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谨言“马上进组”:于正的“大女主”剧本,还是观众的“审美疲劳”轮回?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9 17:00 4

摘要:8月7日,35岁的吴谨言在社交媒体晒出一张骑马照,配文“马上进组”,宣告产后正式复工。老板于正随即高调力挺:“谨言归来,依旧是大女主。” 这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仿佛只要于正一声令下,吴谨言就能从“魏璎珞”无缝切换成下一个“复仇疯批美人”,继续在古装剧里杀

8月7日,35岁的吴谨言在社交媒体晒出一张骑马照,配文“马上进组”,宣告产后正式复工。老板于正随即高调力挺:“谨言归来,依旧是大女主。” 这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仿佛只要于正一声令下,吴谨言就能从“魏璎珞”无缝切换成下一个“复仇疯批美人”,继续在古装剧里杀出一条血路。

但问题是,观众真的还买账吗?

于正此前透露,吴谨言手头有“十几个剧本排队”,其中包括古装大制作和为她量身定制的暗黑复仇剧《画情川》。乍一听,资源逆天,但仔细一品,怎么全是“复仇”“黑莲花”“大女主”的套路?难道于正的创作灵感,已经被AI自动生成“魏璎珞2.0”“薛芳菲3.0”了?

更讽刺的是,于正一边高呼“女人在任何年纪都有光彩”,一边给吴谨言安排的依然是“少女复仇”戏码。《画情川》的角色设定22岁,而现实中的吴谨言已经34岁。这不禁让人想起周迅在《如懿传》里被群嘲“丫头教”的惨案——观众一边骂“装嫩”,一边又被资本逼着看同样的戏码,到底是谁在循环播放“内娱审美疲劳”?

吴谨言的复出,表面上是“励志辣妈”,实则是一场“内娱卷王”的极限操作。

“生娃像放假”的魔幻现实:2月产女,3月出院,4月健身,5月红毯,8月进组……这时间线紧凑得让普通宝妈怀疑人生。网友调侃:“吴谨言的月子期,怕是用了‘8倍速’播放?” 更夸张的是,孕期她还挺着肚子拍戏、穿高跟鞋出席活动,被粉丝封为“天选孕体”。

老公洪尧的“软饭硬吃”哲学:洪尧在《无限超越班3》里坦然承认“吴谨言老公”的标签,并表示“我干嘛要撕掉?” 然而,网友扒出他孕期在车内抽烟、婚前绯闻不断,对比吴谨言的拼命三娘形象,难免被嘲“软饭吃到明面上”。

于正的“毒奶”玄学:于正一向擅长“逆风押宝”,从《延禧攻略》到《墨雨云间》,他的“黑红”套路屡试不爽。但这次,观众还会为同样的复仇爽剧买单吗?某业内人士爆料:“《画情川》投资3亿,平台已预定暑期档,明显要复制《墨雨云间》的黑红路线。” 可问题是,同样的招数用多了,观众还会觉得“爽”吗?

吴谨言的复出,折射出内娱对“30+女演员”的残酷审视:

要么“少女”,要么“演妈”:市场对产后女演员的苛刻,让她们只能在“装嫩”和“演妈”之间二选一。吴谨言还能拿到S+项目,已经是于正“死保”的结果。

“拼命”还是“被卷”?吴谨言的“光速复工”被赞“励志”,但也引发争议:“这么卷,让普通宝妈怎么活?” 更讽刺的是,男星发福被夸“接地气”,而女星哪怕多一条皱纹都要被审判。

“大女主”人设的泡沫:于正口中的“大女主”,到底是女性力量的觉醒,还是资本包装的“爽剧流水线”?当“复仇专业户”成为吴谨言的唯一标签,观众是否还能看到她的更多可能性?

吴谨言的“马上进组”,看似是事业的重新起航,实则是一场资本与观众审美的博弈。于正的“大女主”宣言,究竟是真心力挺,还是商业话术?而观众,是继续为同样的套路买单,还是用脚投票,拒绝“审美疲劳”的轮回?

或许,真正的“大女主”,不是被资本定义的“复仇机器”,而是能打破框架、活出多样人生的女性自己。

来源:流星鱼遨游

相关推荐