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联合主办的全球首个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开幕。目前各地的机器人选手已经蓄势待发,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
央视新闻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联合主办的全球首个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开幕。目前各地的机器人选手已经蓄势待发,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
赛会专门设置了机器人在医院、工厂、仓储等应用端的场景赛。总台记者日前就来到了安徽合肥的一家机器人研发机构,探访了他们场景赛的赛前准备。
总台记者 张景:住院的患者,可能每天床头都会有这么一个袋子,里面放着各种药,方便患者及时服用。这样就涉及拆药和包装环节,其实是很费人力的。
针对这种需求,一款拆药分装机器人就出现了。这次的场景赛当中也特地设置了拆药分装技能竞技环节。
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工程师 刘天雨:机器人头部有深度相机,它能够捕获到桌面上药板、透明药盒的位置和姿态,机器人会把这些药品放入到黑盒当中,这是我们这次取得好成绩的一个制胜点。
这台参赛机器人的仿人上肢是参赛团队之前研发的,这次为比赛专门研制了手臂末端执行工具,并配上了一个轮式底盘,方便机器人行进。在调试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药板上的铝箔和塑料反光,严重干扰机器人的视觉感知,所以团队专门升级了视觉方案。
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工程师 刘天雨:我们针对这种高光以及透明物体,采集了一个专用数据集,并且训练了一个专用视觉检测和分割模型用来准确识别桌子上这些药板,还有药盒位置和姿态信息,从而让机器人更好来完成整个操作任务。
机器人重新组装 投入物料搬运竞技赛
除了拆药分装这类医院场景,这里的机器人还报名了工厂场景的物料搬运技能竞技赛。这项比赛有哪些要求和窍门?机器人们又在准备些什么呢?
总台记者 张景:这是在实验室搭建的训练机器人搬运物料的场景。在这次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就有一个专门的场景赛,叫物料搬运技能竞技。
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工程师 张应帅:我们的小车是通过这款激光雷达进行定位、巡航。它具有自主规划的功能,换一个场景的话,同样也是进行数据的收集定位,最后规划实施路径,并不局限于本次的一个场景。
在这家机器人研发机构探访中,记者发现,他们之前做的机器人都不是专门针对这次运动会的比赛场景的。但经过相关组合、改造,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基本调试好了能参赛的机器人。
张应帅:这是本次的物料搬运机器人,并不是说我们的机器人只适用于物料搬运,还可以具有其他功能,例如装配等。只需要更换它的不同的模组和算法的迭代升级。
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工程师 刘天雨:未来我们会引入触觉模态,希望它能够像人手触摸物体一样。在这次比赛当中,希望看一看同行都采用哪些技术方案,彼此交流,互相学习。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