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在这样凶险的环境里,身着防弹衣,头戴钢盔,脚步匆匆地穿梭在哈尔科夫前线的战壕与指挥所之间。谁也没想到,这次本是为鼓舞士气的前线视察,却爆出了一个让国际社会都为之震动的消息——俄军阵营里,竟然有来自中国和巴基斯坦的雇佣兵在参战。
据看看新闻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在这样凶险的环境里,身着防弹衣,头戴钢盔,脚步匆匆地穿梭在哈尔科夫前线的战壕与指挥所之间。谁也没想到,这次本是为鼓舞士气的前线视察,却爆出了一个让国际社会都为之震动的消息——俄军阵营里,竟然有来自中国和巴基斯坦的雇佣兵在参战。
泽连斯基这次去的沃夫昌斯克前线,那可不是一般的地方,距离俄罗斯边境连5公里都不到,妥妥地在俄军炮火的覆盖范围之内。想想看,说不定什么时候一颗炮弹就从天而降,这风险可不是一般的高。他在一众保镖的严密护卫下,钻进了第57独立机动步兵旅的指挥所。指挥所里气氛凝重,指挥官们脸上满是疲惫却又带着一丝坚毅。泽连斯基和他们凑在一起,对着地图叽里呱啦地讨论着战场的最新情况,一会儿指着某个区域说无人机该怎么用,一会儿又皱着眉头问资金和补给啥时候能到位,那股子急切劲儿,一看就知道乌军现在对那些高科技装备有多渴求。
普京(资料图)
巧的是,这次视察还赶上了库尔斯克行动一周年的节点。泽连斯基特意跑到苏梅前线,给第225独立突击团的士兵们颁发奖章。他站在临时搭起的台子上,声音洪亮地讲着去年乌军攻入俄境的“辉煌战绩”,说那次行动牵制了俄军7.7万人的兵力,还造成了不少伤亡,光俘虏就抓了超千名,为东部战线减轻了老大的压力。这话听着是在给士兵们打气,但明眼人都能感觉到,里面也藏着对俄军那伙雇佣兵的威慑意味。
就在这视察过程中,一个意外的消息传了出来。乌军指挥官在汇报情况的时候,支支吾吾地说,最近在和俄军对峙的时候,发现对方阵里有不少操着中文、乌尔都语还有中亚那边口音的人。后来抓了几个俘虏审了审,又截获了一些通讯,才确认这里面有来自中国、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雇佣兵。听说这些人主要是帮忙守阵地,有时候也搞搞特种作战,其中一些人还接受过俄方的短期军事训练。
这消息一出来,泽连斯基立马就炸了。他在社交媒体上撂下狠话,说“肯定会对此作出回应”,尤其点了中国和巴基斯坦雇佣兵的名。乌克兰方面还添油加醋地说,这些雇佣兵穿着俄军的制服,拿着俄制的武器,在哈尔科夫边境好几次参与了袭扰行动,让乌军平白多了不少伤亡。西方媒体一瞅这事儿,跟打了鸡血似的,立马开始炒作“中国变相援俄”的话题,搞得国际社会人心惶惶,都担心这俄乌冲突会进一步外溢。
其实吧,俄军里有雇佣兵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之前就有俄罗斯的独立媒体调查过,到2025年4月的时候,已经有48个国家超过1500名雇佣兵加入了俄军。这些人大多来自中亚、南亚和非洲国家,基本上都是被私人军事公司用高额薪酬给忽悠来的,听说月薪能有2000到3000美元,而且还承诺给居留许可,这对不少人来说诱惑可不小。有些雇佣兵还被编进了俄军第6集团军这样的一线部队,干的都是些高风险的活儿。
说到这雇佣兵的事儿,国际上的规则也挺模糊的。按照《日内瓦公约》,雇佣兵是不能享受战俘待遇的。但实际上,俄乌双方都有外籍人员参战。乌军的“国际军团”里就有超过1.8万名西方雇佣兵,而俄军呢,也靠着中亚的劳工和中东的志愿军来补充兵力。这次争议的关键在于,中国和巴基斯坦政府早就明确禁止公民参与海外的武装冲突了,可乌克兰方面又拿不出直接证据,这就引发了到底是“个人行为”还是“国家支持”的争论。
泽连斯基这时候把这事儿捅出来,背后的政治动机可不少。从国内来看,2025年夏天,乌军在扎波罗热、顿巴斯防线被俄军新组建的10个步兵师打得节节败退,战场形势特别吃紧。泽连斯基心里跟明镜似的,这时候爆出“外国雇佣兵威胁”,正好能把国内民众的注意力从无人机采购贪腐案和防线压力上转移开,把军事上的困境都推到“外部干涉”头上,这样就能凝聚国民的支持,巩固自己在战时的领导地位。
普京(资料图)
再说说国际上,北约的军援交付得慢吞吞的,首批美制武器还得等好几周才能到。泽连斯基故意把“中俄雇佣兵协同”这事儿说得邪乎其神,就是想暗示西方,如果不赶紧加大支持力度,俄军就会借着“多国兵力”的优势发起更猛的攻势。这招其实就是他之前那套把戏的翻版,通过制造“共同威胁”,逼着美国快点把远程导弹、无人机技术这些关键装备送过来。
不过,中国和巴基斯坦方面可没惯着他们。中国外交部立马就表态了,说“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雇佣兵行为,早就敦促公民遵守国际法,别卷入冲突”。巴基斯坦外交部也声明,“巴方严守中立,禁止公民参与海外军事行动,所谓‘巴铁雇佣兵’纯属瞎掰”。两国都让乌克兰拿出证据来,还强调个别人员的行为可代表不了国家立场。
其实吧,乌军对那些雇佣兵国籍的判定,也没啥靠谱的依据,主要就是听口音、看体貌特征,再加上一些碎片化的审讯记录,很容易出错。以前就有过中东雇佣兵装成中亚人的样子来混淆视听的情况,而且有些参战的可能就是在俄罗斯打工的第三国公民,因为缺钱才被迫上了战场,根本算不上是“国家支持型雇佣兵”。
国际社会也看出来了,乌克兰自己就靠着大量西方雇佣兵,像英国的“廓尔喀兵团”退役人员、美国私营军事公司的承包商啥的,却对俄军的外籍人员横加指责,搞双重标准。这事儿让非洲、亚洲不少国家都挺不满的,纷纷呼吁冲突双方都得遵守国际人道法,别拿“雇佣兵议题”当政治工具瞎折腾。
泽连斯基(资料图)
这事儿闹成这样,对战场态势也有影响。泽连斯基政府已经授权乌军,对那些疑似雇佣兵的营地进行无人机精准打击。8月7日就有报告说,在哈尔科夫边境端掉了两处俄军的临时据点,乌方还吹嘘说“重创了外籍作战单元”。俄军那边也放狠话了,说要“对等报复”,这么一来,边境地区的冲突搞不好就会升级。
来源:亮剑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