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由K5 Global、强生旗下风投JJDC、Bezos Expeditions (贝索斯个人投资公司)和 Wellington Management十余家机构组成的财团,以2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1亿)闪电收购无创肿瘤消融机器人企业HistoSon
一场多家医疗科技巨头参与的竞购战尘埃落定。
近日,由K5 Global、强生旗下风投JJDC、Bezos Expeditions (贝索斯个人投资公司)和 Wellington Management十余家机构组成的财团,以2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1亿)闪电收购无创肿瘤消融机器人企业HistoSonics多数股权。
今年此前曾有新闻报道,美敦力、GE医疗等巨头组成的财团曾开出25亿美元报价收购HistoSonics。最终,这一多家巨头争相竞购的企业,花落在融资阶段就多次投资HistoSonics的强生。
这笔收购显露了强生在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又一布局。2019年,强生以34亿美元现金对价,外加最高可达23.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收购腔镜手术机器人公司Auris Health。本次收购,则是再次押注肿瘤消融手术机器人。
肿瘤介入消融机器人覆盖的疾病基数庞大,可渗透空间较大。根据百德医疗招股书,2021年,国内肿瘤消融治疗手术量超过30万台,全球肿瘤介入消融手术量预计更大。此外,介入消融手术在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良性结节中增长也很快。
强大的财团支持,有望加速肿瘤消融手术机器人发展,增加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在全球肿瘤消融中的市场份额。
HistoSonics产品示意图
多家巨头竞购,含金量有多高?在医学领域,外科手术一直面临着一个艰巨的挑战:在清除病灶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这不仅是患者康复的关键,更是外科手术追求的终极目标。HistoSonics 的出现为这一难题带来了突破性的解决方案,其被多家巨头竞购也正是源于此。
HistoSonics 之所以能够吸引多家巨头竞购,凭借的是两大核心竞争力:一是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HIFU),二是先进的机器人平台。这两项技术的结合,让肿瘤消融这项微创技术精准性得到提升,有望扩大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在肝癌、肾癌、前列腺癌等疾病中的应用。
HistoSonics发展的关键里程碑
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并非新概念,它早已成为肿瘤介入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常见的消融方法包括射频消融(RFA)、微波消融、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冷冻消融、激光消融和不可逆电穿孔等。在国内肿瘤介入消融手段中,高强度聚焦超声不是主流运用手段,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应用较为广泛,两者占比超过70%。
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方向性、组织穿透性和可聚焦性,将超声波聚集到焦点,精准地破坏病变组织,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与传统消融方法相比,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对靶区周围组织几乎没有损伤或仅有极其微弱的损伤。
HistoSonics 通过聚集高振幅、极短的脉冲声波,从目标组织中自然存在的气体中诱发“气泡云”。在液体中,由于超声波的高能量导致形成微小气泡。这些气泡在超声波的压力作用下快速膨胀和收缩,最终崩溃。空化气泡在崩溃时产生极高的局部压力和温度,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和微射流。这些冲击波和微射流会对周围的细胞膜和细胞器造成机械损伤,导致细胞结构的破坏和死亡。
从HistoSonics宣称,其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Histotripsy 通过使用短暂的高幅度脉冲来机械性地破坏组织。此方法能够精确控制破坏范围,避免对周围健康组织造成热损伤,与传统的HIFU 技术不同。
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空化效应必然会带来热效应,和传统HIFU差别不大。
2023 年,HistoSonics 的 Edison Histotripsy 系统获得美国 FDA 的 de novo 批准,可用于非侵入式治疗肝部肿瘤及其转移病灶。肝癌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健康问题。肝细胞癌(HCC)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每年约有 84 万的新发病例和 78 万的死亡病例。Edison Histotripsy提供的非侵入式治疗方式为早期肝癌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在国内,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已经形成了成熟应用。主要参与者包括海扶医疗、沈德医疗。海扶医疗海扶刀适应症包括: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胎盘植入、乳腺癌、乳腺纤维瘤、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胰腺癌、软组织肿瘤、原发性骨肿瘤、转移性骨肿瘤、肾细胞癌、肾脏良性肿瘤、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等。在临床实践中,聚焦超声消融技术也用于剖宫产瘢痕妊娠、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等疾病的治疗,目前的临床证据显示聚焦超声消融治疗以上妇科良性疾病是安全有效的。
机器人平台提高精准性HistoSonics的第二大优势是机器人平台,实现实时成像和机器人控制,提高肿瘤消融的精准度。
在医学领域,理想的消融技术应当具备范围精准可控、误差小、对周围组织损伤小等关键特点。然而,传统消融技术在面对复杂肿瘤时,常常因穿刺定位不精准而面临诸多挑战:超声引导定位难、治疗效果评估难、出血控制难。
HistoSonics所在肿瘤介入消融赛道一大难题是穿刺定位精准性问题。在传统的肝癌微创经皮介入消融手术中,医生会在超声或CT、核磁共振等的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的方式对肿瘤组织完成消融治疗,诱导肿瘤细胞坏死及肿瘤组织的局部灭活,但常面临着肿瘤难以识别、穿刺路径难以精准设计和控制的难题。
定位消融精准性低不仅容易损伤周围组织,还可能导致肿瘤复发风险增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研究证实:对于符合米兰标准的肝细胞癌(HCC),手术切除比射频消融(RFA)具有更高的远期生存率和更低的复发率。即便对于直径小于 2 厘米的 HCC 患者(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最好的群体),手术切除的生存率和复发率也优于 RFA。特别是当 HCC 位于肝脏表面、肝内大血管和胆管旁、紧邻膈顶、胆囊和胃肠道等特殊部位时,由于担心并发症,射频消融往往难以彻底,复发率更高。这也是为什么微创的消融治疗没有替代肝脏切除术成为根治 HCC 的首选方法。
HistoSonics 的机器人平台 Edison 平台通过集成机械臂、超声探头、影像显示屏和控制面板,实现了在连续实时可视化和控制下监测组织的破坏情况。内置微型计算机能够实时处理影像并精确控制机械臂的运动,从而实现精准定位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实时影像技术(如超声成像或MRI)引导Histotripsy,确保超声波焦点准确定位于肿瘤组织。实时成像不仅可以帮助精确定位,还可以监控治疗效果,确保肿瘤组织被完全破坏,同时保护周围健康组织。
从临床数据来看,HistoSonics 的技术平台表现卓越。今年初,该公司公布的临床试验覆盖了 47 例患者,涵盖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两类。数据显示,九成患者在治疗一年后实现局部肿瘤控制。所有入组患者此前均曾尝试手术、放疗或消融等标准疗法,或因身体条件不符而被判定不适合上述治疗。
从商业化角度来看,HistoSonics 表现也很亮眼。该公司表示,已有 2,000 多名患者在美国 50 多个中心接受了 Edison 系统治疗,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再安装 50 台设备。这一快速的市场渗透不仅反映了 HistoSonics 技术的临床价值,也表明了其在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
在国内,多家企业也在积极探索经皮穿刺机器人的研发。穿刺机器人通过医学图像三维重建、穿刺路径规划和机器人导航定位等技术,辅助医生完成穿刺手术,显著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在肝癌领域,北京奥达智声推出的木星 - 智能软组织穿刺介入导航手术机器人,实现了超声导航与毫米级精准穿刺的完美结合。卓业医疗获批的 AI 经皮穿刺手术导航机器人,适用于肺和腹部实体肿瘤(如肺癌、肝癌等)的经皮穿刺活检、消融治疗、粒子植入等微创介入手术。
商业化放量挑战何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结合手术机器人平台再度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外科手术领域的一大突破。然而,要实现这一技术的广泛临床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不仅涉及技术层面,更涵盖了临床实践、产业转化以及商业化运作等多个维度。
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要获得更广泛的临床采纳,仍需更多高级别的临床证据支持。在肿瘤治疗领域,尤其是肝细胞癌(HCC)的治疗中,医生不会仅仅因为技术的微创性而忽视肿瘤根治的原则。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肿瘤的有效性、安全性和长期获益仍需通过大规模、多中心、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再到广泛推广,往往需要漫长的技术推广期。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结合手术机器人平台也不例外。这一过程中,需要突破的不仅是技术本身的成熟度,还包括标准落地、支付体系和临床培训体系的建设。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在技术积累方面,国内外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技术推广方面,涉及商业化运作、医保支付和后续体系建设,才是最具挑战性的部分。
外科手术的自动化、微创化是发展趋势。HistoSonics的发展历程提示,技术交叉创新和融合的潜力,将高强度聚焦超声和超声引导可视化融合,为肿瘤消融手术带来新的技术创新。
• 实施超声导航+毫米级精准穿刺,奥达智声用自研穿刺导航机器人打破医术壁垒——动脉网
• Histotripsy治疗肝癌——介入资讯
• 陈哲宇 | 肝细胞癌射频消融的利和弊——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来源:乔布斯北京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