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在田野②丨李蒙:让南荻变身“软黄金”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1 10:30 1

摘要:“你看到的这些‘芦苇’,其实绝大部分是我国特有芒属植物南荻。”湖南农业大学副教授李蒙说,南荻与芦苇外观相似,但是两种不同的植物。相比芦苇,南荻木制纤维质量优,生物质产量高,开发价值大。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盼盼 通讯员 庹炼 青晓彤

8月,光热充足,洞庭湖里水草疯长,芦苇荡营造出无边绿意。

“你看到的这些‘芦苇’,其实绝大部分是我国特有芒属植物南荻。”湖南农业大学副教授李蒙说,南荻与芦苇外观相似,但是两种不同的植物。相比芦苇,南荻木制纤维质量优,生物质产量高,开发价值大。

李蒙在观察南荻长势。本文图片均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胡盼盼摄

洞庭湖水草中,芦苇占三成,南荻占七成。南荻曾以生物质支撑起造纸产业群,创造了巨大经济价值。2019年,洞庭湖区造纸业陆续退出后,无人收割的南荻带来生态退化和火灾隐患。

“南荻造纸,只利用了其1/3的原料,没被利用部分的不当排放将带来环境污染。”李蒙说,在芒属植物生态应用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主任易自力教授的领衔下,团队研发出国际领先的新技术,将南荻制备成低聚木糖、纳米纤维素等生物基材料,能实现零排放、高价值的利用。

8月9日,记者在湖南农业大学芒草生物质成分分析室看到,在一个形似电饭煲的高温反应器里,加入水的南荻粉末,经过长时间分段蒸煮,就可以提炼出低聚木糖和纳米纤维素。

李蒙在实验室提取南荻中的低聚木糖。

低聚木糖具有优质代糖和超级益生元功效,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等领域,国内需求缺口达15万吨之多。纳米纤维素也在多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李蒙和团队成员发现,10吨南荻就能产出1吨低聚木糖和2吨纳米纤维素,价值在30万元以上。

洞庭湖是我国最大的南荻产区,面积达100多万亩。如果将其用于提取低聚木糖等生物基材料,南荻就变身“软黄金”。目前,湖南农业大学已与相关公司合作,实现成果转化。

“实现这一突破,经历了很多困难。”李蒙称,把一株野草变成重要的生物原料,要跨越农业到工业的这道鸿沟。法理工农的交叉学科背景,为李蒙的研究提供了强大支持。他发现,好的工业品,是种出来的,品种、田间管理直接决定工业材料的性能。

李蒙带着学生测量南荻的高度。

盛夏,位于湖南农业大学浏阳基地的洞庭湖南荻核心种质资源库里,250多个品种的南荻郁郁葱葱。这是我国最大的南荻种质资源库。

繁茂的南荻丛中,枝叶密不透风,体感温度接近40℃。为做好对比试验,李蒙正带着学生们测量南荻的高度,笔记本上记下一株株南荻的长势情况。“待到收割时,把南荻送到加工厂测试,高下立判。”

寻找南荻种质资源的过程,充满危险。2020年8月,李蒙和团队成员在西洞庭寻找南荻时迷路了。天已黑,恰逢洞庭湖涨水,来时的路被淹没。在遮天蔽日的芦苇荡中,手机没有信号,也分不清东西南北。“稍有不慎会陷入沼泽和湿地中。花了三个小时,我们才走出‘迷魂阵’。”想起那次经历,李蒙依然后怕。

李蒙从南荻中提取的材料。

在南荻的工业化利用中,测试标准和加工机械也是一片空白,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从零起步。

为此,李蒙花了5年时间,走访了全球多个国家的知名大学和企业,起草了“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化学成分的测定”系列行业标准。为加快研究进度,李蒙曾在10天内辗转5个国家。

在李蒙的实验里,记者发现,不少加工设备看着有些粗糙。“这是我自己生产的加工设备,不好看,但实用。”李蒙说,国内几乎没有工厂生产南荻的加工利用设备,他只好自学工业设计、车床操作等技能。几年下来,他造出了十几台南荻加工利用“设备”。

李蒙在车上工作。

在不少人看来,1987年出生的李蒙“有科研天分”,其实背后是无尽的努力。结束了湖南农大浏阳基地的南荻观察工作后,同行人皆疲惫不堪。在返回湖南农大的车上,大家昏昏欲睡,李蒙拿开电脑,努力克服晕车的不适,在摇摇晃晃中飞快地敲打着键盘。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