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之畔听秦腔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8 18:15 1

摘要:“锵!”音乐响起,《铡美案》表演登场,包拯、公主、秦香莲依次站定,就驸马陈世美如何处置争论起来。表演高潮处,包拯与公主的几番对白,时而愤慨,时而激昂,让观众的情绪也随着剧情推进而变化。

曹彦强

伴着盛夏的清风与翠绿,漫步汉江之畔,被一阵响亮的锣鼓声吸引。循着声音走近一瞧,舞台上正在演秦腔,台下还坐着许多戏迷。
秦腔是从黄土地上发出的生命呐喊,在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广为流传。在一派江南气象的陕南遇到秦腔演出,属实让人激动又意外,让人不自觉加入了观众行列。
“锵!”音乐响起,《铡美案》表演登场,包拯、公主、秦香莲依次站定,就驸马陈世美如何处置争论起来。表演高潮处,包拯与公主的几番对白,时而愤慨,时而激昂,让观众的情绪也随着剧情推进而变化。
我对秦腔的喜爱由来已久,甚至是刻在骨子里。上初中时,我一边干农活,一边用收音机听秦腔。望着山连着山的环境,孤身一人站在一眼看不到边的土地间,显得十分渺小。听着从收音机里传出的《三娘教子》唱词,我理解了秦腔里有着生活的真实写照,是给生活的琐碎添上了一抹色彩。
记得小时候,到了年关,村委会门前的广场变为集市,卖衣服鞋帽、干果调料、水果小吃等小商贩早早就列在戏台两侧。逛集的人们慢慢聚集起来,广场中央的戏台上,往往先演一段素装武戏,以精彩的打斗等候观众聚集,也让演员们热热身。只见几名小厮分两组按反方向连续翻跟头,之后,一男一女演员手持银枪“打斗”起来,有时还会上演“金鸡独立”等绝技。
等热场表演结束,演出正式开始。生旦净丑各显其能,唱念做打样样精彩,拉板胡的师傅也跟着剧情忘情地拉动胡弦。板胡一停,锣钹又起。忽然,一声锣一声梆子的声响像暴雨倾泻一样又密又急,“哐啷哐啷”,听得人血脉偾张。台下有人大吼一声“好”,旁边人也跟着喊起来,掌声瞬时从四角涌到场子中央,再涌到台上。一些老戏迷情不自禁跟着演员一起唱。一人吼、万人和,一人唱、万人吟,这就是秦腔的独特魅力。
工作后,我听秦腔的机会少了很多,但对秦腔的向往依然如旧,甚至更加热烈。这次在汉江边,听到熟悉的“锵锵”韵律,看到水袖轻舞,莲步款款,尤其是《二进宫》表演,老生的苍劲、正旦的悲怆、花脸的浑厚交融在一起,怎一个“地道”了得,我带头叫起了“好”。
与交响乐、歌剧、音乐剧等不同,秦腔是土生土长的梨园瑰宝。观众恰到好处的叫好不仅给予演员力量,观众也用这样的方式化作“戏中人”,欣赏到名角名段,还会回味良久。
秦腔的角色丰富多样,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普通百姓的人世百态都在舞台的方寸之间被演绎得跌宕慷慨。我想,这或许就是秦腔能引起观众共鸣的重要原因。
吼秦腔,吼得荡气回肠;听秦腔,听得心情舒畅。秦腔激荡着周秦汉唐的回响,不仅是人生五味的调和剂,也是黄土地写出的壮丽诗篇。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