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省中医 | 大学城医院肿瘤科:身心共照,暖文护航,构建肿瘤患者“5E”关怀模式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9 21:29 2

摘要:“没想到,我能看到女儿结婚生子,更没想到,我现在还能约上几个老友出去旅游!”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肿瘤科病房里,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陈阿姨(化名)的笑脸上,她激情洋溢的讲述,感染着病房里的每一个人。若非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位神采奕奕的长者,是一位与晚期肺癌抗争

“没想到,我能看到女儿结婚生子,更没想到,我现在还能约上几个老友出去旅游!”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肿瘤科病房里,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陈阿姨(化名)的笑脸上,她激情洋溢的讲述,感染着病房里的每一个人。若非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位神采奕奕的长者,是一位与晚期肺癌抗争11年的“战士”。

2014年,陈阿姨被确诊为肺癌晚期伴脑转移、多发骨转移。“像被推进了冰窖,连呼吸都是绝望的。”她回忆道。11年间,几十次放疗、无数次化疗、多次方案调整,身心俱疲。2025年5月,狡猾的癌细胞再次转移至髋骨,30次放疗的漫长战役让她几近放弃。

“但肿瘤科的医护们从未放弃我。”陈阿姨哽咽道。李柳宁主任团队为她制定靶向+免疫治疗的中西医整合方案;吴巧玲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用叙事疗法倾听她的恐惧,通过雷火灸缓解髋骨疼痛,用耳部刮痧改善失眠。一条条微信关怀、一次次门诊鼓励,医护团队用温暖织成一张无形的守护网。如今,她不仅见证了女儿的婚礼,更背起行囊重览山河。“是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陈阿姨的“重生”奇迹,正是大学城医院肿瘤科创新实践“身心共照,暖文护航——肿瘤患者5E关怀模式”的生动诠释。

以“5E”为钥,开启肿瘤患者全周期温暖疗愈

“化疗时我总盯着天花板数格子,觉得生命只剩倒计时……”肺癌患者老周的独白,道出80%癌症患者正经历心理痛苦、18%深陷重度抑郁的残酷现实。面对生理疼痛、心理重压、社会角色剥离、经济负担的四重绞杀,传统“以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已难承其重。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肿瘤科直面痛点,以国家《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23-2030)》为纲,将《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的“人文关怀”要求化为实践,在“暖文化”滋养下,创新构建“5E关怀模式”——以Swanson关怀理论为基础,通过五大维度重塑肿瘤医疗价值链:

01Evaluate评估:动态评估,精准分层

“过去评估像查问卷,现在护士看我皱下眉就懂哪里难受。”——患者老张

科室打造动态评估体系:生理层,实时监测疼痛、营养风险等生理需求;心理层,以“心理痛苦温度计+焦虑抑郁双向量表”捕捉情绪波动;社会层,建立“需求金字塔”模型(生理治疗为基→家庭支持为柱→生命价值为光),实现“察颜观色+量表定位+需求分层”三重精准锁定,让每份关怀直抵心灵痛点。

02Empathize共情:叙事愈心,铠甲暖护

“在‘故事罐头’里,我终于敢说出那句‘我怕死’。”——乳腺癌患者小林

叙事疗愈三阶梯:叩开心扉,照见生命微光

▶ 初阶:微光日记——捕捉日常微光,点燃希望星火。医护一对一引导患者每日记录“三件小确幸”(如一碗暖粥、一句早安),在细微处唤醒积极感知,为康复之路播撒第一缕光。

▶ 中阶:疗愈剧场——故事共鸣,织就心网。在安全的群体空间(如叙事故事分享会、生命教育)中,患者倾诉倾听,彼此疗愈,在共情与理解中筑起坚韧的情感支持网络。

▶ 高阶·生命传记——圆梦不留憾,定格爱与暖。聚焦临终患者心愿,医护化身“圆梦使者”,协助临终患者完成未了心愿,制作专属有声回忆录,将爱与思念化作永恒的温暖礼物,守护生命尊严,温暖告别。

“铠甲计划”温情实践:

科室将深度共情融入日常,温情践行“铠甲计划”。一句“昨晚睡得好吗?”关切舒适,“今天想聊什么?”敞开心扉,“我们一起想办法!”传递坚定同行。病房派送的“勇气糖果”,以微小行动为患者披上柔软“心灵铠甲”,无声诉说着“您不孤单,我们始终在”,将人文暖流融入朝夕点滴。

03Ensure保障:循证减毒,中医护航

以循证医学筑起坚实防线:标准化疼痛管理路径护航全程“无痛”,创新“肿瘤营养素量化转盘”定制精准营养方案;融合中医智慧:独创芒硝水肿垫、阴囊托及经络按摩手套等专利,直击化疗常见水肿、肢体麻木困扰。中西合璧减毒增效,为患者治疗期身心构筑强韧安适的守护屏障。

标准化疼痛管理路径

“肿瘤营养素量化转盘”

各种发明创新

04Enable赋能:扫码赋能,希望共生

科室以“能量叙事墙”整合抗癌知识与抗癌明星榜,实现知识心理双赋能;依托中医“药食同源”理论定制个性化药膳,科学调理化疗后体质;“植物角+心灵驿站”构建情感疗愈空间,促进社交联结;“码上科普”精准推送健康科普,形成“知识-实践-心理”闭环。借力中医智慧与科技人文融合,打造个体化、可持续的生命支持体系。

05Encourage鼓励:乐启新生,价值重燃

科室创新开展“生命桌游”帮助患者回溯人生高光,邀“抗癌明星”讲述真实历程传递力量,借助“价值卡牌”引导患者发掘自身价值。通过游戏的方式,助力患者在认知重塑与情感共鸣中重拾生活热忱,坚定抗癌信念。

开展生命桌游提升抗癌信念

开展群体治疗

累计开展200余场疗愈身心活动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肿瘤科厚植“暖文化”,中西协同,人文服务贯穿始终,让肿瘤患者不仅治好病更治好心,实现高质量长生存。该医疗服务模式得到患者和行业的认可。近三年获得各级各类奖项共计 80余项,连续2年获得医院“服务质量杯”,连续 6 年获评“创优质服务工程好”的科室,科室工作经验被《中国中医药报》等媒体专题报道10余次。“身心共照,暖文护航,构建肿瘤患者“5E”关怀模式”更是入选202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创新案例”。

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大科

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大科成立于1992年,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肿瘤临床研究基地科研协作单位、卫生部首批“全国规范化疼痛治疗示范病房”建设单位,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鼻咽癌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委会等10余个国家级学会副主委单位。

专科诊疗手段丰富、中医特色明显、临床疗效显著,是全国一流的中医肿瘤专科。现有病区6个(包括4个肿瘤内科、放疗科、血液科,总床位数241张),3个名医工作室(国家级1、省级2),配备有国内一流的肿瘤放射治疗室、放射介入治疗室和中医药肿瘤分子实验室,拥有中医药防治非小细胞肺癌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医辨证论治与精准治疗2个研究团队。依托我院先进诊疗设备(包括PET/CT、TOMO、速锋刀等),专科具备较强的临床、科研能力,全面开展有关恶性肿瘤的诊疗教学与科研工作。

专科聚焦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鼻咽癌等优势病种,制定了全程、规范化、个体化开展对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原则,对无法耐受放化疗的晚期患者实施纯中医替代治疗;通过中医药与放化疗、介入消融、靶向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实现增效减毒;开展术后/放化疗后的中医维持治疗及癌前病变中医干预,中医优势明显,临床获效显著。

专科科研领域成果丰硕,主持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4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省级标准5项。深度参与国家“八五”至“十三五”重大攻关项目,与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如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等20余家机构合作。近五年发表SCI论文65篇,最高影响因子31.77,成果亮相ASCO、ESMO等顶级学术会议。专科曾获省部级科技奖6项、国家专利8项,2023-2024年蝉联“艾力彼”全国中医医院最佳研究型专科。

大学城医院肿瘤科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肿瘤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聚焦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鼻咽癌六大优势病种,创立“辨体·辨病·辨证”三辨诊疗模式。该模式深度融合西医精准辨病与中医整体辨证优势,结合个体体质辨识,通过循证研究、技术创新与持续质量改进,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精准诊疗与护理方案,显著提升生存质量。

【硬核配置】全面整合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消融等现代抗肿瘤技术。

【中医特色】

▶ 专科制剂:开发了消积饮、扶正抑瘤口服液等特色中药制剂。

▶ 特色技术:开展了火龙罐、雷火灸、火龙灸、耳部刮痧、火熨术、脐灸等20余项中医外治疗法。

▶ 创新疗法:建立“介入栓塞/深部热疗同期+中药系统调理”等中西医结合特色疗法。

【尖端支撑】依托PET/CT、TOMO等尖端设备,构建“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链条服务体系。

【科研突破】

▶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

▶ 2023-2024年蝉联“中国中医医院最佳研究型专科”。

【人文关怀】“抗癌不仅是消灭肿瘤,更是帮患者找回生活的尊严。”在这里,当患者在“生命桌游”中放声大笑,在“药膳坊”为病友煲一碗汤,那些曾被病魔偷走的生命力,正在5E模式的守护下破土重生。

科室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内环西路55号

科室电话:020-39318281

供稿 | 大学城医院肿瘤科、病人服务中心

初审 | 张靓雯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

来源:彩虹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