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中也在四牌楼附近,凡是州内读书的小孩肯定都知道一中。关键不是想不想念,而要看成绩是否允许。我就没有此类烦恼,在我的学生生涯里,从来没有将一中纳入过我的考虑范围,因为我远在它录取分数线之下很远的地方。也就从没关心过它在哪儿,长啥样子。神奇的是,我的高考考点,竟
一中也在四牌楼附近,凡是州内读书的小孩肯定都知道一中。关键不是想不想念,而要看成绩是否允许。我就没有此类烦恼,在我的学生生涯里,从来没有将一中纳入过我的考虑范围,因为我远在它录取分数线之下很远的地方。也就从没关心过它在哪儿,长啥样子。神奇的是,我的高考考点,竟然设在一中。借着参加高考,我有幸走进过这座百年名校。
当时是2010年,一中是全市的高考文科考点,从我们川中到一中还挺远,学校安排了专车接送考生。高考前一天下午,需先熟悉考场。虽然同学中盛传有人在熟悉考场时过于紧张会晕倒,但等大家坐上公交时,心情都格外好,相熟的同学同乘一辆车,似乎是要去春游,就差没有唱歌了。
到了四牌楼附近,我好奇车要继续往哪条深巷里开,结果在四牌楼左侧仓街口附近便停下来,司机解释一中门前的路太窄,也不好掉头,车子只能停这里。“同学们顺着那条巷子继续走到尽头就是一中,我就在这里等大家。”
我们从街口的高考考点标语出发,一阵辛苦跋涉之后,便随着喧闹人群涌入一中,跟随指引去寻找自己的考室。
记不清当时广播在放着什么内容,除了吵还是吵。我一路只留心自己从校门口到考室的路线,也根本来不及欣赏一中的风采。
我的考室从大门进来并不远,这栋新建的教学楼就在大门背后。等我找到自己的座位后,也不敢继续乱走,直接沿着原路返回,走出学校。后面两天考试,我确实也是沿着这条路进出考场,从未迷路。
高考这两天,我们食堂全部换成了大圆桌,铺了鲜艳红桌布。菜全都是酒店厨师来烧的,纯白色的成套餐具盛装出席我们的高考,光是看着整齐的餐具和用心烹饪的十来个菜肴,我就已经不饿了。况且老师会提醒发车时间,也只能随便吃点就上车,真正出发去高考后,瞬间没有了熟悉考场时的轻松和兴奋,不仅怕赶不上车,还害怕考试做不完题。
第一科考试发卷之前,等待漫长,我抽出小包卫生纸中的一张,拿笔乱写,提醒自己要细心之类的,还想继续画点花花草草。结果监考老师突然出现在我旁边,没收了我的“纸”。她和另一位监考老师一起看了看这张“纸”,然后简单耳语了几句,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继续组织考场纪律。
第一科考完,中午回到食堂,有一碗汤印象很深。看起来是嫩南瓜烧汤,南瓜鲜嫩,激发食欲,南瓜里竟然包裹着鱼香味,我猜这也许叫做鱼香南瓜汤吧!结果吃到后面,才发现汤底确实有两条鲫鱼,怪不得这汤格外鲜美,原来叫南瓜鲫鱼汤。
到第二天,考完最后一科英语,我走出教室时,偶然抬头,发现考室外墙上挂着的画框里,书写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而这句话我恰好写进了昨天的作文,真是好巧。又想起素不相识的监考老师,并没有因为我开考前写“小纸条”而批评我,或者牵连到高考,甚是感激。
我依然按照原路返回,快到校门口时,我回头才发现,我自己选择的路线确实有点饶,并非直线。但是也没有任何关系,两天考试已结束,已没有机会尝试其它新路线,我也对教学楼背后的校园环境不再感兴趣。
原本我想像过的高考,和我实际经历过的高考,差别很大。两天时间过得实在是太快了,快到你根本来不及做任何思考,它就已经结束了。
高考结束后巷口不再有专车接送,我放慢脚步,感觉两天的时间快到只像一瞬间。校门口突然多了许多家长和老师,还有围在一起对答案的同学。
我没有兴趣对答案,也并没有兴趣游览一中。连续两天阴天后竟然突然出太阳了,橙红阳光透过翻滚的乌云,斜射在人们的影子里。我一边观察喧闹的人群,一边默默离开,好像我跟他们身后的那场高考没有丝毫关系。
原来高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它其实也只是一场考试而已。提笔交卷,一切就已经成为历史,再也回不到高考前的任何一刻。
所有对高考、对一中的想象,也已戛然而止。越过山丘,无人等待!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