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交个朋友携全员主播正式入驻快手,并发布了一条由快手可灵AI提供技术支持的罗永浩AIGC短片首秀,双方宣布将由此开展深度合作,侧重数字化电商营销能力提升,预计在本月中旬开启快手直播电商首秀。
文娱商业观察
文娱商业观察
文/矮子巨人
在AI这个斗兽场,快手最近的动作着实有点密集。
近日,交个朋友携全员主播正式入驻快手,并发布了一条由快手可灵AI提供技术支持的罗永浩AIGC短片首秀,双方宣布将由此开展深度合作,侧重数字化电商营销能力提升,预计在本月中旬开启快手直播电商首秀。
与此同时,可灵AI与星芒短剧联合出品、异类Outliers团队制作的全球首部AI单元故事集《新世界加载中》,以「全网曝光量13.7 亿+,全球总播放量超1.97亿次,单集最高播放量超1亿次」的成绩正式收官。
再将时间线往前推移。
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下文简称WAIC)现场,可灵AI发布了全新创意工作台「灵动画布」,并宣布开启邀请测试,计划于今年Q3推出面向专业团队和企业的「工作室会员」。
不仅如此,可灵AI运营负责人曾雨珅还在WAIC上再次明确——出海为可灵AI下一阶段的增长核心,并透露公司计划加强对该工具在日韩和欧洲等地的支持力度。
快手对AI的野心早已路人皆知,如今再将这一系列动作串联起来审视,我们也不难发现,其显然已经在思考如何进一步加载自己的「新世界」。
「一派繁荣」的可灵AI
实际上,关于快手为什么要下场并持续加注AI,也早是公开的秘密。
4年前,乘着短视频与直播这两股强劲的东风,快手在香港资本市场完成了一场惊艳的上市首秀。首日股价飙涨190%,随后其股价最高点又在不到一周内冲到417.8港元/股,总市值高达1.8万亿港元,成为仅次于腾讯、阿里、美团、拼多多之后,国内第五大互联网上市企业。
快手出道即巅峰,但巅峰之后却是毫无缓冲又绵延不绝的低谷。截至发稿,快手港股总市值仅剩3409亿港元。
这一态势与财务层面的表现相互印证。
今年一季度,快手营收同比仅增长10.9%达326亿元,环比更减少了28亿。同时其盈利能力较前两年也流露出了明显的疲惫,净利润同比降低3.4%至39.8亿元,调整后净利润虽保持同比4.5%的增长至46亿元,但环比减少了1亿元。
具体到核心业务,快手的电商以及广告业务都踩下了刹车。电商GMV的增速降至15.4%,较前两年的平均水平明显回落;广告业务的同比增速更是从2024年一季度的27.4%跌至8%。
至于曾经的两股东风短视频和直播,一个用户规模增长承压,与抖音的差距在进一步清晰化;一个受监管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早已淡出了快手的战略核心布局。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抖音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17.2%,规模突破9亿,同时抖音系APP整体月活更是跨越了13亿关口;快手的同期月活同比增速仅7.7%,规模只剩抖音的50.31%,整个快手系月活也不足7亿。
显然,快手已没有丝毫懈怠的余地,必须以一刻也不停歇的紧迫感,向资本市场讲出一个性感的新故事,而可灵AI恰巧递给了它一支饱吸墨汁的「笔」。
快手在WAIC上高调宣称,可灵AI目前在全球已拥有超过4500万创作者,累计生成超2亿个视频和4亿张图片,并通过API为超过2万家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包括小米、百度、蓝色光标、Freepik、Lovart、fal、Replicate、三七互娱、4399、北京电视台等,业务触角覆盖广告营销、影视动画、游戏制作等多个领域。
与之呼应,快手官网信息显示,可灵AI在推出10个月之后(即今年3月)的年化收入运行率已突破1亿美金,且今年4月、5月的月度付费金额连续超过1亿元人民币。
不得不战的未来博弈
可灵AI的诞生与成长,让快手逐渐显现出了从巅峰跌落谷底之后的反弹力,而与此同时,快手也在努力让这支「笔」变成更加顺滑有力。
在推出全新创意工作台「灵动画布」前,可灵AI先是在今年4月面向全球发布了全系2.0版本,包括可灵2.0视频生成模型及可图2.0图像生成模型,并同步启动「可灵AI NextGen 新影像创投计划」,计划投入千万资金扶持AIGC创作者。
随后,其又于7月推出新一代图像生成模型「可图2.1」,在指令遵循度、人像美感呈现、电影质感营造及文字生成效果等多个维度实现升级。
但说到底,可灵AI最终是要扛起快手商业化大旗的,是骡子是马总要拉出来溜溜。而在由可灵2.0版本制作的《新世界加载中》上线前夕,可灵AI的技术赋能已在今年的影视行业激起了层层涟漪。
一方面,可灵AI牵手柠萌影视为影视宣发打开了触达观众的新维度。借助可灵AI生成AIGC动态海报,《交锋》《一念江南》等出现在柠萌影视2025年剧集片单中的7部重磅作品,不仅获得了更适配短视频、社交媒体等多渠道传播的视觉物料,还以技术新鲜感有效撬动了更多话题讨论。
另一方面,快手还依托可灵AI的图生视频、运动画面、镜头控制等功能,联合北斗映画、中科金财等共创了平台首部“AIGC + 真人实拍”的精品短剧《浮梦吟》,不仅进一步验证了AI对传统影视工业从内容生产到效率提升的系统性优化能力,更为自己在日益沸腾的AI短剧赛道筑下了竞争根基。
据《2025年微短剧行业报告》显示,中国短剧市场规模已达634.3亿元,用户超6.96亿,其中AI生成内容占比从2024年的8%飙升至35%,即短剧赛道已不可逆地迈入了AI驱动全产业链变革周期。
今年4月,改编自天下霸唱知名IP《牧野诡事》的同名AI短剧预告片在抖音平台发布,并迅速引发业界广泛关注与热议。随后,与《新世界加载中》上线前后脚,掌阅推出了自己的首部AI技术与实拍画面深度融合、总投入百万级的微短剧《遮天》。
到了7月,市场上又涌现了一批以《仙界第一徒》《恐龙杀机》为代表的AI漫剧。其中,由蜜糖网络和犀利AI共同出品制作的《恐龙杀机》,上线不到一周播放量突破100万。
刀尖起舞,新世界加载ING
《新世界加载中》进一步推动了快手的「新世界」加载进程,但客观来看,快手此刻只是在刀刃上勉强站住了脚跟,而接下来的路只会越来越难走。
一方面,AI短剧的竞逐风潮已起,而抖音在去年与快手几乎同时推出AI全流程制作科幻短剧集《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后,也始终未曾停下脚步,在今年春节档期间更是火力全开,先后上线了首部 AIGC 动画短剧《无名特工队》、首部AI付费短剧《兴安岭诡事》以及周鸿祎出演的首部AI短剧《红衣大叔用AI带我穿越》等。
同一时期,红果短剧也推出了自己的首部工业级AI动画短剧《玄幻:从拉二胡开始》。
然而,与市场的火热氛围形成鲜明反差的是,AI 短剧迟迟未能在技术赋能与商业回报之间找到平衡点,真正形成稳定盈利闭环的案例至今寥寥无几。不仅如此,相较于红果短剧在近期接连产出的两部「双破亿」短剧《念念有词》《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第二部》,《新世界加载中》在C端的影响力似乎也显得相形见绌。
简而言之,快手想靠AI短剧赚钱,还得付出更多深耕细作的努力。
另一方面,据QuestMobile数据,与快手可灵AI在国内文生视频赛道长期角力的抖音即梦AI,今年上半年的月活用户复合增长率达33.4%,总规模破888万,居AI创作设计赛道应用榜TOP1。同时,即梦AI还以19.65%的月活用户复合增长率拿下了AI-PC网页端用户规模飙升榜TOP7。
更值得警惕的是,字节跳动再度展现出「大力出奇迹」的布局魄力。据浙商证券研报,2025年字节跳动资本开支有望达到1600亿元,其中约900亿元将用于AI算力的采购。
与之呼应,在6月举办的2025火山引擎春季FORCE原动力大会上,字节跳动不仅推出了备受期待的豆包大模型1.6,还正式发布了视频生成模型 Seedance1.0 Pro。不仅如此,字节跳动旗下即梦 3.0 Pro视频模型同样在6月宣告问世。
而紧随字节跳动,百度商业研发团队在进入7月后对外发布了自研视频生成模型「MuseSteamer」及配套创作平台「绘想」,正式进军AI(人工智能)视频生成领域。
机遇和变数并存,属于快手AI的「新世界」究竟能加载到什么程度,还需要静待时间给出答案。
来源:大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