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汉武昌都府堤的红墙灰瓦间,实践队员仰望着“武汉革命博物馆”鎏金大字。指尖触碰斑驳砖墙,仿佛接通百年前的红色脉搏。这里是中共五大会址,曾是毛泽东、董必武等先辈生活战斗之地,正以鲜活历史为青年讲授生动的党史课。
武汉浸润红色基因,见证诸多革命瞬间。青年实践队员踏访此地,于革命博物馆开启跨世纪精神对话,汲取前行力量。
追寻红色足迹:武汉革命博物馆的历史回响
武汉武昌都府堤的红墙灰瓦间,实践队员仰望着“武汉革命博物馆”鎏金大字。指尖触碰斑驳砖墙,仿佛接通百年前的红色脉搏。这里是中共五大会址,曾是毛泽东、董必武等先辈生活战斗之地,正以鲜活历史为青年讲授生动的党史课。
穿越时光隧道:展厅内的历史瞬间
推开厚重木门,展厅内的煤油灯、泛黄会议记录、磨损帆布挎包,瞬间将时光拉回1927年。讲解员的声音带着历史厚重,队员们凝视墙上老照片——身着长衫的共产党人围坐议事,眼神中的坚定穿越时空,与参观者目光相撞,似能听见理想碰撞的回响。
毛泽东旧居的沉思:革命精神的传承
毛泽东旧居陈列馆里,褪色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油印本格外醒目。队员小李念起扉页字句,字间力量让他读懂“实事求是”的千钧重量。隔壁仿制的土炕与农运标语,还原出先辈“住土屋、干大事”的日常,在精神上完成跨世纪共鸣。
英雄城市的共鸣:红色基因的延续
“英雄城市”展区的互动装置令人动容。按下按钮,抗疫时武汉街头画面浮现:医护逆行、志愿者奔波,与“武汉会战”老照片交相辉映。队员小王留言:“从革命年代冲锋陷阵到和平时期挺身而出,武汉人的担当从未改变。”
面向未来的誓言:红色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夕阳为红墙镀上金边时,队员们自发面向党旗重温誓词,年轻的声音在都府堤回荡,与百年前的呐喊遥相呼应。这场实践已超越参观学习,红色基因融入青年血脉。正如队员日记所写:“读懂过去,更要让百年理想在我们手中生长。”
百年对话赋予红色精神生动注脚,青年携感悟前行,砖瓦间的理想与血脉中的担当,将成不灭灯火,让红色传承永续。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