矿产资源到动植物标本的演变过程。还沉浸式体验“草原变迁”互动展,在趣味探索中读懂自然的奥秘,学习动植物知识,激发了了解自然、学习科技、改变生活的浓厚兴趣。

科左中旗总工会于7月15日举办“工会伴成长 夏日趣研学”夏令营活动,20余名职工子女参观了华夏脊梁科学家功勋馆,钱学森放弃国外优渥条件回国造导弹的故事、袁隆平在稻田里研究杂交水稻的身影,让孩子们肃然起敬。“袁爷爷让大家不挨饿,太伟大了”、“钱爷爷真勇敢”的小声议论,道出了他们对科学家的崇敬。科技馆的“小球旅行记”装置前,孩子们围着轨道调整挡板,看着小球在齿轮、传送带间穿梭,不亦乐乎;在“怒发冲冠”实验中,一个男孩站上绝缘台,头发竖起来的瞬间,周围爆发出阵阵笑声,却没人注意到他悄悄记下了“静电原理”的图解。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在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种子。

凉城县总工会组织30名职工子女参观自然博物馆

全区各级工会持续开展的夏令营活动,既是“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内蒙古篇”在职工子女中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服务职工的新的手段和载体。一次次多姿多彩的暑期成长之旅,引领广大职工子女学习了知识、拓展了视野、启迪了思想、净化了心灵、锤炼了品格,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