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拍烤串”到“攒老客”,餐饮人私域引流的3个狠招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8 18:38 1

摘要:最近和几位开烧烤店的老板喝酒,听到最多的感慨是:"现在年轻人吃饭前先刷短视频,可我们的店拍了上百条烤串,点赞不少,回头客却没见涨!" 仔细一聊才发现——大家还在"硬推产品",却忘了私域运营的核心:先把人留住,再把人变成"老熟人"。

最近和几位开烧烤店的老板喝酒,听到最多的感慨是:"现在年轻人吃饭前先刷短视频,可我们的店拍了上百条烤串,点赞不少,回头客却没见涨!" 仔细一聊才发现——大家还在"硬推产品",却忘了私域运营的核心:先把人留住,再把人变成"老熟人"

今天就以烧烤店为例,拆解3个能把公域流量"钓"进私域的实用技巧,从一条爆款视频到一碗热乎的烤串,手把手教你攒下"深夜赴约"的老顾客。

今天就以烧烤店为例,拆解3个能把公域流量"钓"进私域的实用技巧,从一条爆款视频到一碗热乎的烤串,手把手教你攒下"深夜赴约"的老顾客。

第一招:内容别只拍烤串,要拍"让人想@朋友的夜生活"

你是不是也见过这类视频?镜头怼着滋滋冒油的烤串,配文"外焦里嫩,不好吃你找我"。结果呢?观众划走的速度比烤串翻面还快——谁会对"食材说明书"感兴趣?

真正能勾住人的内容,得把"食物"放进"生活里"。就像那家藏在九街里的"老金烧烤",他们的视频从来不说"我们的羊肉串有多香",而是拍:"周五晚10点,阿杰带着刚加完班的同事冲进店里,啤酒瓶碰出脆响,小张咬着烤茄子喊'这比外卖香多了',老板举着扎啤杯说'下个月涨工资请大家吃十串!'" 画面里飘着烟火气,背景音混着笑声和烤炉声,评论区全是"这家店在哪?周末就约兄弟去!"

关键动作

把"菜品"变成"场景":深夜聚会、毕业散伙饭、闺蜜吐槽大会......用"情绪"给食物加滤镜;

巧埋私域钩子:视频末尾轻描淡写提一句"想第一时间尝新?),每月抽5位朋友送隐藏款烤牛骨髓";

露出"活的主理人":让老板/主厨出镜,穿个围裙唠唠"为什么坚持用果木炭",比精修图更有温度。用户刷到"有血有肉的人",信任感自然就来了。

第二招:评论区不是"自说自话",是私域引流的"黄金战场"

很多人发完视频就不管评论区了,其实这里藏着最精准的"潜在客户"。老金烧烤的运营小妹就深谙此道——

他们的每条爆款视频下,第一条置顶评论永远是:"宝子们看过来!想领到店8折券的,加'老金家小管家'),发'深夜烤串'秒通过~" 同时,安排几个"托"小号在评论区"演戏":"刚加了小管家,真的发券了!""群里昨天发了新品榴莲烤串,馋哭我了!" 自然又有说服力。

更绝的是直播时,主播会故意说:"今天直播间前三单加微信的朋友,额外送一份烤面包片!" 配合助理举着手机展示"已添加好友领券"的界面,观众手速都快了三倍。

置顶"福利钩子":用"专属折扣+限时福利"刺激添加,比如"加微信领5元无门槛券,到店直接用";

安排"氛围组":小号提问"怎么加微信?""群里有什么福利?" 引导真实用户互动;

多场景强化:粉丝群公告每天发"今日群友专享:19点前到店报群暗号'老金万岁',送冰粉一碗",直播口播反复提"加微信进群,新品抢先试吃",让用户"不添加就亏了"。

第三招:线下门店才是"私域发动机",吃顿饭就能攒下一群微信好友

线上流量再热闹,最终要落到"到店"才算数。老金烧烤的线下玩法更"接地气"——

他们推出了"深夜打卡套餐":108元包含4串烤串+1瓶啤酒+1份小菜,条件是"发朋友圈带定位+文案#老金的深夜食堂#",凭截图到店还能领一份烤馒头片。结果呢?很多顾客为了"凑优惠"主动发圈,朋友圈变成了"移动广告牌",)。

更妙的是店里的"暗号体系":收银台贴着"今晚的暗号是'烤茄子管够'",顾客买单时说这句,就能打9折;餐桌上压着"加微信领'隐藏菜单'"的小卡片,服务员上菜时会笑着提醒:"哥,加个小管家微信,下次来报暗号'金哥朋友',送您一份烤玉米~" 这些细节让用户觉得"添加微信不是麻烦,是占便宜",转化率比硬推高3倍。

设计"打卡福利":用"发圈领小菜""分享得折扣"让用户主动传播,同时沉淀微信;

布置"场景暗示":收银台、餐桌、菜单上贴暗号/二维码,降低用户添加门槛;

传递"专属感":告诉用户"加微信能解锁隐藏福利",比如"每周三群友专享啤酒买一送一",让他们觉得"不加就亏了"。

最后想和所有餐饮老板说:私域不是"加微信拉群"这么简单,而是把"一次性顾客"变成"会主动帮你宣传的朋友"。从一条有温度的视频开始,用评论区的小互动拉近距离,再用线下的小惊喜巩固关系——当你的顾客愿意半夜给你发消息"今天想吃烤串了",你就赢了。

来源:日落与州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