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11日18时未来三天强降雨“接力”,多地严防次生灾害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0 04:39 1

摘要:近期,我国天气形势复杂多变,一场持续三天的强降雨过程正蓄势待发,即将在多个地区掀起“风雨浪潮”。从气象部门的详细预报来看,未来三天(8月9日20时 - 12日20时),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将迎来不同程度的降雨,部分地区还伴有大风天气,这无疑给当地的交通、农业、居

近期,我国天气形势复杂多变,一场持续三天的强降雨过程正蓄势待发,即将在多个地区掀起“风雨浪潮”。从气象部门的详细预报来看,未来三天(8月9日20时 - 12日20时),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将迎来不同程度的降雨,部分地区还伴有大风天气,这无疑给当地的交通、农业、居民生活等带来诸多挑战。

在这一时段,强降雨的“战线”拉得较长,涉及范围广泛。黑龙江北部、江苏中部、安徽中北部、河南南部、湖北中北部和西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川西高原东部、四川盆地、重庆大部、贵州北部、云南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都将被大到暴雨笼罩。

其中,四川盆地中西部和南部、贵州西北部、湖北西部和东部、河南东南部、安徽西部和东部、江苏中部等地部分地区更是会遭遇大暴雨的猛烈“攻击”,降雨量预计在100~220毫米之间。如此大的降雨量,在短时间内集中落下,就像天空被打开了一个巨大的“水龙头”。

城市中,低洼地带很容易形成积水。道路可能会变成“河流”,车辆行驶困难,甚至被困水中,导致交通瘫痪。居民出行也会受到极大影响,步行者可能会被积水没过脚踝甚至膝盖,增加滑倒和溺水的风险。

在农村地区,大量的降雨会使农田积水严重。农作物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根系无法正常呼吸,会导致烂根、死亡,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强降雨还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山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内蒙古西北部部分地区有5~6级风。大风可能会吹倒广告牌、临时建筑等,对过往行人和车辆造成安全隐患。走在路上,突然袭来的大风可能会让人站立不稳,甚至被吹倒受伤。

进入这一时段,降雨的“战场”有所转移。内蒙古东南部和中部、江淮、上海北部、江汉大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

其中,安徽中部、江苏中南部、湖北东部和南部、四川盆地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又将成为暴雨或大暴雨的“重灾区”,降雨量在100~200毫米之间。这些地区在前一天可能已经经历了一定程度的降雨,土壤含水量饱和,再次遭遇强降雨,发生次生灾害的风险进一步增加。

城市内涝可能会更加严重,排水系统面临巨大压力。如果排水不畅,地下车库、地下室等低洼场所可能会被淹没,造成财产损失。在交通方面,道路积水可能导致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运营受阻,影响市民的正常出行。

对于农业来说,持续的强降雨会使农田湿度过大,容易引发病虫害。农民需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否则可能会导致农作物大面积减产。

同时,内蒙古西北部、新疆沿天山地区、四川盆地中部等地部分地区有4~6级风。大风可能会影响航空运输,导致航班延误或取消。在户外作业的人员,也需要注意防范大风带来的危险,避免在高空作业或靠近易被风吹动的物体。

到了这一时段,强降雨进入“收尾”阶段,但威力依然不容小觑。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甘肃中东部、江淮大部、江汉大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

其中,江苏中部、湖北西部、重庆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降雨量在100~180毫米之间。虽然降雨范围相对前两日有所缩小,但局部地区的降雨强度仍然很大。

经过连续三天的降雨,土壤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极限。即使降雨强度有所减弱,仍然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特别是在山区,居民需要密切关注山体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撤离到安全地带。

在城市中,持续的降雨可能会对城市的基础设施造成损坏。例如,道路可能会出现裂缝、塌陷等情况,桥梁、隧道等也可能受到影响。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市民的出行安全。

此外,内蒙古部分地区有4~6级风。大风可能会吹起沙尘,影响空气质量。对于呼吸道疾病患者来说,可能会加重病情。同时,大风也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吹倒农作物,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面对这场持续三天的强降雨过程,气象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准确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网络等多种渠道,将天气信息传递给广大民众,让大家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应急管理部门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组织了抢险救援队伍,储备了必要的抢险物资。一旦发生灾害,能够迅速响应,开展救援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交通部门加强了对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的巡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在积水路段设置警示标志,引导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同时,根据天气情况合理调整公共交通运营计划,确保市民的出行需求。

水利部门密切关注河流、水库的水位变化,做好防洪排涝工作。提前开启排水闸门,降低河道水位,确保城市排水畅通。

作为公众,我们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在降雨期间,尽量避免外出。如果必须外出,要避开积水路段,注意远离高压线、变压器等电力设施,防止触电事故发生。遇到强对流天气时,要尽快进入室内躲避,不要在大树下、电线杆旁等危险地方停留。

未来三天的强降雨过程,是对我国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的一次考验。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信心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共同度过这场天气难关。

来源:鹤岗气象早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