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中国以每架超1亿美元的价格采购苏35,为何如今不要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9 19:57 3

摘要:话说回来,十年前那会儿,中国空军花大价钱从俄罗斯买了苏-35战斗机,每架的价格超过了1亿美元,这事儿到现在还挺让人好奇的。为啥当时要买,现在又不感兴趣了?其实这背后牵扯到空军装备的更新换代、技术引进和国产化的进程。

话说回来,十年前那会儿,中国空军花大价钱从俄罗斯买了苏-35战斗机,每架的价格超过了1亿美元,这事儿到现在还挺让人好奇的。为啥当时要买,现在又不感兴趣了?其实这背后牵扯到空军装备的更新换代、技术引进和国产化的进程。

2015年,中国和俄罗斯签了合同,买了24架苏-35,总价值大概在20到25亿美元之间。算下来,每架的单价在8300万美元到1亿美元左右,这可不是小数目。那时候,中国自己的歼-20已经首飞了,那是2011年的事,但离真正服役还有几年。歼-20的发动机技术当时还没完全成熟,WS-15发动机还在测试阶段,推力稳定性和可靠性都需要时间打磨。空军面临的外压也不小,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搞得风风火火,F-22和F-35这些隐身战机在周边晃悠,中国需要一款能马上上手的先进战斗机来顶一顶。

苏-35是俄罗斯的得意之作,属于四代半战斗机,机动性强,装备了117S矢量推力发动机,能做眼镜蛇机动那种高难度动作。它的雪豹-E雷达探测距离能到400公里,能同时跟踪30个目标,锁定8个。相比当时中国的国产四代机,苏-35在航程和载弹量上都有优势,航程360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34.5吨。俄罗斯卖给中国的不是简化版,而是完整版,这点挺关键,因为中国能从中学习到不少技术细节,比如气动布局和电子系统。买苏-35不光是买飞机,还带了备件、培训和维护支持,中国飞行员去俄罗斯训练了好几批。

采购过程拖了几年,从2012年开始谈,中间有不少波折。俄罗斯一开始要中国买至少48架,怕中国逆向工程复制技术。以前苏-27卖给中国后,中国搞出了歼-11系列,俄罗斯有点不放心。但最后降到24架,合同里没技术转让条款。中国空军把这些苏-35配到南部战区,主要用于南海和东海巡逻,填补了歼-20服役前的空白。2016年底,第一批4架到货,2017年10架,2018年剩下的10架,2019年全部交付完毕。这批飞机服役后,确实提升了空军的战斗力,执行了不少绕岛飞行任务。

但为啥现在不买了呢?这得说说中国航空工业的进步速度。过去十年,中国军工发展快得像坐火箭。歼-20在2017年正式服役,起初用WS-10C发动机过渡,现在WS-15成熟了,能超音速巡航,隐身性能好,雷达截面积小得多。苏-35的雷达截面积1到3平方米,隐身能力弱,在现代战场容易被发现。歼-16是另一款国产多用途战斗机,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电子战系统更先进,航电集成度高。相比苏-35,歼-16的探测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强,成本还低,维护方便。

你看,买苏-35的时候,中国是为了应急和学习。现在国产战机迭代快,苏-35的优势没了。苏-35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也暴露了问题。从2022年开打到现在,俄罗斯损失了好几架苏-35,有的被乌克兰防空系统击落,有的在空中对抗中吃亏。苏-35的机动性好,但隐身不足,面对现代导弹和无人机,生存率不高。俄罗斯自己空军现在有上百架苏-35,但战损让生产跟不上。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又交付了一批新苏-35给自家空军,但出口市场不景气。

俄罗斯那边也看清了形势。2019年俄罗斯航展,中国展示了歼-20和空警-500预警机,俄罗斯代表一看,就知道中国技术超车了。从那以后,俄罗斯没再向中国推销苏-35,转而找其他买家。比如伊朗,2023年签了买25架苏-35的合同,本来是为埃及造的飞机,转手给伊朗。但到2025年,交付拖拖拉拉,没准儿是因为俄罗斯产能有限,或者受制裁影响。伊朗现在转头跟中国谈买歼-10C,可能是觉得俄罗斯不靠谱,或者中国飞机性价比更高。歼-10C是出口型,轻型多用途机,机动好,雷达先进,价格亲民。

中国空军手里的24架苏-35现在啥情况?还在服役,主要干巡逻和训练活儿。不是主力了,但对周边一些国家还有威慑力。很多国家空军主力还是三代机,苏-35的四代半水平够用。预计到2035年左右,这些苏-35才会退役,转入储备或者博物馆。空军现在重点是国产装备,歼-20产量上来了,超200架在服役,歼-35舰载隐身机也在测试。整个空军结构从引进为主,转向自主创新。

这事儿有啥内涵?其实反映了中国军工从跟跑到领跑的过程。买苏-35不是当冤大头,而是战略选择。当时技术封锁严,中国没参考,只能从俄罗斯那儿借力。苏-35的鸭翼设计和矢量发动机,给国产机提供了思路。现在中国不光自己用,还开始出口。像巴基斯坦买了歼-10CE,伊朗在谈歼-10C。这让俄罗斯有点尴尬,以前是老大哥,现在市场份额缩水。

话说俄罗斯卖苏-35给中国,是不是后悔了?有些分析说,中国可能逆向工程了117S发动机,帮WS-15改进推力。但合同没转让技术,中国靠自己研发。俄罗斯军贸依赖中国大单,但现在中国不买了,俄罗斯转向中东和非洲。伊朗的单子要是黄了,俄罗斯更难受。2025年,俄罗斯还在乌克兰用苏-35打仗,损失一架就心疼,生产一架成本高。

从更大角度看,这体现了大国博弈。美西方封锁技术,中国走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路。苏-35采购是过渡,现在中国空军自信满满。未来,隐身机和无人机是主流,苏-35这种传统机型空间小。中国不买苏-35,不是看不上,而是自己有更好的。俄罗斯也得反思,技术卖出去,买家进步快,自己得跟上。

总的来说,十年前买苏-35是明智的,现在不买是自然的。空军装备像手机换代,得跟上时代。希望中国军工继续稳扎稳打,维护国家安全。你们觉得呢?这事儿有啥其他看法?

来源:热情的逗狐狸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