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榆中山洪爆发,已致10死33失联,33张现场图片曝出,触目惊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9 02:16 1

摘要:8月的北方,本应是秋意渐显的时节,却在甘肃兰州榆中县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降雨打破了平静。从7日晚开始,密集的雨线像断了线的珠子,不断砸向这片土地,谁也没想到,这场雨会以如此猛烈的姿态,掀起一场关乎生命与安全的考验。

8月的北方,本应是秋意渐显的时节,却在甘肃兰州榆中县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降雨打破了平静。从7日晚开始,密集的雨线像断了线的珠子,不断砸向这片土地,谁也没想到,这场雨会以如此猛烈的姿态,掀起一场关乎生命与安全的考验。

雨势在深夜里愈发汹涌。8日0时,榆中县兴隆山的观测数据显示,这里的降雨量已达到140.7毫米——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数字,对于常年降雨量相对平稳的区域来说,如此短时间内的强降雨,如同天空突然决堤,大量雨水来不及渗透、排流,迅速在地表汇聚成股。很快,兴隆山的降雨量观测基站在湍急水流的冲击下失去了踪迹,仿佛被这场狂暴的自然力量瞬间吞噬,此后的雨势,只能通过人们的直观感受和周边区域的变化来判断。

雨水汇聚的速度远超想象。街道上原本清晰的路沿很快被淹没,积水从脚踝迅速涨到小腿、腰部,原本供人通行的路面变成了咆哮的“河道”。浑浊的水流裹着泥沙、树枝甚至石块,顺着地势奔涌而下,所到之处,沿街的店铺卷帘门被冲击得哗哗作响,一些放置在门口的杂物被轻易卷走,消失在水流深处。

更令人揪心的是河道的变化。平日里或许只是涓涓细流的河道,在短时间内被雨水灌满,水位急剧上涨,原本坚固的河堤在持续冲击下出现了松动。靠近河道的部分设施首当其冲,一些临时搭建的棚子被水流掀翻,固定设施的钢架在冲击下扭曲变形。停放在路边的车辆,此刻成了水中的“孤岛”,但很快,随着水位继续攀升和水流速度加快,不少车辆像漂浮的玩具一样被推着移动,有的撞上了路边的护栏,有的被卷向更远的地方,车身在碰撞中留下明显的划痕,甚至有车辆被冲到河道中央,在浑浊的水中时隐时现。

道路也没能幸免。部分路段的路基在长时间浸泡和水流冲击下出现了垮塌,原本平整的路面裂开了长长的口子,露出下方的泥土和石块,通行被迫中断。从高处望去,原本连贯的道路像被撕开了一道口子,一边是积水的路面,一边是塌陷后形成的土坡,让人看着心惊。

这场灾害的影响,最终落在了最沉重的地方。截至8日15时30分,经过各方统计,这场山洪已造成10人死亡,33人失联。这组数字像一块巨石,压在无数人的心头上,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牵挂与担忧。

随着现场画面和消息在网络上传播,网友们的讨论迅速升温,字里行间满是对灾情的关注和对受灾群众的牵挂。

有网友盯着140.7毫米的降雨量陷入沉思:“短时间下这么多雨,相当于把一个大型泳池的水在几小时内泼到一个区域,地面根本承受不住。这种极端天气太考验应急能力了,希望当地能尽快组织好排险和救援。”

看到车辆被冲走的画面,有人感慨自然力量的不可小觑:“平时看着坚固的汽车,在洪水面前这么脆弱。这时候才更能体会到,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真的需要保持敬畏。希望车里的人都平安撤离了,别再有伤亡。”

也有网友把目光投向了预警和应对:“这么强的降雨,提前的预警信息是否及时传达到了每一个人?山区的居民是否有足够的时间转移?灾害过后,或许更该想想,如何在极端天气来临前,让预警更精准、转移更及时,减少这样的悲剧。”

还有人在为失联人员揪心:“33人失联,背后是33个家庭的煎熬。希望救援队伍能尽快打通道路,争取在黄金时间里找到更多人,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别放弃。也希望当地能尽快公布失联人员的信息,方便家属确认,减少等待的焦虑。”

更有网友提到了灾后的重建:“现在最重要的是救人,等灾情稳定后,基础设施的修复也得跟上。路基垮了、设施毁了,这些都需要一步步重建,但重建时或许该考虑得更长远些,比如提高排水系统的抗灾能力,让这样的损失能少一点。”

这些评论里,没有过激的情绪,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和真诚的关切。人们在为灾情揪心的同时,也在试图从这场灾害中寻找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或许是面对灾难时,最有力量的态度。

这场突如其来的山洪,给榆中县带来了伤痛,但也让我们看到了面对灾害时的凝聚力。救援力量正在争分夺秒地挺进,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援也在不断汇聚。极端天气的出现或许难以完全预判,但每一次应对经验的积累,每一次对防灾体系的完善,都是在为未来的安全增加一份保障。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榆中,盼着雨停,盼着平安,盼着失联者能早日与家人团聚,盼着这片土地能尽快从灾害中缓过劲来,重新恢复往日的宁静。

来源:湖北电视台-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