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说结论。毕竟古装剧《藏海传》是参考了明代风格背景,肖战的服饰风格就很明显,官服常服都有明制的风格,但张婧仪的装束不见明风常见的袄裙或竖领元素,反而是影楼交领+大袖的通行款,和肖战一对比,好像一个是从古装片场走来的,一个是从正剧片场走出来的。
《藏海传》海内外热播,明明是明代背景,为什么张婧仪没穿明风?网友还扒出在2011年《时尚芭莎》曾为张婧仪拍过的一组明风写真,表示:这才是明风大女主啊!
先说结论。毕竟古装剧《藏海传》是参考了明代风格背景,肖战的服饰风格就很明显,官服常服都有明制的风格,但张婧仪的装束不见明风常见的袄裙或竖领元素,反而是影楼交领+大袖的通行款,和肖战一对比,好像一个是从古装片场走来的,一个是从正剧片场走出来的。
难怪网友会扒出2011年的这组写真,也算弥补了一些造型上的遗憾。网友扒出的张婧仪这组杂志明风造型不仅有立领斜襟长衫,还有立领对襟袄、主腰、马面裙等服饰单品、元素,可以说是囊括了一些明制中常见的搭配,
其实她在古装剧《惜花芷》中的造型就套用过明风造型,只是制式比较偏向对襟、交领衫裙等日常款,而且发型几乎都是简约式辫发或披发,所以在穿着上并没有那么明显。只是这种辫发、披发与其他人的盘发造型显得格格不入。
但在配角造型上,仍能看出明式褙子等式样,虽然宋明都流行褙子,但宋式褙子衣领花边是贯穿到底的,而明式褙子衣领花边多截到胸部,只有半截,可用金属扣缀连。且衣服面料多采用缎、纱面料,这些都是明风的特色。
尤其在这几年的古装剧中,会发现一些服化道怪象:配角多采用形制正确的汉服式样以及较为考究的妆造,而主角多为改造后定制的影视装以及混搭的妆造,而在服化道宣传上,多宣传配角的服化道复原程度,而主角时只会讲究服化道的重工和精细度,似乎整体更倾向于一味的个性化定制,反而让“正统”沦为配角。
《藏海传》这部剧也是如此,毕竟整体以明风为背景,在男主角和配角身上能看到服化道的一些考究之处,而一些主要女性角色则呈现为一种混搭造型现象。
你说它服饰考究,也的确部分服饰参考的有理有据,比如赵子琪扮演的蒋襄一头厚重的翟冠在一众角色中明显突出。
哪怕是只出场少许画面的陈妍希,至少也是一身圆领袍加对襟褙子,虽然袖子放量依旧局促,但至少风格上还是偏向传统方向的。
一些配角如白冰也有穿主腰式样。
杨雨潼在女装扮相里也有穿袄裙。
但到了女主角和一些其他女角色这里,就成了另一种风格的妆造,先不论异域风情,整体风格无论正式还是日常无一例外是披发、侠客装。虽然演员有风格倾向,但在以“偏正剧”宣传方向的影视题材中,这样的操作实在让人不理解。
这里指的并不是说改造不好,而是服化道风格跳脱,在整体视觉观感和文化传播上无法平衡,主角造型可以定制化精细化,但是也不能一边是正剧风格,另一头又来了个披发影楼风格,整体造型既做不到复原方向讨巧,也做不到单向创新,记忆点可以说是割裂的。
比如在明风妆造做得还不错的《锦囊妙录》中,显然是让主角配角服化道风格做到了统一。虽然也有少许披发造型,但男女主角的服饰可以更重工、刺绣纹样更精细、面料质感更好,风格都是趋向偏传统式样,与配角也是风格和谐地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整体肉眼舒适度就会很强。
再比如之前陈都灵参演的《雁回时》中也是同理,在一部剧讲究服化道宣传的前提,应该是至少让风格做到统一,而不是某个主角创意化,配角传统化的两级割裂。
所以再回到《时尚芭莎》这组照片时,当时网友对张婧仪的这组明风妆造不太满意,但在服饰上至少尊重了传统,从服饰传播的角度来说,不管拍得好看不好看,立意是在的。
《藏海传》因为出圈未来还将影响到更多国家,是中国服饰文化一次有力的输出,也有不少官媒力挺它的服化道,而女装只能说还停留在早年影楼版型创意的空壳,很难评啊!欢迎留言发表你的看法,别忘了三连支持一下~
来源:樱桃侃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