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以笔墨重塑经学传统的时代魅力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1 10:50 1

摘要:8月10日,潍坊市美术馆内,一场以郑玄文化为主题的书法绘画创作展隆重开幕。这场由潍坊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文旅局、峡山区管委会等联合主办的活动,不仅是对东汉大儒郑玄的致敬,更是一次让千年文脉与当代艺术对话的尝试。在“文化自信”成为时代关键词的今天,潍坊以书画为

8月10日,潍坊市美术馆内,一场以郑玄文化为主题的书法绘画创作展隆重开幕。这场由潍坊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文旅局、峡山区管委会等联合主办的活动,不仅是对东汉大儒郑玄的致敬,更是一次让千年文脉与当代艺术对话的尝试。在“文化自信”成为时代关键词的今天,潍坊以书画为媒,让郑玄这一历史文化名人在新时代焕发光彩,也展现了这座城市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

郑玄是潍坊高密人(今属潍坊峡山区),作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遍注儒家经典,包括《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尚书》等,形成了“郑学”,对后世经学影响深远,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走向。

在潍坊的历史文化版图中,郑玄不仅是地方文化的代表,更是齐鲁“崇文重教”传统的象征。郑玄融合今古文经学,打破学派壁垒,推动了汉代经学的统一与发展,其学术思想成为潍坊文化中“重学崇文”传统的重要源头之一。另外,郑玄曾隐居授徒,弟子数千,其治学精神对潍坊后世的教育传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地流传关于郑玄的民间故事,如“郑玄勤学”“郑君草”等,也丰富了潍坊的民间文化内涵。潍坊此次以书画展的形式聚焦郑玄,既是对地方文化名人的深度挖掘,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实践。

郑玄的学术成就多以典籍形式流传,如何让晦涩的经学注解变得可感、可触?潍坊选择用书法和绘画这一直观的艺术形式,将郑玄的学问与精神可视化。书画家或挥毫书写郑玄注经的名句,或以其生平故事入画,使观众在审美体验中感受“郑学”的博大精深。这种“以艺载道”的方式,既降低了公众接触传统文化的门槛,也为古籍活化提供了新思路。

近年来,潍坊在文化强市建设中,不断强化历史名人的当代价值。从郑玄到李清照,从陈介祺到郑板桥,潍坊善于将历史资源转化为文化品牌。此次郑玄文化主题展览,正是这一思路的延续——通过学术研究、艺术创作、文旅融合等多维度发力,让郑玄从史书中的“大儒”变成可亲近、可传播的城市文化符号。

这场郑玄文化书画展,是潍坊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深情回望,也是面向未来的创新宣言。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潍坊正以文化名人为支点,撬动历史与当下的对话,让千年前的古人智慧在笔墨丹青中熠熠生辉。而这,或许正是“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的生动实践。

记者 王玉龙

来源:鲁网潍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